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第一代先驱水彩画家经典遗珍
2012-06-18 11:29:15 未知
本次2012年春拍,泓盛重磅推出专题:中国现代水彩经典遗珍——罕见的一批由中国第一代水彩画家名家的精品之作,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传奇般地重现于世。张眉孙、李咏森、潘思同及雷雨的杰出作品合计500多件。这批作品不但是中国水彩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更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中不可或缺的珍贵缩影。这些作品是一位资深藏家以数十年心血收藏整理,作品保持完好,来源有序,文献档案资料齐全,也是首次出现于艺术市场。此次整组作品将作为一个标的整体拍卖,无论从画面品质还是作品数量,都是足以被誉为“博物馆级藏品”。
水彩画开始于德国画家丢勒(1471—1528)。18世纪中叶,在英国发展成为独立画种,并取得了辉煌成就。明清时期的西学东渐使西方水彩画传入中国,吸取了深厚博大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逐步发展成为有中国特色的水彩画。中国水彩画的历史,是中西绘画融合的历史,是异域文化发展为新的本土文化的过程。中国画家受英国水彩的影响与学习法国、欧洲油画同等重要,从这几位前辈艺术家的作品便可以看出,他们是如何吸收英式水彩的优点,并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特质。20世纪以来,正是包括他们在内的前辈名家的影响,逐渐形成中国式的水彩画的发展之路。
潘思同 《华灯初上》
上述四位水彩名家的艺术历程,见证了中国现代美术中西融合的历史,并浓缩其探索精华所在。张眉孙(1894~1973)是中国早期最有成就的水彩画家之一。他终生坚持水彩画的探索和创作,其画风倾向自然,主张师法造化。张眉孙作画不用西画笔,而是取国产狼毫笔作画,同时他汲取中国传统绘画的精华,多作湿笔点染,重视笔墨,讲究笔法,要求笔笔有笔纹和笔触,追求具有民族特点的水彩画风。李咏森(1898~1998)作为我国早期水彩画的开拓者之一,我国水彩画的历史几乎是伴随他的年龄而增长的,他各个时期的作品见证了我国水彩画的发展轨迹。作为写实风格的水彩画家,李咏森作画讲究骨法用笔,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且十分注意对象的神态和个性的表达。同时他长期关注研究世界水彩画潮流的变化与发展,结合自己早年研习中国画的基础,经过几十年的创作实践,潜心提炼,师法造化,最终熔西方绘画手段与中国绘画技法于一炉。潘思同(1903-1980)是我国水彩画界首先适用粗笔作画的人,也是用水最得法的第一人。早年在上海美专的学习和教学打下了扎实的西洋画基础,他深知素描基础“极难深造”,所以在教学中格外强调素描,水彩之造型亦有素描之功,在他的这批作品中得以体现。1928年与陈秋草等人创办的我国最早的业余美术教育机构“白鹅绘画研究所”,切磋艺术,这是他形成自己个性的时期。20世纪30年代,他在对英国水彩画各流派进行研究学习之后,又兼收中西绘画的特点,致力于水彩画各种表现技法的探索,形成了造型写实而水分挥洒自如的独特风格。雷雨(1921-1989)是中国著名的水彩画家。早年随李铁夫学美术,曾在香港与人合办美术学校。他的水彩画在五十年代的上海很有影响,为建国以后海派艺术代表人物之一。
事实上,张眉孙、李咏森、潘思同、雷雨作为中国老一辈的水彩画家,他们首次跳脱传统往精致文化层次擢升,为中国水彩画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泓盛此次倾力推出的这批500多件中国早期水彩画家的重要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收藏价值。这不仅是一个水彩艺术版块的收藏,更是一段中国现代美术历史的收藏!
(责任编辑:郑晓芬)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