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宋绘画及传世作品真伪庋藏——美国耶鲁大学学术报告(二)
2012-04-05 15:36:11 张继刚
一、两宋时期的山水画创作及传世作品
北宋画坛以山水画最为辉煌,我国绘画特别是山水科,得到了很长时间的孕育,隋代已粗略得法,至唐末五代趋于成熟,北宋画家继承前人优秀传统的同时,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一伟大真理,创造出具有划时代义意的宋人山水画格,为山川写照。
北宋初期的山水画家李成、范宽,他们善继古法,承荆浩水墨山水画技法,以北方雄伟壮阔的山川为师,李成以平远寒林著称,“扫千里与咫尺,写万趣于指下”,在当时被称为“古今第一”,与另一位山水画家关仝并称北方画派之主流,誉为“三家鼎峙,百代标程”。先后继承者有许道宁、王士元、王瑞、燕文贵、高克明、郭熙、李宗成、丘纳、王诜、屈鼎等,另有风貌者:惠崇、赵千里、梁师闵、赵士雷、赵伯驹、赵伯驌及界画名家郭忠恕,风俗画家张择端、青绿画家王希孟、李公年、乔仲常、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贾师古、梁楷、法常、巨然等,人物道释画家武宗元、王拙、王利、李公麟,儿童画家苏汉臣,风俗画家李嵩,花鸟画家黄筌、黄居寀,徐熙、崔白、赵昌、赵佶、马兴祖、易元吉、李迪,文人画家有文同、苏轼、米芾、米友仁、杨补之等,两宋画家为中国绘画史乃至世界美术史作出了巨大贡献!
近年来我在诸博物馆,大学及收藏家那里获观的宋人作品草成文稿,报告如下:
藏于美国堪萨斯市纳尔逊•艾京斯艺术博物馆《晴峦萧寺图》传为李成画笔,是否真迹尚不能确定,但目前可认定为李氏画派之作。此图纵111.4厘米,横56厘米,图中笔墨苍劲,皴擦点染山势雄伟,青峦古寺,楼阁突出,高峰耸立重叠,远山笔墨疏密有致,浓淡变化,藏于岚烟飘渺之中,瀑布高悬,飞流直泻千尺,树木萧瑟,近处曲水平波不见湍沄,木桥横架,山脚下亭馆数间,人群往来,亭阁楼塔之类皆仰画飞檐,勾勒层叠,为李氏画派之特点。我有幸于上世纪90年代初应邀访问该馆,对是轴名迹进行品鉴,获益良多,此图原被明末清初收藏家梁清标庋藏,后遗失域外。
李成(919—967年),字成熙,先人为唐宗室,后周时僻居青州(今中国山东营丘),李氏出生贵族,有文才,因世变而不得志,好饮游历,写山川自娱。《宣和画谱》记述他的作品,“所画山林薮泽,平远险易,萦带取折,飞流危栈,断桥绝涧,水石风雨晦明烟云,雪雾之状,皆吐其胸中,写之笔下”。《图画见闻志》评:“气象萧疏,烟林清旷,峰毫颖脱,墨法精微。”传世作品唯《读碑窠石图》一般认为真迹,今流传日本,图中人物为另一画家王晓作,背景为李氏画,辽宁博物馆藏《茂林远岫图》《小寒林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寒林钓艇图》,日本澄怀堂文库收藏的《乔松平远图》定为李成真迹,辽宁博物馆两图我观后认为确是李氏一派,虽不是真迹但也达到了一定水平。
范宽《溪山行旅图》,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图明人董其昌题“北宋范中立《豀山行旅图》”,绢本设色,纵206.5厘米,横103.3厘米,构图顶天立地,山峰雄伟,气势磅礴,树木茂密,壁立千仞,瀑布如练,直泻而下,山脚汇成溪流 ,荒僻山路有驴队与行旅经过,画家以密集厚重的皴法,画出岩石坚硬质感,造成动人心魄迎面矗立的山势效果,从而感受到范中立得“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之妙谛。画卷里仿佛传出流溪飞瀑之声,驴行山石,清脆之音。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前人评价范宽的作品“峰峦浑厚,势壮雄强,抢笔俱匀,人屋皆质”,《图画见闻志》评:“真石老树,挺生笔下,求其气韵,出于物表,而又不资华饰”,《圣朝名画》评:“千岩万壑,恍如行山阴道中,虽盛暑中,凛凛然使人意欲挟行也”。《宣和画谱》评:“为天下所重”。
范宽生卒年不详,北宋初画家,字中立,一名中正,因情宽缓,人称范宽,华原(今中国陕西耀县)或作关中人,风仪峭古,进上疏野,嗜酒落魄,不拘世故,常来往汴京、洛阳,初学李成再研荆浩,后感“与师古人不如师造化”。长期居终南山,写得真山去繁饰,卓然成为一代名家,影响深远,其作品多作寒林,在宣和御府所藏的五十八件作品中,有三分之一的作品画雪景寒林,画石用“雨点皴”,山顶多作密林,水际作突兀大石头,到晚年趋于“枯老劲硬”,“画山” 多正面,折落有势,晚年用墨太多,土石不分,米芾《画史》评此乃范中立艺术之特点。传世作品《雪山萧寺图》绢本淡设色,纵182.4厘米,横108.2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雪景寒林图》绢本淡设色,纵193.5厘米,横160.3厘米,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赝品)。《临流独坐图》绢本淡设色,纵166.1厘米,横160.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关仝《秋山晚翠图》此图无款,仅边幅有明人王铎题跋定为关仝真迹,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绢本设色,从藏印玺鉴别,先后为贾似道、元内府收藏,明内府及明晋王府、清人安岐收藏,后入清宫,是图纵140.5厘米,横57.3厘米,画中山峰峭拔,山间丛林秋树,溪水瀑布飞泻如练,气势雄伟,王孟津誉“结撰深峭,骨苍力垕,磅礴之气,行于笔墨外”。纵观此图,构图章法不够完整,系通景巨幅中之一幅。
关仝画作,笔简意状,与李成齐名,北宋时称三杰,布景构图以“高远”“平远”,两法并用,树木有枝无干,用笔简劲老辣,有粗细断续之分,落墨则渍染生动,饶于墨韵,《宣和画谱》评:“尤善作秋山寒林之景,村居野渡,幽人逸士,渔市山泽,使见者如在灞桥雪中,三闻猿时,不复有市朝抗尘走俗状”,所述画外之情,亦可图中约见之。
关仝,长安(今中国陕西西安人),工山水,师荆浩,刻意力学,遂成名家,传世作品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关山行旅图》《山溪待渡图》具有北方山川特色。
(责任编辑:杨凌飞)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