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家具》和清代家具
2012-05-06 20:21:08 未知
今年五月,香港三联书店将第五次出版田家青的《清代家具》。文物出版社将与香港三联书店合作,首次在内地出版这本书的简体字版,并一同发行。简体字版方便易读,定价也相对平易近人,可以使更多喜欢中国古典家具的读者购藏。而香港三联继续走高端路线,精装版850元定价不变,与英译本一起在全世界发行。
与此同时,两家出版社还将同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与筑中美术馆一起,于5月5日至6月5日间在筑中艺术馆举办发行及学术展览。据悉,这次展览不同于一般的家具展,田家青先生透露,他会让喜欢清代家具的观众“不仅知其然,还会知其所以然。”展览将更加注重展示家具制作的细节,令人耳目一新。
《清代家具》
《清代家具》第一次与世人见面是在1995年,1996年英译本出版发行。“这是第一部关于清代家具的学术专著,研究、著述从填补尚付阙如的空白开始,并能达到如此规模,值得赞贺!”田家青的恩师王世襄先生在为该书作的序中,如此说道。王先生充分肯定了该书的价值,认为它“明确了清代家具应有的范围,将提高对清代家具的评价,体现了作者的严肃科学态度,且有助于对家具的准确断代……”
那一年,香港三联书店特意为《清代家具》举办了一个首发式。“当时,香港是国际上中国古典家具收藏最活跃的中心,当地的几家业界精英打算共同参与,各自拿些自家的精品,在首发式上举办一个展览”。田家青回忆道。然而,没曾想,当所有准备与努力“只欠东风”的时刻,临展前却发现各家拿出的多是明式家具。他们觉得展出清代家具“丢”身份,怕坏了名声。当时在古玩界“十清不敌一明”之论点一直被普遍接受,协调无果,田家青无奈,只得作罢。最终,三联书店准备的大展厅里只展出了一套由田家青本人制作的木工工具和一些图片。
田家青明白,业界之所以对清代家具有这样的成见,正是因为大家对清代家具的了解不全面,人们对于清代家具的印象仅仅停留在清代晚期的红木家具上。受殖民主义文化侵蚀的影响,清代晚期和民国时期制作了数量较多的有西洋装饰的红木家具。就整体而言,这些家具造型僵硬,装饰已无美感可言,它们并不是在艺术上中西结合,而属生搬硬套,不中不西,不伦不类,是衰败社会的畸形产物。而那些真正能够体现清代家具典型风格的精品,却鲜为人知。
可以说,从1995年开始,《清代家具》敞开了清代家具研究之门,清代家具第一次较为客观和全面地展现给世人。正如《清代家具》一书中介绍地那样:“全书载220多幅图片、五万余言,由概论篇和图版篇两部分组成。概论篇是对清式家具的一个素描;图版篇收录了140余件清代家具,每作附有说明。所收录的家具来自北京、香港、台湾,以至欧美的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其中有精品,也有平庸之作;既有皇家使用的宫廷家具,也有民间的一般家具;有清式家具,也有制作于清代的明式家具,以符合全面、客观、真实的三项原则。本书图文并重,使读者对清代家具的真实面貌能有一个较完整的了解。”
田家青告诉记者,清代家具是中国历代家具中存世数量最多、分布地区最广的家具。清代制作的家具主要分为明式和清式两类。明式家具,起源于明代前期,历明入清,不受朝代割裂。清式家具,创始于康熙年间,雍正时期风格大成,乾隆时期达到鼎盛。清式家具特有风格的形成,与康乾盛世的历史环境、满汉文化的融合有直接关系。清代又是中国各类手工艺品制作技艺达到极高水平的时代。清式家具在借鉴吸收各种工艺品制作技艺、与多种工艺相结合、吸取外来文化等方面都有显著成就。
整体来看,清乾隆以前制作的明式和清式家具中成功之作较多,其中有些成为闻名遐迩的传世重器。乾隆时期的清式家具,尤其是宫廷中制作使用的家具,品种繁多,式样独特,用料精良,做工精湛,有许多上乘之作。
《清代家具》在出版前,几家出版社都觉得是本不错的书。文物出版社原社长苏士澍在修订版序中写道:“二十年前,与家青相识就是因为他为这本著作寻找出版社。看过书稿后,我意识到了这将是一部开创清代家具学科的专著。进一步了解,又获知这部书是在没有任何组织、机构支持下他完全凭个人努力自己完成的,在那时的社会背景和经济条件下,其艰辛可想而知。被其感动,我也实言相告:依当时的条件大陆的出版社不具备出版好此书的水准。好事多磨,几年后此书终由香港三联书店作为王世襄先生《明式家具珍赏》的姊妹篇,以高质量出版发行。面世后,被社会尤其是学术界所认同,迄今已三次再版,并被译为英文版,成为了一本经典之作在全世界发行。”
《清代家具》一版再版,一直受到读者的青睐。正是因为《清代家具》中图文并茂地介绍,人们对于清代家具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也使艺术品市场中清代家具的身价水涨船高。从某种层面上而言,《清代家具》带动了清代家具身价的提升,而清代家具身价的提升又带动更多做工精美、艺术价值颇高的清代家具进入人们的视野,清代家具的收藏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中。
近些年,中国人开始呼唤传统文化艺术的回归,家居上亦追求文化氛围。不少人看上了明清时期的家具式样,真正的古旧家具负担不起,便喜欢上了传统家具。而制作家具的匠人们,有两本“宝典”。一本是王世襄先生的《明式家具珍赏》,一本是田家青的《清代家具》。匠人们从这两本书中学习明代及清代家具的款式和样式,以及制作方法,一时间,《明式家具珍赏》和《清代家具》成了家具匠人们最为钟爱的“教科书”。
清代家具
《清代家具》是清代家具收藏和研究的开拓和里程碑之作,其出版也带动了收藏市场,田家青这些年看到了更多精美的明清家具,他对清代家具的研究也并没有停歇。2001年7月,田家青的《明清家具集珍》一书在香港三联出版社出版。其中封面收录的是一件风华久远、闻名于海内外的宫廷家具名品。今存于北京故宫的数件紫檀大柜雕刻图案多为云龙纹和图案规矩、装饰化的博古花卉纹样。而当时封面展示的大柜则每扇柜门均能独立成画,是宫廷画师与紫檀工匠的完美合作,雕刻出在珐琅彩才可见到的图式。该书中增加了当今收藏与研究的新观点、新成果和新动态。
2007年1月,文物出版社出版了田家青编著的又一部作品《紫檀缘——悦华轩藏清代家具与珍玩》。该书收录香港悦华轩主人珍藏的清代宫廷家具9件,图版80余幅。这些家具具有典型的清代宫廷家具特征,是难得一见的珍品,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历史研究价值。其中6件是圆明园流失的家具,弥足珍贵。田家青对每件家具的选型、用材、结构、工艺手法等作了详尽的阐释,附录《清宫圆明园家具初探》和《清代宫廷家具的主要特征》两篇文章。其中,《清宫圆明园家具初探》一文是田家青多年来结合实物和史料研究的最新成果。对清宫家具作了全面的阐述,对于读者更深一步地认知清宫家具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以往,提及圆明园家具,人们一般会认为:圆明园被焚毁了,家具自然也被付之一炬。田家青这几十年,随着对清代家具研考的不断深入,逐渐发现并意识到:圆明园陈设的家具中有相当数量并没有被毁掉,而是流散到了世界各地。
田家青曾在本刊刊发过《对圆明园家具的认知过程》一文,他在文中写道:“史料记载清宫造办处木作工厂有两处,一处设在紫禁城内,另一处就在圆明园。查考档案能感受到,当年木器营造活动的重点更侧重于圆明园。紫禁城内现存家具2000多件,据此推断,到乾隆后期,圆明园内陈设的家具数量不会少于紫禁城。”田家青认为,当年英法联军对圆明园不是无目的的焚毁,而是有组织、有计划地搬迁,包括家具在内的大量文物被掠夺到海外。
田家青对于圆明园家具的研究让艺术品市场中的清代宫廷家具“火”了,成了收藏爱好者炙手可热的追逐对象,很多人以能收藏到一件清宫廷家具为自己收藏的终极目标。
中国嘉德在2008年4月27日推出了“盛世雅集——清代宫廷紫檀家具”专场,上拍13件拍品,成交率92.31%,拍得8878.24万元。其中一件“清乾隆紫檀雕西番莲大平头案”以3136万元的成交价打破中国古典家具拍卖的世界纪录。随后不久,另一件“清乾隆紫檀有束腰西番莲博古图罗汉床”又以3248万元的成交价再次刷新了中国古典家具拍卖世界纪录。一时间,古旧家具市场中出现了“满城尽找西洋花”的新景象。
清代家具市场渐趋繁荣,可是问题也随即显现出来。很多清代中国外销家具涌现出来,与清圆明园宫廷家具混在一起,人们分辨不出二者的差异。田家青亦在新书中在二者的辨别上做了详尽的介绍与说明。他认为“就整体而言,清代宫廷家具在与西洋艺术相结合上是成功的,大多数中西纹饰图案的设计都很巧妙自然,令人称绝。更关键的是,风格统一,颇具美感;而清代在广东、江南等地曾大量制作过供出口的外销家具则不然,西方称‘China Trade’。这类家具更多的倾向西式造型,但采用中式家具的结构。就整体而言,虽采用中式传统结构,但榫卯多有‘偷手’之嫌。用料、选料也较差,且制作工艺相对粗糙,做表面功夫居多,属典型的‘行活’,能称得上精品的数量很少。”
《清代家具》与读者相伴了18个年头,田家青对于该书第五次出版的重视丝毫不亚于1995年。在他看来,这18年,《清代家具》与清代家具之间是一个反复相互推动的过程。他想借《清代家具》这本书向世人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清代民间匠人制作的家具也有精品,有些是民间匠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创作出来的作品,不能与粗制滥造之作混为一谈;其二,清代的宫廷家具是倾全国之力创造出来的,无论在其艺术价值还是在制作工艺等方面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人也很难超越。也许每个人的审美观会有差异,有些人可能更加偏爱简洁大方的明式家具,但是清式家具本身的标新立异、仿古又不拘泥于古式的特点,也颇具研究价值。“它是不同于明式家具的另一种艺术形式,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是应占有一定地位的。”
田家青在当年编写《清代家具》最大的不易在于入选家具的拍摄和出版的许可。有些私人藏家因各种原因不愿将自己的收藏公之于众。田家青苦口婆心反复做工作,有的是以帮其免费修复家具而获得的。尽管如此,仍有一些已精心拍摄的家具精品最终没有得到出版的许可,这曾是田家青最大的遗憾。这次由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与文物出版社合作出版《清代家具》(修订版),田家青补入初版时未见或未及收录的39件清代家具精品,弥补了他曾经的遗憾。同时修订版中还包含了一篇阐述新见解的论文《清代宫廷家具概说》,可以说,《清代家具》(修订版)会更加全面地向读者呈现了有清一代家具的风貌。
(责任编辑:郑晓芬)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