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澍直言能和巴黎比美
2012-05-30 15:13:16 金凤
“在我进校的第一天,钱钟韩校长就告诉我,好学生要有自己的判断和立场,要敢于向"糊涂"的老师挑战,我一直记得这句话。”昨天,2012年普利兹克奖得主王澍重返母校东南大学受聘为兼职教授,并以“差异的世界”为题,与师生分享自己求学于斯的记忆。而对于下月即将在浦口开放的“三合宅”,他也很想去实地看一看。
现代快报记者 金凤
校长的一句话记了几十年
回顾取得的成就,王澍觉得这与在东南大学的教育经历息息相关。“我在南工院(现在的东南大学)这段教育特别重要,在我进校第一天,学校9个系9个学生代表接受校长钱钟韩先生训话,我就是其中之一。钱先生告诉我们,怎样才是好学生?好学生要有自己的判断和立场,要敢于向"糊涂"的老师挑战。我一直记得这句话,这是东南的传统,我是继承得特别好的那种。” 王澍坦言,钱钟韩是他的“榜样”。
在王澍看来,杨廷宝、齐康、童隽这些国内一流建筑师的言传身教在他今后的建筑设计生涯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王澍说,童隽的一部著作他曾经看了16遍,帮助他形成了基本的建筑价值观。20世纪30年代,童隽开始研究风景建筑和园林的关系,当时,他提出了建筑只在园林中占据一个相对次要的位置。“如果这样来说,建筑不是什么大事,童先生建立了我基本的建筑价值观。”
中国建筑教育须重办
对于受聘为母校兼职教授,王澍非常激动,“非常感谢校长代表母校授予我兼职教授的称号”。“获得这个奖(普利兹克奖)是中国建筑界的大事,离不开母校当年的培养。东南大学建筑系是中国当代史上最早的建筑系,有深厚的历史和学术氛围,我就是母校这棵树上的一颗果实。”
王澍说,在东南大学的学习经历催生了他的一个愿望,“中国的建筑教育必须要重办。我用了12年时间与艺术家交流,让他们了解我的想法,终于在中国美术学院自己编写了教学大纲,比如大一年级学生有大量木工课,我就是想用朴素的做法让学生懂得建筑。”
读书时的南京特别美
上世纪80年代,就读于东南大学的王澍对南京的印象充满了美好。“我们当时读书时,南京是一个特别美的城市,要比欧洲和美国很多城市美得多。从紫金山上往下看,那么清翠的一个城市在你眼中,有文化的气息在里面,绿树环绕其中,建筑和树木完全融合在一起,完全不输给巴黎,但是现在要比巴黎差很多。”说起那时的南京,王澍充满怀念,他表示,现在南京变化太大了,正如中国其他的城市一样,失去了很多历史的美感,“非常可惜,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王澍表示,人们在城市化过程中,对现代化的幻想以及对GDP和经济利益的追逐,让城市变得千城一面。
很想去看一下三合宅
南京浦口“四方当代艺术湖区”的设计作品将于不久后正式向公众开放,那里依山而建,而王澍当年设计的“三合宅”就位于山顶。来自苏州的水磨青砖贴面,三面围合一面开敞,房子中间围着一方浅池,水波静静荡漾,最神奇的是,竟然有一棵树穿破屋檐,却又觉得与房子无比和谐。
谈及自己的创作,王澍表示,“当时的想法是做出体现中国南方的感觉的房子,是一所住宅,南方的夏天水田中有一头黑水牛,有一个小孩坐在上面,水牛在水当中行走,一颠一簸,一起一伏,一切都像是睡着了的状态,就想把这个状态表达出来。”
听说三合宅要于近期建成,王澍表示自己也很想去看一下。“这个房子是我做的中国现代建筑很重要的原型性的房子,在一系列作品中,那是第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型。”
他一直在孤独地坚守
从东大毕业后的10年,王澍沉寂在中国建筑界,几乎没有任何的建筑作品,他选择行走在中国的乡间,收集了700多万片的残砖碎瓦,这些砖瓦后来被他用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和宁波博物馆的建设中。而作品成型后,这些作品一度被描述为“最丑的建筑”。
选择独自坚守的王澍,内心是否会有孤独感呢?“孤独感不仅在那10年,刚刚过去的10年我也一直是很孤独的,而那个10年的孤独对我非常重要,使得我在后面的孤独中能够坚守、不怕。”
谈及获奖,王澍认为,这是一个不期而至的很大的惊喜。“我之前也从未想到过自己会获奖。”
(责任编辑:郭志霞)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