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白着色离我的内心更近
2012-04-01 15:10:01 未知
黄磊访谈
中=中国摄影
黄=黄磊
中:为什么将这一组静物命名为“一天:照片和画笔”?
黄:这一组作品用摄影、绘画的两种方式结合完成。“一天:照片和画笔”是那次展览的主题,由策展人张离策划命名。
中:从动物园系列开始,你就一直在尝试将自己拍摄的黑白照片着色,直到这组静物,这样的做法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考虑?
黄:我一直拍摄黑白胶片,黑白摄影是用光造型,胶片有特殊的气息和质感。有时候感觉一些黑白照片其中是有色彩的,便开始着色。彩色胶片所呈现出来的色彩过于客观和表面化,手工着色可以更主观地运用色彩进行创作,也并不破坏黑白影像的结构。其实也是对作品再次认识、创作的一个过程,让作品更接近于我的主观意图。主观色彩是主观意识色彩的反应,这种对色彩的运用更多来自于绘画。
中:每一张静物都是独一无二的着色吗?着色一张大概需要多长时间?你专门研究过黑白照片着色吗?
黄:每张作品都不会完全一样。后期制作根据画面、尺幅不同也会有差别,一般24寸的作品需要两天到一周的时间,混合油彩的作品需要的时间更长。1996年开始用黑白着色的方式创作至今,以前学习的是绘画专业,现在也一直在画。
中:这种着色的唯一性与照片的可复制性似乎是矛盾的,你怎么看?
黄:着色照片是有它的唯一性,这也是着色作品与其他摄影作品不同的一个方面,但从创作的角度上来讲他们并不矛盾。
中:从绘画角度来看,这些着色并非是一种基于古典油画思路的忠实再现,而是颜色很鲜艳,这是怎样的一种考虑?
黄:摄影和绘画毕竟是两种语言方式,虽然有相近的地方,但各有不同,所以不希望用影像去重复。这组作品是借用了古典绘画的一种外在形式,而颜色更主观,其中的画面元素也是摄影能够记录和表现的。画面中有真实的正在变质的水果和塑料叶子,有仿真水果和昆虫标本,而这些元素的细微差别是摄影能够更精确再现的。
中:这种黑白照片着色与普通意义上的彩色照片,对你有什么不一样?
黄:对我来说一次拍成的彩色照片的色彩过于现实太表面化,在色彩的运用上相对被动,而黑白着色的作品能够更主观地表达自己的意图,所以色彩会更加理想化更超现实,从而离我的内心更近。
中:这些静物的影像,最后很明显地呈现出一种古典油画的氛围和气质。
黄:对,这是故意造成的表面现象,但这也是一种假象。
中:你喜欢那些18世纪、19世纪的古典油画吗?这种喜欢是否是一种怀旧?
黄:18世纪、19世纪的绘画是一个辉煌的时代,我更喜欢文艺复兴到17世纪之间的油画,喜欢的艺术大师有博斯、布鲁盖尔、丢勒等很多。我是有些怀旧,当我看古典大师的作品时我觉得他们的思想非常现代。
中:你怎么看待摄影和绘画的关系?摄影和绘画对你个人而言,有什么特殊的关联?
黄:摄影和绘画一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早期的摄影曾经大量借鉴绘画的经验和形式,摄影则又不断地给绘画提供更多的视觉素材和信息,而绘画也出现照相写实、超写实等流派,他们为对方提供不同的经验和可能。对我个人来说绘画更接近我的内心,更自由,摄影让我得到更多的视觉经验,和对现实的观察思考,黑白着色摄影就存在于这二者之间。
(责任编辑:车晓培)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