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如果没有艺术博览会

2012-03-30 16:09:11 未知

——东京艺术博览会总监金岛隆弘专访(《艺术与投资》2012-03刊)

  编者按:日本大地震后一年,东京艺术博览会恢复到了3月底樱花开放之时举办。在这一年当中,日本的艺术界出现不少震灾题材和原子能相关的艺术作品,艺术市场的状况也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升温被震动影响着,而东京艺博会也似乎开始更加注重与中国艺术市场的交流合作。金岛隆弘从2010年开始接任东京艺术博览会的执行总监工作,他不仅有在中国的工作经历,还能够用流利的中文与人打交道。在北京宣传东京艺博会之余,他非常乐意地对我们讲述了对博览会存在的终极思考。

  《艺术与投资》:你在发布会上表示,艺博会之后,会出现较多购买行为。你认为艺博会的最大的作用和意义在哪里?

  金岛隆弘:一直以来的日本艺术市场,我觉得都是比较封闭的,买家来看作品,想买作品,但是不知道要怎么办,买了作品之后又要怎么去做。艺术博览会中,很多画廊参展,所以买家可以看到更多的画廊,边看边找自己喜欢的东西,然后相互比较,这个是博览会存在的最大意义。日本从今后起需要建立起一种新的市场运作方式。因此艺术博览会不论是公开性、策划性等,对市场来说都很重要。艺术博览会最重要的意义就是要在日本做公开、开放的艺术市场平台。如果通过艺博会能够使日本的艺术市场哪怕是有一点儿扩大的话,我觉得也是很好的一件事情。

  《艺术与投资》:今后要建立起来新的市场是怎样的?

  金岛隆弘:这个新的市场可能是比较概念化的。总之,它应是一个良性的市场,作品、藏家及机构等以一种积极的状态循环生存。原来有画廊的从业人员说市场中有不太好的状况出现,比如买卖过程中的,故意提价,让藏家以高价购买;有些藏家对艺术并不太了解,不知道要去买什么样的作品,也并不知道作品的售出价格是否合理;画廊并不会真正站在艺术家的立场上帮助艺术家销售作品等一系列的状况。如果这些问题能够解决,我想会是一个相对良好的市场。

  《艺术与投资》:这次你们会与UCCA商店合作并促进消费,那么此次博览会是要重点促进消费吗?运用怎样的手段和方式呢?

  金岛隆弘:博览会的主旨并不是为了促进消费,UCCA在东京艺博会上出现有两个目的:第一他们在中国有比较牢固的关系网,能让中国的收藏家们一起到日本来看日本的艺术。第二、将UCCA以其美术馆身份介绍给日本,UCCA商店的在售卖的艺术商品信息也会传达给人们。不论是让什么样的人看到,都是有这两方面的好处的。中国当代艺术品价格太高了,日本人很难买的起,但是UCCA商店经营的东西,像手绢、盘子之类的,都是可以以合适价格买回去的,从这样的小东西开始,可以接触到一点中国当下的艺术,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日本的收藏家还没有了解得那么多,所以作为最初可接触的手段,用那些商品来让大家了解是比较好的。

  《艺术与投资》:配合博览会的众多项目,比如“探索亚洲”、“项目中的项目”、“艺术实验”都是出于什么目的策划的?

  金岛隆弘:一个是为了给在在东京艺博会中展出高品质的作品,另外是想让其国际化程度更高,是为了这两个目的才策划的。比如说,“洗牌(shuffle II)”是为了随着时代的变化,在艺术市场的发展中留下更好的作品而计划的项目;“项目中的项目”是为了吸引年轻的艺术家和画廊主,让他们的新想法和新作品可以被大众欣赏熟知、让他们来到这里相互交流而策划的醒目。通过“亚洲计划(Discover Asia)”想提高下东京艺博会的国际性,一直以来的东京艺博会基本都是日本国内画廊参与,我认为需要形成一个区域化的趋势,那么我就以亚洲各地区入手,把韩国、中国内陆的北京、台湾、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和日本的艺术放在一起进行一个全新意义上的比较。

 

  《艺术与投资》:你接任博览会的总监是在2010年,之后的艺博会与之前有何区别?做了什么样的调整或改变?主要的成效在哪?

  金岛隆弘:第一届东京艺博会是2005年开始的,辛美沙任总监,那时候刚建立艺博会,日本艺术界对于艺博会也没有什么概念和想法,把重点放在了艺博会的生存问题上。在那样的一个阶段,辛女士建立起艺博会并将其影响扩大化。我后来加入进去,是为了制定下面要进行的主题,让之后的艺博有更大的发展。想法之一就是开展为亚洲区域服务的博览会——建立委员会——由韩国、中国、台湾、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组成,围绕东亚艺术市场展开的项目;还有就是艺博会以产业化形式进行发展——除了艺术之外的产业也加入进来,比如时尚产业、食品业等,今年和三家珠宝厂商有合作,还有就是奔驰也会参加博览会,这就是艺术与产业展开的合作;另外是在区域内的合作——在街道中展开,让东京城市的街道更加有趣,在博览会开始一周前会有个“六本木艺术之夜”,到时会将东京艺术圈的气氛调动起来,以此欢迎海外来参观的游客,还有“东京艺术周(Tokyo art week)”,将市内的美术馆联合,让大家看到更多的美术馆等。

  《艺术与投资》:过去也有在中国工作的经历,对中国市场是怎么看的?

  金岛隆弘:中国的艺术市场,我觉得是相当复杂的,虽然日本也是挺复杂的。从世界艺术市场来看的话,尤其是在亚洲市场中,感觉还是整体作品价格偏高。中国国内收藏家很多,也有专职艺术经纪人,很厉害,国内有这么多人在支持、购买艺术品。艺术市场似乎是比较安定的,但是从一个更广泛的视角来看,还是价格偏高,被评价得过高了,这就涉及一个品质的平衡问题。我2004年刚来北京的时候,798艺术区这边还几乎什么都没有,但变化得很快。一幅画原本30万,过了一阵就变成300万,再过一段时间就是600万了,当时的状况就是这样的,当时我并不是很明白为什么。突然的增长伴随的就是不稳定性,突然的跳跃增长也会出现突然的下跌;而缓慢增长就不会那么容易出现崩坏的现象。所以之前中国市场的增长是大幅的,现在是稍微放缓了一些,但现在也还处于一种不太理想的状况,是个低潮时期,但是如果能够克服这一阶段的话,还是又可能建立一个平稳的市场的,我想在接下来的10年里,中国艺术市场会有更大的发展。

  《艺术与投资》:中国画廊参与东京艺术博览会的并不多,这是为什么呢?

  金岛隆弘:的确如此,并没有太多画廊参加,为什么?是因为刚才说了中国市场的价格都比较高,对日本的市场并不重视。当然这种不重视没有对错之说,可能想法不太一样,比如像欧美市场就比较好,但是日本的市场发展还属于中途阶段,和中国的市场还不能够合拍起来,日本的收藏者也不太会买中国当代的艺术品,所以中国画廊出现得很少。虽然我也不知道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日本的市场能够再扩大一些,然后就是在某一阶段,亚洲各地区比如韩国等参与度变高了,中国画廊就能够更多的参与进来了吧。

  《艺术与投资》:中国的收藏家也购买日本的艺术品吗?他们在日本市场的参与度是怎样的?

  金岛隆弘:令人挺意外的,中国收藏家到日本购买的艺术品还是挺多的。收藏家人数并不是太多,但这一些人会买很多日本市场上艺术品,从古代艺术品到当代的作品。首先,日本市场上的古代美术品,不仅仅是日本的,也有中国和韩国的,所以中国人来买的很多,也就是说中国人买中国的作品比较多,但也有买日本浮世绘作品的收藏者。也有上海来的收藏者对当代日本作品感兴趣并且全都买下来的状况。所以说,还真是有中国收藏者买很多艺术品回去。虽然一直以来东京艺术博览会的购买者还是集中在日本国内,如果有更多的中国收藏家来看作品,能够买作品,那么艺博会现在的形态就会产生变化。所以我也一直在想,在亚洲范围内的日本今后必须做的是什么?日本的艺术市场现在并不健全,产业经济也不景气,如果不去拓展更广的市场和经营范围,日本市场是很让人担心的。

  《艺术与投资》:日本的藏家年龄平均偏高,审美偏西方化,他们在购藏的过程中是否更青睐经典作品?年轻的艺术品他们会大胆尝试发现吗?

  金岛隆弘:是这样的。日本的收藏家分为两种:一种年龄偏大、购买古代美术作品的人,他们倾向欧美的现代绘画(modern painting),实际上从世界范围看,这个部分是值得参与的,但是他们是将买来的作品作为自己的资产对待的。另一方面就是有全新想法的、买年轻艺术家作品的收藏者,他们买了作品就挂在房间里,放松心情、装饰环境。从2000年开始这部分人群数量开始增长。所以我们计划各种的项目,来告诉后者购买艺术品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些新增长的消费是怎么来的呢?现在房地产走低,买了车也觉得没意思,也不需要LV这样高档包,这时候就开始需要艺术上的消费,尤其是在交流的过程中,艺术品作为一个人的性格展现的一部分,可以让人知道,这个人是有思想的。在生活层面上,艺术是一种新的消费和生活方式,倒不是说是否实用,就是现在具有某种魅力的可消费品越来越少了。

 

  《艺术与投资》:震后日本艺术圈整体转况是怎样的?此次也有针对震后的再生计划,与去年的博览会状况相比,今年有何期待?

  金岛隆弘:从广义上来说,地震或世界大战之后的作品会更有意思,比如欧洲二战后的作品。或许是因为有灾难产生,所以艺术家的表现就更为有力量,但是不是发生之后马上就会立刻出现这样的作品,所以我想在今后的5年里也许会有艺术家创作出来有趣的作品。去年由于3月份的地震,东京博览会改在了7月份举办,那时候也有慈善项目,“艺术爱好者(art fan)”项目等,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也展开了很多复兴计划,有很多艺术空间也在进行着这些计划。今年的 “再生计划(Rebirth project)”项目也是如此,让更多人了解艺术在震后可以做什么,艺术家是带着这样的使命感展示自己的作品、买卖作品,再用这部分赚来的钱继续这种活动的。所以,与其说艺术博览会是在买卖作品,倒不如说是在通过作品买卖在支持艺术家的活动,我也是非常期待这个计划下的作品。

  《艺术与投资》:东日本地震后的日本艺术市场又没有什么变化?

  金岛隆弘:我觉得没有那么明显的变化。本身就不是一个那么大的市场,并不像中国现在的市场似的,中国市场有泡沫,市场中人们的热情很高,但是不知道会不会在何时崩坏;日本的市场是平缓的,可能在震后又一些下降,但变化并不明显的。之前日本也出现过艺术市场泡沫现象,而且泡沫突然爆裂,市场崩盘的现象,所以后来大家认为构建一个体系,让市场平稳发展更重要,所以现在不会出现市场显著变化的现象。

  《艺术与投资》:对东京艺术博览会的未来是如何设想的?仍关注日本以及亚洲艺术吗?

  金岛隆弘:首先是让东京艺博会能够网罗更多的亚洲的高品质艺术品,不分时期,上至古代美术,下至当代艺术,只要是优质的,我们都会放进来。当然是以亚洲艺术为主,亚洲好的艺术会吸引欧美藏家,为亚洲艺术构建其真正的价值。现在要做的就是将不公开的透明化、将封闭的状况变为开放,培养新的藏家对于艺博会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市场足够良好公开,我们作为艺博会长远要做的是促进日本艺术市场的发展,支持画廊的生意帮助他们。如果市场扩大了,画廊得到了更多支持,那么或许就不需要博览会了。我是带着这样的考虑来运作博览会的,从长远想在将来,东京艺术博览会或许就不存在了。

(责任编辑:邰蜜子)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