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情一束光
2012-03-30 11:28:12 禾人
东汉玉釭灯
最早的“灯”在天上。那众星捧月的夜幕,多像一盏硕大无朋的“水晶灯”!照着男人手中的鱼叉,狩猎的棍棒,照着勤奋的女人结网记事,亮了人们的眼。还照着无眠的心事,游离的思想,朦胧的聪慧,更亮了细腻多情的古人心。人们多想身边也有这样一盏灯,哪怕是一颗流星,一粒火种的光亮,于是展开智慧尝试着,最终真的实现了。
第一盏灯的光亮,一定为苍莽中的人们,带去极大的惊喜。惊喜过后,相信随之还有第二盏,第三盏……乃至数不清的希望在更多盏的灯火中摇曳。但是之后,大多消失于遥远的时间。如今从灯的形制发展来看,我们只知道,灯很可能源于陶豆,《尔雅・释器》说:“瓦豆谓之登”,郭璞注:“即膏登也。”而且依从《汉代物质文化图说》记载,“它大约出现于春秋。”从考古发现看,战国灯的种类和样式已非常丰富,制造工艺也很发达。及至汉代,更呈现出巧思奇构,千姿百态的灯的审美风貌,其中尤以人和动物造型级别高。而且在很多关于灯的设计中,已真正体现实用与艺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西汉彩绘雁鱼灯、青铜卧羊灯,尤其是以造型优美,设计巧妙,科学实用着称的西汉青铜长信宫灯等,都可堪称汉代灯具艺术的典范。与之相比,这对东汉玉雕龙凤灯,虽然创作时间晚于前者,但在艺术精神与工艺水准表达上,非但不逊色于前者,玉石所固有的温润,精洁,细腻的特性,使它在材料表现方面,尤其显出比青铜质感阴柔,所以温情的优势。而且又因物象间的形神观照,情感互动,使得作品别有一番动人意趣。
玉龙昂首张口,四肢粗壮,体态雄健,生有羽翼,一副神完气足的模样。似乎头顶一凤首,实则二者在以子母口和合。利用龙的短而粗的腿,长而阔的身躯,来反衬凤的秀逸挺拔,回眸顾盼间的动人神姿,呈现龙凤共生,共为一躯,由此体现阴阳相生,互动和谐的精神,又同时作为灯的造型,可谓作者独具匠心的设计。既是对“东周时代盛行的又一种以阴阳交合为主要含义的艺术形象”的承继,“龙凤合璧也是汉代流行的吉祥图案之一。”归根结底,都源自沟通天地的原始宗教思想。所以,它们多以“龙凤并立”与“龙凤合体”形式出现,诸如安徽省博物馆的两件战国龙凤合体纹玉佩,“其中一件器左端为一曲颈回首、展翅徘徊的凤鸟,右端为一回首之龙,龙凤共为一躯。”同一题材,同一形式作品,到了这位东汉工匠手中,龙凤仿佛不再如“神”的虚灵,表情里甚至露出温情俗常的内心。社会动荡,引发感伤、孤寂、短促等情绪,如雾弥漫人心。此时的人们,不再如西汉之人以追求功名霸业为旨趣。“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反而表现为更加关注内心情感与幸福的体验。从“感伤”走向“感性”享乐,则成为东汉时期艺术特点。从汉画像中的歌舞、宴乐、行旅等内容,以及这对东汉玉灯身上可谓得到充分体现。正如梁启超所言,是对“现实享乐主义之讴歌”。享乐的情绪溢于表情,淌于龙凤的脸上,显然,觉醒了的“他们”,此时正沉浸在对彼此生命与情感的体验中。
那龙的长相,虽有些奇特,但基本吻合“长身而曲;巨头大口;绝大多数有角,角的形状多样;足或有或无”的龙的特点。至于角,“商人加角的对象是广泛的,所加的角的类型也是多样化的。就加于原龙纹头上的角而言……有模仿羊角类的‘后卷角’。”显然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表现,也由此印证了“龙生百种,种种不一”的理论。所以龙的身份毫无疑问。与之相比,凤,则显得灵动写实,华美高贵。回眸俯首间,口衔华盖,似乎以神的名义,在象征阴阳五行观念的柿蒂纹上,凝结起一份吉祥。同时,连接起玉灯的照明部分,也是燃起温情暖意,或飞升思绪的地方。这里由柿蒂纹灯罩、釭、龙首柄式盘三部分构成,且与龙凤,分别以套合形式组合而成。各个部分可自由拆装,便于清洁。“长沙杨家大山401号、沙湖桥A45号汉墓中,均于铜灯内发现残蜡,可以作为以蜡代膏之证。”至于釭为何物?《释名・释车》言:“釭,空也;其中空也。”“车釭和建筑物壁带上的金釭均由此得名,也正与烟管的形状相符。”显然是指玉灯之上中空的管状部分,也是取光拢烟,缭绕情思的地方。同类物所见“长沙柳家大山32号西汉墓所出同型之灯,有三条铭文。器肩铭:‘闻翁主铜釭一具’;灯盘铭:‘闻翁主釭中’;盖铭:‘闻翁主釭盖’”。“所以这种灯应名釭灯。”此外,柿蒂纹是兴起于春秋战国,流行于汉代的一种装饰纹样。四瓣加之顶端圆形图式的柿蒂纹灯罩,本身就具有五方五行,阴阳相生的象征意义。此纹饰还见于江苏邗江出土的东汉错银牛灯之上;龙凤,则代表着“一阴一阳谓之道”的思想;多情,浪漫,灵动,典雅的作品精神,又可谓玉之美德的鲜明折射。至此,集柿蒂纹、龙凤以及美玉于一体的这对立体玉雕灯,显然有着与天地永恒,长乐吉祥的美好寓意。龙凤有情,汉人灵慧,所以,在灯影中,至今流淌着“他”与“她”之间,那个有始无终的动人故事……
这对东汉立体玉雕灯,结构原理类同诸如西汉彩绘雁鱼灯的“鱼身及雁颈、雁体均中空相通。灯盘为圆形……一侧附有灯柄,可控制灯盘转动……灯火点燃时,灯烟通过鱼和雁颈导入雁体内,防止烟雾污染室内空气。”属照明类用具。其更以生动有趣的艺术精神,严谨合理的工艺造型,以及其上那龙(龙首柄)的深情,凤的妩媚,引人入“他”的遐思,“他”的诗吟,还有“他”的“结心相思”、“幸勿见忘”(汉镜铭文)的温情梦境。因此,我更愿相信,那灯里燃着的是智慧与爱的火花。从灯芯至凤首,从龙颈到龙体……此间往复的是爱的活力,周而复始的是“道”的祝福,“道”的浪漫。纵使时光蹂躏,荒寒千载,“他俩”依然本质而本色,仍为漂泊的心灵而“花”开。
也因此,留给人们回味与感动的,最是月色里,那并不耀眼,却暖人心意的温情一束光……
(责任编辑:扈淑莹)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