
群访80后:我的过去由现在决定我的未来
2012-03-14 18:12:40 詹宏静
雅昌艺术网(詹宏静)过去我们设想过很多种现在,可往往总也不是我们想要的未来。摸索着路上的荆棘和绳索,孤独的走在人生的独木桥,终点是哪里我们从不曾知道。唯有支撑我们的信念从未改变,路过的风景留下我们的足迹,或许那一天已不远。
年轻艺术家 时永骏
时永骏:当学生的时候已经知道自己是要当艺术家的,追求可以自由创作的生活形态。其实和在学校时及毕业后心态是差不多的。目前专职在绘画创作上,最大的差别是可以有固定的邀约让作品发表,也有较稳定的收入维持创作。对于作品风格的变化最大反映在自己的生活上,而风格的变化意味着生活经验改变了。在画廊的选择上,还是对艺术家有较适合的规则,以个人来说,收入反而是其次,主要是能有固定的作品发表机会,所以建议艺术家选择时,要先了解自己的期望及需求再做选择比较适当。
年轻艺术家 袁佳
袁佳:我的木头系列的创作从毕业前就已经开始了,毕业的时候状态没有什么改变,一直持续到现在还是充满激情。那时对于未来也没有想过太多,只是希望能够出来更好的作品。我毕业后就一直在工作室里和木头打交道,做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样的生活和创作的状态让我觉得非常的满足。
我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工作室里面,还有就是在木材市场和木工机械市场。这近几年的创作让我对于木头有了更多的了解,工作室里面的工具也更加齐全和得心应手。做木头有一点不同就是有点受工具和材料的限制。工具要用得好,就要了解它,使用的时候就要发挥它的长处并且要知道保护它,不能受到硬的损伤,它工作起来才是给你帮忙而不是捣乱。材料也是一样,每一块木头的粗细、纹理,开木头时的厚度及干燥程度都要了解,这都是在创作前的必要功课。现在的展览开始多起来,我还是会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留给创作,我的状态还是一样,只是希望会有进更好的东西出来。作品的风格变化可能意味着找到了更真实的自己,或者是只是很多次实验的一次。我觉得艺术家和画廊是双向选择,要志同道合才好达成共识。
年轻艺术家 颜石林
颜石林:2007年,我毕业那会,因为入选全国高等院校大学生优秀作品展来了北京,展览期间去798等画廊区和艺术区看了许多展览,以及一些艺术家的生活工作状态。
那时候特别兴奋,我觉得我很适合这样的生活--做作品,被人称为艺术家,过艺术家的创作生活。当然这个地方对我来说也很陌生,存在了很多不可预知的可能性等着我去尝试和发展,或者是挫败。但我认为自己年轻,我需要挑战。 所以回了学校办完手续就来了北京,在这个陌生却又向往的地方去把自己归零了,挑战不可预知的艺术之路。
目前生活还算稳定,能养得活自己,也能养得起助手;艺术创作已经变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也更有职责感。虽没有了刚开始时对于生活在物质上的窘境感,但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烦恼。现在考虑得多的是作品的成功与否,这多半是与自己较劲的。“艺术家”这个头冠其实戴着挺沉的,因为开始有人在关注你了,有人在称呼你为艺术家了,所以你得创作出更好的作品,这是作为一个艺术家该做的事。
作品的风格变化在我看来,可以理解为了解自己的尝试吧。艺术家都是挑战自己、剖析自己的人,但这些都只有在自己生活经历了之后才会有感触,然而这些点点滴滴都会映射到艺术家的作品上,慢慢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和内心思想世界。风格的变化过程其实就是一步步剖析自己的过程。我们年轻艺术家更是如此,需要阅历、需要投石问路、也需要挫败后再成长。总的来说不管艺术风格会蜕变了多少次,前提在于我们是否真的用心了!艺术家在选择画廊时不一定找最好的,但一定找适合的;不是找老板,而是找良师益友!
年轻艺术家 肖喆洛
肖喆洛:当时对未来的设想很多,现在看来大多成了空想。但我当时也做好了随时吃苦的准备,因为创造总是会有低谷的。
目前的生活状况就是松散而焦虑。和画廊继续合作,但是双方都不太积极。我自己关在屋里画画,固定来往的几个朋友,参加博览会和小型群展。这样的生活态度还是比较自闭的,沉浸在小世界里,希望以宁静抵抗急功近利,而焦虑主要来自绘画本身。目前的生活,我倒是没感到什么差别。因为开始就没觉得艺术圈和别的圈能有多大不同。毕竟他们都是当下的中国社会啊。至于作品的风格变化我觉得有变化总是好的。这个过程中可能有方向错误,有语言混乱,图像模糊,各种问题出现。问题出现才知道自己能有多少可能性,对我来说好过不出错的自我复制。当然,这些变化还会带来别的问题,比如外界的不认同,这些反馈回来,画家自己要清楚自己要什么才能去判断。这个过程即痛苦又刺激,也可能很悠长难耐。如果说犯错是年轻人的特权,那不怕犯错的人也许在精神上不老。
在画廊的选择上,我本人不太有经验。最初有意向和我签约的画廊不少,但是我凭个人感觉选了现在的代理,本身是缺少理性的。不过画廊也没有过多干涉创作,我觉得也是适合我的。现在很多朋友都不再签约代理,选择合作的方式,这样会有更大的自由,参加各类展览的机会也要多一些。我觉得两种方式都有各自的优劣,依据自己的情况和性格需求来选择比较好。
年轻艺术家 赵亚南
赵亚南:毕业的时候是充满热情的,对于画画是有一种渴望的, 因为创造性的活动本身就是很来劲的,可以一天十几个小时面对一块白色的画布,把它涂满花哨怪诞的想象,是一种很过瘾的体验。。。。目前状态还挺好的,对于一件事情,通常的悲剧在于 “欲望增加了,快感减少了”,一直画画的人,大都有点理想化,是富于梦想的,对创作的过程也充满了期待。。。。这个过程像一株植物伸展自己的枝枝杈杈。。。。作品风格变化,是艺术家成长的一个过程,因为年轻,所以多做一些不同的尝试,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很有好处的,这个过程可以更好的认识自己的特点。。。期间也许风格会反复,不过大抵进步的过程就是一种“螺旋状上升”。。。。所以我认为,对于年轻艺术家风格的变化,多数情况下意味着进一步的成熟。。。艺术家和画廊是双向的选择关系。。。。 和成熟的艺术家一样,成熟的画廊大都有自己鲜明的风格,方向。做事情专业的画廊大都有好的口碑。。。。 我认为,对于艺术家,作品永远是第一位的。。。。因为在资讯如此发达的今天,懂得努力的天才将不会被埋没。。。。。
年轻艺术家 李瑞锋
雅昌艺术网:刚毕业时候的状态是怎么样的?
李瑞锋:特别想画画,但对未来的生活比较迷茫。
雅昌艺术网:那时工作过吗?
李瑞锋:没有,也和大家都一样,代课考前班。也没有什么设想,反正就是挣钱之后再画画,特别简单。
雅昌艺术网:代课对你影响大吗?持续了多久?
李瑞锋:不大毕业之后三、四年,一边代课一边画画,一年也就代两三个月。
雅昌艺术网:这两三个月的收入够你一年的创作生活开支吗?
李瑞锋:够了,那个时候代课给的还挺多。一直是那样的,代课,接个活,反正什么都做,因为要挣钱。
雅昌艺术网:目前的生活状态是怎么样的?
李瑞锋:现在生活状态好多了,继续画画。
雅昌艺术网:签了画廊之后的状态同你漂泊时的状态,有什么落差吗?
李瑞锋:心理上落差不是特别大,也是感觉能够把这条路走下去。
雅昌艺术网:签了画廊的压力比以前大了是吗?
李瑞锋:对,除了作品之外,不像以前那样。
雅昌艺术网:全权代理和只代理作品你选择了全权代理?
李瑞锋:当时我就想稳定一点,想安心地画画,因为自己没有那么多精力做其他的事情。
雅昌艺术网:你当时在选择画廊的时候,有没有考虑一些条件及个方面因素?
李瑞锋:当时我觉得老板是一个非常懂艺术的收藏家,我是他签的第一个艺术家。
雅昌艺术网:从毕业后到现在一直坚持了7年算幸运吗?
李瑞锋:也比较幸运。
雅昌艺术网:你觉得这七年的压力是哪方面的?
李瑞锋:是经济方面的压力,你要画画没钱,要去代课不能画画。
雅昌艺术网:最难的时候,想画画没钱怎么办?
李瑞锋:借钱也画画,跟我的朋友,他们给我一些钱,当然不多,但是没有办法特别感谢我那么多特别好的朋友,这么多年他们一直在支持我。
雅昌艺术网:你觉得钱对于刚出道的年轻艺术家,重要性在哪儿呢?
李瑞锋:对艺术家很重要首先稳定下来,能够画自己的作品,也得租得起房子,有生活费,买一些材料都挺费钱的。
雅昌艺术网:不会因为生活拮据改变一些最初的想法?
李瑞锋:没有,别的方面可以节约点儿,颜料上还是用得特别好。
雅昌艺术网:你平常的比如说生活费和这些用的材料费的一个比重大概是多少?占你的所有的钱,一个月的开销的比重?
李瑞锋:一年有个七、八千块钱就下来了,当然画布、颜料、配框什么的。现在多了,以前生活费,八、九千块钱能撑一年,住村子里面房子特别便宜,才两百多块钱一间小房子。
雅昌艺术网:六、七千,你的生活费够吗?
李瑞锋:一年差不多能撑下来,就是硬撑着。
雅昌艺术网:现在可能不够了,是因为生活上开销大了,还是材料上的?
李瑞锋:材料上也用得特别好,终于搬楼房了,现在想通了,就是一年差不多四万。
现在一年以前是2000块钱,现在可能是两万块钱,差了10倍。
雅昌艺术网:你觉得这两个直接的差距会不会给你带来一个新的变化?无论是作品上心理上?
李瑞锋:心情和状态还是不太一样,比以前好一点。以前住在小平房,人特别多比较浮躁,有时候静不下来,反正现在能安静下来。
雅昌艺术网:你觉得艺术家的创作对于环境的要求是比较大的吗?
李瑞锋:也挺大,条件好肯定是好,条件差也没有办法,也要干两三个月,又想过得好,又想画画也不是太可能的。
(责任编辑:詹宏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