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史话
2012-06-05 16:20:13 未知
1842年,在南京静海寺中英双方签署了《南京条约》。这一条约的签署永远改变了黄浦江边松江府辖一个小县城的命运。如今,“小县城”已经变成大都市,她的名字在中国,在全世界都很响亮,这就是上海。
自从上海开埠以来,作为中西方商业、文化、政治的重要口岸,这里一直是清朝和西洋关注的焦点之一,甚至洋人的关注多过国人。这些闯荡东方的冒险家在上海城北沿江圈定租界、建立教堂、修筑商号,将西方的建筑风格、管理模式、生活习惯统统带到上海。从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这里和欧洲的生活没有太大差异,科技与资讯始终和世界保持同步,甚至一直被称为“东方巴黎”,是世界上最时髦的城市之一。
西方世界对上海的关注,可以从各种媒体上窥见一斑,特别是19世纪40年代兴起的画报,图书(包括木刻版画、石印版画等等)占据了报纸的主要版面,成为报纸的主体,文字报道都是围绕图画来进行的。如今,这些完整保存的图画不仅是精美的艺术品,其所附带的资讯还使之成为我们了解上海发展的重要文献,透过这些西洋人的眼和笔,一百多年前的上海似乎触手可及,恍若隔日。
在上海美术馆此次展出的西洋版画中,有老上海的风物,比如至今大家仍然耳熟能详的豫园九曲桥茶楼;还有已经消失不见的上海城墙和第一代上海海关大楼;有反映上海现代化进程的报道,如中国第一条铁路(修筑在吴淞口至上海租界间)通车时的场景;江南机械局用大型水压机锻造大炮时的情景;亦有描绘上海风情的图画,如边看孩子边纺线的妇女、乘坐独轮车的女性、繁华的上海码头、停靠在江边的花船等等;还有纪录外国人在上海生活的场景,如乘坐各式交通工具前往观看赛马会的洋人、在猎兔比赛中失足坠马的外国人等等;还有描绘重大历史事件中的上海,如庚子拳乱时期实行“东南互保”的上海,法国驻沪军队接受检阅、中国驻沪军队的布防等等。
(责任编辑:李哲)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