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图】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2012-03-19 09:58:36 文/图:吴吉明
2012年2月27日,49岁的中国建筑师王澍在美国洛杉矶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该奖代表全球建筑领域最高荣誉,他是第一个获得该奖的中国人。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是其成名作之一。
坐落在杭州南部群山东部边缘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一、二期工程设计,是确立王澍在中国建筑界地位的代表作品,特别是象山二期工程,无论是体量和建造规模都是惊人的。但最重要的一点在于,许多建筑类型都是王澍独创的,将校园设计成一个向农村开放的建筑群,建筑本身的运动曲线和丘陵的起伏相呼应,在视觉上形成一条纽带,回廊和走廊像蛇一样穿梭在建筑的内与外……
非常有特色的构成设计
王澍对待材料有着非常独特的见解,这就是象山校区中的一道很有特色的墙面
附记:建筑摄影的拍摄技巧
这是一套利用TS-E24mm系列移轴拍摄的作品,细腻的画面效果和稳定的构图充分体现这枚镜头的特色。片子利用24口径的移轴镜头进行视觉纠正,表达建筑物丰富的空间感。
建筑摄影是建筑的表达艺术。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还是习惯接受绘画中一点或二点透视的效果,即建筑在照片中仍保持垂直,因为这是常人看待建筑、看待世界最常用的视角。所以,建筑专业使用的照片,都应予以避免,或用器材校正,以便真实地把建筑的三维空间传递给读者。拍摄时配置透视调整镜头(比如的TS-E移轴系列,个人推荐其中的17和24两个焦段)以保证所摄影像透视失真。
非常构成的建筑 移轴镜头一次拍摄成片
保持摄影透视真实的另一个简单手段就是保持相机水平。在印放的过程中可以把多余的地面部分裁剪掉,使建筑在画面中的位置得到重新安排。这种裁剪画面的代价是损失了底片的有效面积,却赢得了透视的稳定感。当然也可以采取超广角拍摄,然后进行后期校正,这也很常见,最为方便可控,也是我最常用的一种纠正透视的方法。当然这一张还是移轴后直接出片。
的确,繁琐的操作,纯手动对焦移轴镜头并不好用,但极高的成片率,也让我对这类镜头有着一种非常独特的感情。
(责任编辑:詹晓丹)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