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谈锈色入骨

2012-04-06 14:59:17 董大勇

  我在阅读稿件时,常看到有作者说××古钱“锈色入骨”,其实观其实物或照片,虽有不同程度锈迹,但并未入骨,说明其言语夸张或者根本就不知“入骨”之含意。

  其实,说是“入骨”,就是锈色侵入铜钱体内,锈与铜结为一体,要想清理品相,以硬器去除锈已全然不可能,因为锈与青铜已无法分割,要除锈青铜钱体,包括地章、边缘、字口都会连带遭到破坏,掉块或掉渣。

  当然,锈色入骨程度也有很大的区别,我曾集得一枚“第十九”篆书,钱文古朴,生坑绿锈,同行看过,均无异议,唯独一位行家提出挑剔,我顿感不快,便单独将其提出,放在柜顶之上,以便日后细考。

  然而不巧,一日开柜门不慎,此钱从顶上掉下,摔开一裂纹。我懊丧之余用放大镜细观,裂缝中显示钱体肉质已变为蓝灰色的类似陶瓷质感,不但说明氧化入骨,而且整个钱体青铜已钙化,这应当是彻底入骨了。

  我还藏有一枚“泰和重宝”篆书母钱,亦属生坑绿锈,品相极佳,钱体较一般“泰和重宝”篆书钱大出3毫米,结果一次无意碰了一下钱文上的锈,没想到连钱上字的笔划也一块掉了下来,这也是入骨之锈,不过不如“第十九”入骨之深罢了。

  这段话说完,什么叫锈色入骨已经很清楚了,希望对藏友有一点借鉴作用。

  此次发表之南宋“乾道元宝”背“左松”铁母钱,从照片看,其锈色较深,边沿、穿角及钱文“元”字等,锈色脱落处,钱体已受到轻微损害,也应算有点上述特征。

  (责编:丁丑)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扈淑莹)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