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尘封的记忆:走访北京花市里的老手艺人

2012-04-20 16:22:56 未知

  随着机器大生产时代的来临和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手工业及手工艺人都在经历着剧烈的时代变迁,北京的花市也不例外。如今的花市早已旧貌换新颜,一度繁荣与兴盛的手工业已难觅得踪迹。穿行在街上,除了依稀能见到的图片文字介绍,在默默诉说着这里曾经的辉煌与荣耀外,我们只能更深入地走进这里的人家,走近老手艺人们尘封多时的记忆,才能了解这里曾让世人惊叹的绝活儿制作传统,以及这里手艺人们曾经有过的行业交往和日常生活故事。

  花市里的五行八作

  花市是北京最具京味儿的街道之一。“花儿市中多市花,市花五色人前夸,人来买花价不赊。制花有匠极工巧……”这首花儿市歌曾经在花市的街头巷尾传唱。早在明末清初,花市便因花而得名,逐渐成为集寺庙、庙会、集市、家庭手工业、商肆于一体的老北京著名街市。花市是北京的一条商脉,曾被形象地称作“花活窝子”,沉淀了悠久的历史文化。

  明清时期以花市为中心,汇集了五行八作,从珐琅作、象牙雕刻作、花丝镶嵌作、雕漆作,到料器作、挑补刺绣作、丝线作、织布作、麻绳作,五花八门。各种行业的作坊散布在花市大街以及周围的胡同,虽然设备简陋、劳作辛苦,却创造了独有的花市手工艺传统。

  花市里的手工艺,在花市这一特殊的文化时空中生息繁衍,同时它也成了花市历史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手工艺人作为其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也有其独特的群体交往和生活方式。

  手工活儿有不同层次与境界

  都说同行是冤家,手艺人之间尤其如此。跟手艺人打交道多了就会发现,他们彼此之间都容易犯“同行相轻”的毛病。在手工艺各行里,即使在同一行业内也有高低贵贱之分,各色手工艺人均以其所从事的手工艺曾经是“宫廷造办”“朝廷特供”等称号或历史为荣。在各种手工艺中,对活儿有不同的区分,有的行当讲究“大活”“小活”,有的则分粗活与细活。

  比如毛绣这一手工艺,是分“大活”和“小活”的。“大活”是做食肉动物毛绣,“小活”是做食草动物毛绣。要想将毛绣的活儿做出灵气来,就必须对食肉动物、食草动物有比较透彻的了解。“大活”要做出食肉动物的霸气,能表现出手工艺人的胆识和魄力;“小活”则强调表现出食草动物乖巧的一面,表现的是手工艺人的细致与细腻。通常而言,行里的人对能做“大活”的人是充满敬佩与敬仰的,而对做“小活”的手工艺人多少有些不屑与轻视。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郭志霞)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