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杭州跨年展·醒墨》第二个个展充满后现代意味

2012-03-19 09:17:44 朱春杭 摄影/江玥

小鸟会带每个人回到自己的孤山

 

 

 

 

 

  用气味进入展览意境

  王天德的展览开幕式,整个三尚当代艺术馆的灯光在正式开幕之前全部是关闭的,所有的嘉宾和观众在进场之后只能在等候区集合。不过就在昏暗的场馆里,却闻到一股芳香扑鼻的沉香。

  “我们的展览要给人一种安静的感觉,因为只有以安静的心态才能够好好地来欣赏艺术。”展览的总策划人陈子劲说。工作人员说,这些安排在展馆角落里的沉香都是经过精心挑选,连香炉都是清朝的古董。

  展览开幕的仪式也显得有些特别。在展览中心的一面大墙上,投影仪在上面投放了王天德所画的松树图案,而古琴演奏家则穿着王天德制作的一件服装弹奏古琴。展墙的一角放置着一个古色古香的架子,上面有一只木质鸟笼,一只小鸟在上下跳跃。整个场面非常具有画面感,就像是古代绘画活生生地展现在了人们的眼前。

  “这其实是一种场景的过度,从闻香,到听古琴,到看场景,然后再进入绘画欣赏,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陈子劲说。

  用小鸟表达回家的感情

  作为展览的核心部分,大型装置作品《孤山》无疑是展览的核心所在。这个庞大的“迷你”孤山占据了美术馆展厅的一大块区域,人工的水池被凌空架在了离地一米之上,水池中错落地分布着一块块石头,看起来很像是西湖当中一座座的小岛。

  “这些石头都是我从家里带过来的。我家里正在装修,园子里的石头是多年以来收集的,为了这次的展览,我把家里所有的石头都带过来了。”王天德说:“除了这些石头,我家里人也几乎全部过来了。我的妻子是杭州人,之前因为工作繁忙,很少会来参加我展览的开幕,但是这次她却一定要来,因为这是在她家乡进行的展览。”

  为了准备展览,王天德提前3天就来到了杭州进行现场布置,除了带来艺术品之外,还把一些小鸟带了回来。“这些小鸟是我在工作室搭建缩小版模型的时候从杭州买去的,这次带回杭州,一是展览要用,二也是和装置作品一样,表达一种回归的感情。”王天德在周六的时候,还特意去了一次孤山,放飞了一只小鸟:“这个是为了配合展览来拍摄一个纪录片,但是其间却发生了一个让我意想不到的插曲。有一位女士带着两个小男孩在孤山边玩,看见我在放小鸟,就过来一起玩。鸟飞走了之后,那位女士就问他们‘小鸟会回来吗?’一个小男孩说不会了,第二个说会。女士就问第二个孩子为什么会回来。这个孩子的回答让人觉得非常感动。他说:‘因为这里是它的家啊。’这其实和这个装置的主题不谋而合。”

  “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就坐落在孤山,这也是王天德教授从中国美术学院毕业之后,第一次回到杭州做个人展览,所以《孤山》不仅仅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致敬,更是对于杭州、对于母校的一种回归。”策展人陈子劲说。

  用宣纸印刷照片给出特别效果

  除了吸引眼球的装置作品之外,同时展出以装置内小鸟为素材的《孤山-鸟图》系列摄影作品也让大家觉得眼前一亮。画面上或飞翔、或停留、或者是梳理羽毛的小鸟,在数码技术的处理下,看起来很像是带有八大山人风格的水墨画。除了画面之外,王天德还延续了以往《数码》系列的创作风格,在画面上烫出了书法字样。

  “照片拍摄的效果让我很满意,但是我想得更多的不仅仅是这些视觉元素上的问题,还有传统文化的延续,以及与我以往作品的衔接。”王天德为了《孤山-鸟图》系列,苦思冥想了好几个晚上,后来尝试着用宣纸来印刷数码照片,然后用香在上面烫出字样。“等作品完成的时候,我兴奋异常,到处给朋友看。我今年夏天要参加英国著名萨奇画廊的当代水墨展览,我把这些作品拿给他们看了之后,他们也非常喜欢,甚至有收藏家立刻想要收藏。我正在考虑将这个全新的系列也带到英国去展览。”

(责任编辑:蔡卓)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