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体备众法 自成面貌

2012-03-30 10:44:02 马兰

  萧云从是清代“姑熟画派”的领袖,一生画了很多画,写了不少诗,大多表达了他的反清情绪和爱国思想。这在安徽省博物馆收藏他的《设色山水图》册之《西台恸哭图》与《闭门拒客图》中,表现得尤为强烈。同时观赏他的山水画更有“润含春雨,干裂秋风”之妙。

  萧云从,姑熟(今安徽芜湖东)人,生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659年),字尺木,号默思,又号无闷道人,于湖渔人,钟山老人等。他的一生,处于明末清初交替时期,是一位具有正义感的爱国志士。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参加了当时的进步组织“复社”,第二年他44岁考取副榜第一准贡,算是有了正途出身资格。明朝灭亡,曾参加抗清斗争,失败后,他一直过着隐居生活,专意于书画研究和创作。他的山水画多用直线,这虽是借于木刻,但却成了他的艺术特色,对元明以来传统绘画多用曲圆和柔润笔法是一个很大的冲击,显示了他的革新精神,在芜湖影响很大,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姑熟画派”。

  萧云从《设色山水图》册,为纸本设色,共八开,各纵23.7厘米,横14.7厘米。引首有归庄题“胜情遥寄”四字(图1)。八开均为拟古之作,每幅画都有对题诗,除图册之一为吴国对对题,其余7幅皆是王士祯对题,册页之末还有吴国对的题跋两开(图10)。图册之一画的是《仙山楼阁图》(图2),殿堂楼阁,建筑结构描绘精确细微,树木穿插掩映,祥云飘浮仙台,人物活动依稀可辨。用笔劲利,设色典雅,细而不弱,繁而不俗,流露着清润的气息。图中作者题识:“郭恕先为仙山楼阁,而李锦奴亦有此画,锦奴学师训,时号小李将军云。”郭恕先又名郭忠恕,五代宋初著名画家,河南人,擅画山水,尤精界画,行笔天放,设色古雅。有个小故事,说是萧云从出生那天夜晚,他父亲做了个梦,梦见郭忠恕到他门口,说:“萧氏将昌,吾当为嗣。”云从父亲也是一位画家,但不太出色。他希望自己有个儿子将来也能像郭忠恕那样有本事,因而长期积思生成此梦。后来萧云从也确实刻了一方“郭忠恕后身”印章,常常钤在他的画上。“师训”(姓蒲),“李锦奴”(名李昇,号小李将军),二人皆为五代时期四川画家。

  萧云从擅长山水、人物,兼能墨梅、幽兰。他的一部分山水画,借古人笔法,寄托着怀念故国的感情,对丧失民族气节的官吏,表示极大的蔑视。如册页之三与之四,可见其爱憎分明。之三《西台恸哭图》(图4),画一身着汉装的文人登上西台,面对祖国大好河山却恸哭流涕。图中自题:“西台恸哭图,宋谢皋父事,用赵子固笔法为之,盖其志同也。”内容是根据宋末谢翱,字皋羽(皋父),是宋末著名的爱国志士及诗人,文天祥在福建起兵抗元,他变卖家产募兵投奔文天祥共同抗元。宋亡后,他十分悲痛,一日他登上七里泷西台山恸哭文天祥。萧云从爱画此类题材,表明崇敬英雄和爱国情怀。

  图册之四《闭门拒客图》(图5),画一人高卧房内,院门紧闭,家犬看守。一人身着红袍,头顶高冠,被拒于门外。图中作者自题:“赵荣禄仕元,省其晜(兄)子固,子固高卧寮,闭门拒之,今就子固画法为图,荣禄笔意虽优,余无取焉。”赵荣禄即赵孟頫,字子昂,元代书画家,本为宋臣身份,宋亡后仕元。赵孟坚,字子固,南宋画家,二人皆为宋宗室。子固对荣禄丧失民族气节十分鄙视。子昂访子固受奚落的故事,有很多传说,其实都是后人编造,子昂仕元时,子固早已去世。“写成茅屋何能隐?寄到秋时不忍看”(萧云从诗句),作此图是画家对子昂以宋臣身份仕元缺乏民族气节的一种讽刺。因此,子昂画再好,他也不学,而以“子固法为之”,足见萧之爱憎分明。

  《设色山水图》册构图、笔墨、设色,各具特色,构图幅幅无雷同,笔墨个个有变化。笔锋瘦劲,构图新颖,墨法精微,好用淡墨。继承了元人雅洁淡逸的画风,也汲取了唐宋绘画的赋彩、水墨或青绿设色,既有古法,又有自己的特点,笔触墨色,虚实浓淡,谐调而轻快,风格疏秀,“胜情遥寄”,而耐人玩味。

  在图册中,萧云从还自题学某某古人画法。如图册之二《松溪渔隐图》(图3)“学李成”,之三《西台恸哭图》“用赵子固笔法为之”,之四《闭门拒客图》“今就子固法为图”,之五《万山飞雪图》(图6)自题:“万山飞雪,为营丘之笔,缩巨幅于一册,远磴盘折,秀木凄寒,六月着捥,不减北风图也。”之六《山城水远图》(图7)题:“关仝笔细若虫丝,寸幅具百里山水之气韵,愧老朦不能尽其量也。”之七《寒山贝叶图》(图8)“学洪谷子法”,之八《碧山寻旧图》(图9)“学荆浩”等。

  李成,又称李营丘,唐后裔,世居长安(今西安)。五代宋初画家,精山水,师法自然。关仝,五代后梁画家,长安人,工画山水,笔简气壮,景少意长。荆浩,号洪谷子,五代后梁画家,沁水(今山西)人,一作河南人。工画佛像,尤妙山水,论者说“荆浩山水画,可称唐末之冠”。他自题诗云:“笔尖寒树瘦,墨淡野云轻。岩石喷泉窄,山根到水平”,全从师造化得来,在萧云从的图册中就有以上诗说的影子。萧云从在他画上虽题着学古人某某画法,实际上却不尽相同,仍不失是他的写生之作。汲取传统技法,描绘自然真景,是萧云从一种师古而不泥古的精神,这正是清初一般画家所缺乏的。“体备众法,笔墨爽利,细不繁琐,清疏韵秀”的作风,可以代表他的表现技法。他说学某人画法,只是极少数略有近似而已。明清画家大多靠卖画为生,为了满足某些爱画者的需求,“名师出高徒”,画家们尽量往古人名画家贴近为好。

  萧云从的山水画面多用直线,直线又分纵、横、斜三种,纵有矗仰之势,横生平稳之意,纵横结合,曲折有致,给人稳重壮丽之感。如册页之六《山城水远图》,窄纵直线,尤显冷峻之意;如册页之七《寒山贝叶图》,他的斜线条用法很巧妙;如册页之二《松溪渔隐图》,直垂的长方形山石,磅礴中见冷峻,激奋中见稳定。而结构谨严、山石形态如卷云的,便是册页之一《仙山楼阁图》的特色。“笔尖寒树瘦”,又是册页之五《万山飞雪图》之妙,画面的纵、横、斜体都用方直细线勾括,很少用皴笔,愈显得结构清新,石质坚硬。而在谨严的结构中又勾撒了一些小草,勾点了一些树木,使疏淡的画面活跃而丰富。

  下面说一下为册页对题7幅的王士祯。他的每幅对题,确实也和这些山水画相肖,内容贴切,诗句美,书法也美。王士祯(1634-1711年),清代诗人,字子真,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今桓台县)人,顺治进士,官至刑部尚书。所作之诗多写日常琐事及个人情怀,模山范水,吟风咏月,符合当时统治阶级以诗歌粉饰太平的需要。生前负有盛名,门生众多,影响很大,也能词。

  萧云从多作山水长卷,均为景物写生,内容丰富,意境深远,自成一格。他的传世作品,除安徽省博物馆多有收藏外,故宫博物院、天津艺术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等均有收藏。

  萧云从病逝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终年77岁。他的墓在芜湖城西严家山,至今仍然安在。(责编:李禹默)

(责任编辑:唐诗含)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