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田、那村、那人
2012-05-08 14:40:55 王圣松
—我的水墨人物画创作
故乡,就是那方田地、那洼水塘、那片林子;是那一条通向老屋的小路;是那些耕种着的、歇着晌的、田间玩闹着的老人们、小伙儿姑娘们、娃娃们。离家愈久,这些挥之不去的形象愈加清晰。耳旁响着的,是那田间某棵高树上风吹枝叶的声音,或是掠过玉米地边,闪过那泛着鹅黄色叶片发出的尖锐风声。就是这片土地和这里劳作生息的人们,让我的心中永远沉淀着对故乡的那份眷恋,那份乡情,悠悠远远,淡淡轻轻……
故乡的人是质朴的,无论这光怪陆离的世事如何变幻无穷,他们眼中的那种神情总是笃定。那份不变的坚韧,让久居城市中的我感到羞愧。生活于城市,适应、妥协、退缩、怠惰是常浮于心的情绪。感念故乡的人们,想到他们那种坚定,心中似乎又升出一些久违了的勇气。我要用手中的画笔,画出他们的淳朴,他们的真实,他们心中对生活永不退缩的希望,还有自己内心深处那份难以忘却的浓浓乡情。
普吕东说:“我只画使我感动的东西,正像希腊人用斧头砍大理石一样,正像老斯惠林克人在大风琴上奏出的音调一样。”我描绘着让我所感动的那一群人,他们为生计四处奔波,为了儿女来年的学费,为了在老家能盖起一座新宅辛勤劳作。
这几年,我选择的绘画题材主要就是淳朴的农民们。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可以享受的安逸、丰富炫目的城市生活,就是由这些从农村中走来,奔向大城市各个角落的普通劳动者用双手撑起来的。在城市中,他们的身影是卑微的,同时又是强悍的,他们的眼神也许滞涩,但又是坚定的。作为画家,我有责任把这些为了城市的繁华做出贡献的人们记录下来,记录他们的生活、他们的精神状态、他们的心情……把这份质朴传递给欣赏画作的人们,让更多的人们来关注为我们创造美好生活的这个群体。
艺术家应该对自己选择的题材深思熟虑,问题不在于把多少形象涂在画面上,而是要把这些形象像在自然界中一样,自然而然地安排在画幅之中,应该全都是有力地,而且简单明了地为同一个主题服务。我的画中出现的形象,或是步履匆忙,或是正在劳作的间隙休憩,或是正在吃着粗劣的饭菜。均衡的构图、写实的形象、层层积染的笔墨,流露出的是一种情绪、一种平实感人至深的情怀。绘画是画家的心灵与观众之间的桥梁,是一种借托。冷冰冰的准确的描绘并不是艺术,只有寄予绘画对象以强烈的情感和高超技巧的创造,使所塑造的形象富有表现力,那才是艺术,才会在欣赏者的内心找到心灵中那份情感的触动。
我仰慕现实主义大师库尔贝,他的画笔下描绘的是他身边所见所熟悉的生活,以深沉朴实的笔墨色彩表达了他对中下层劳动人民的感情。库尔贝说过,“绘画艺术只能表现对画家来说是可视的和可捉摸的对象。一个时代只能够由它自己的艺术家来再现,只能表现既真实而又存在的东西。它是一种完全具体的语言,它的语句由所有可视的对象构成,一个抽象的对象是不见或者不存在的,不属于绘画的范围之内。”“美,像真理一样,是和人们生活于其中的时代有关的,是和能够抓住它的人有关的。美的表现是和艺术家所能获得的思想力量成正比例的。”
在绘画的表现手段上,我借鉴了中国画中的点子皴和积墨的方法,又似乎接近于西方艺术家修拉的点彩方式,把墨色用点状的笔触叠积在一起,在空间中混合并服务于结构形体。这种积墨的方法有一种特别的厚重感,与我所表现的主题在内在气质上比较贴合。画面中的农民身上呈现出的就是一种朴厚的沧桑感,那是光阴的逝去与生活的艰辛在他们身上留下的印迹。为了通过作品表达一种意图,笔墨不过是用来表达这种目的的多种手段之一。欣赏的时候同作品保持一定距离,就会感到笔触已与淳朴的主题形象融合为一,在某种意味上加强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和深沉悠远的基调。顾恺之在论人物画时说:“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对于画家来说,做到形似并不难,而要表现神韵就远非易事了。我要通过我的笔墨呈现一个个真实的生命状态,真实就是力量。肖像式的人物画创作不同于其他人物故事画,它不可能展示事件的复杂情节,这是某种局限性,也是它的特殊性。捕捉典型人物形象固有的个性、神态、气质、品格,并沿着这个目标深入挖掘,这种局限性就成了它的长处。远远的乡情和浑厚的笔墨找到了良好的切合点,一张张朴拙的乡亲面孔在我笔下呈现,抒发着我对乡土、乡亲、乡情的强烈情感。
我在创作中细心地追求和模仿自然,时刻抓住感动我心灵的刹那。“一秒钟就是一切。”我信奉这句话。在这一秒钟的时间里,将你要表达的东西清晰地在受众眼睛里形成一种美的效应,从某一点上碰触受众的心灵。现实是艺术的一部分,只有感情才是艺术的全部,如果真正地打动了心灵,我们这份真挚的感情才能得以传达。对于乡亲故土的那份情感在我的创作中如涓涓溪流滑过心间,我在作品中力求最准确地表达这份情感—这份对故土、故土上生活的祖祖辈辈我的乡亲的情感。为他们造像,用我拙劣的画技表现他们乐观、积极、坚韧的生生不息的精神面貌,为时代留下一道中原厚土上生活的中原人的不朽形象。□
(责任编辑:邓国皇)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