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北京拍卖史话】改革开放后北京又有了拍卖

2012-04-18 10:37:37 季涛

  光绪末年,北京最早的拍卖行鲁麟洋行出现了,位于崇文门内大街路东,是由德国人开办的。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和前苏联经济模式的影响,商品经济被视为“旧社会的遗物”遭到限制和排斥。国家按前苏联模式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物资计划分配,产品统购包销,商品交易严格限制价格。这样,带有较强商品经济特色的拍卖行业就没有了生存的条件,或改换门庭,或关门歇业。到1958年,北京的拍卖行就全部消失了。

  1978年11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使我国沉寂多年的拍卖业又有了赖以生存的条件。可以说,我国拍卖业的复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拍卖业的发展,又在—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

  改革开放后国内最早的拍卖活动,出现在1985年8月12日的北京,这是一场由北京鼓楼集邮研究会召开的邮品拍卖会。在当时集邮市场尚未开放的客观环境下,进行这种邮品交流的探索也是要付出一定勇气的。首次集邮品拍卖虽然只有60余人参拍,29项邮品拍出了20项,成交额也仅有632元,但是,这无疑是突破了一个禁区,为以后全国各地的拍卖活动做出了投石问路的可贵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拍卖的经验,当时的拍卖师叫林轩。

  1986年10月,在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二次代表大会期间,为促进我国集邮市场的开放,推动集邮品流通领域的改革,北京市宣武区集邮协会和东城区集邮协会联合举办公开的集邮品拍卖会,邀请出席集邮联二大的有关领导和各地代表参加拍卖和进行指导。拍卖会的成功举行对拉开我国大规模的集邮品拍卖热潮起到了一定的催化作用。而此时国内还没有一家拍卖行,北京民间组织的邮品拍卖活动给中国拍卖业起到了催生作用。

  当时,有一些资产拍卖活动也是先于拍卖行出现的。比如, 1986年11月8日,北京海淀区有6家常年亏损的国营小商店曾被公开拍卖给私人经营。

  1988年的北京首届民间邮品拍卖大会,创出了拍卖总底价30万元、成交额28万元、单项最高成交价6万元的纪录,当时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北京日报、工人日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新闻单位对拍卖会进行了新闻报道。正是这些初步的邮品拍卖活动,引起了集邮者和社会的轰动,受到各方面的关注,以致成为一种新闻热点而加以传播,拍卖终于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拉开了序幕。

  终于在1988年5月14日,北京在改革开放之后有了第一家拍卖行。

(责任编辑:郑晓芬)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1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1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