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九城联展”杭州预展第二天本塘艺术家和市民热情互动

2012-06-25 08:57:42 余夕雯 摄影 方晟

余宏达指导朱迺贞阿姨绘画

  昨天,“对话与共振·首届全国九省市艺术联展”(九城联展)杭州站预展进行到第二天,仅一上午就有近百位市民前往观展。跟开展首日一样,快意空间继续邀请了两位参展艺术家余宏达和祁斌在现场和市民一起挥毫泼墨、笔走龙蛇,这也是展览最有特色的部分——以公众互动的方式,将普通人与艺术的距离拉近。

  不少市民提前一个小时就来了

  原本定在早上10点正式开始的活动,提前一个多小时就有不少市民在等候了,其中不少是冲着浙江画院画家余宏达来的。余宏达留着一小撮络腮胡子,讲话很轻,语速缓慢,偶尔还会冒出几句杭州话。这位“本塘艺术家”极具亲和力,两个多小时的互动教学之后,围在他身旁的数十位书画爱好者谁也没挪过步子,看他忙得满头是汗,甚至还有热心市民主动在一旁替他摇起扇子。

  看到市民如此热情,余宏达教得自然卖力,他从包里掏出几本白描人物基础画法的书和画册送给书画爱好者,“杭州喜欢人物画的人比我想像中多,年龄跨度也很大,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艺术没有门槛,只要有兴趣就应该坚持。”余宏达表示,希望这样的公益互动体验应该经常举办,他很乐意把自己的这门手艺教给更多人。

  铁杆粉丝当起了余宏达的助手

  70岁的朱迺贞背着一个画筒走到余宏达跟前,仔细将里头的几幅人物画展开。朱阿姨在市老年大学学画十年,已经能将花鸟虫鱼画得入木三分,她更想学习画人物,无奈一直找不到教人物画的老师。“这是我画的小孙子,总觉得应该还可以画得更好,但就是不知道该在哪里改动”,朱阿姨一脸认真地掏出孙子的照片,想请艺术家为她指点迷津。看了朱阿姨的画,余宏达说:“画得蛮好,不过看过照片就发现你把孙子画老了好多呀,小孩的神韵形态都很特别,眼睛最重要。”随后,余宏达画笔开始游走在画纸之间,几分钟后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就画出来了。“画画就像练拳一样,从有法到无法,要给人轻松愉快的感觉,抓住人物的精气神。”余宏达把画递给朱阿姨,又耐心地分步骤给她演示了一遍耳朵、眼睛的画法。

  还有一个人,紧紧跟在余宏达身旁,他是余宏达的铁杆粉丝姚师傅,在一家装裱店里做学徒。因为余宏达经常到店里裱画,久而久之,姚师傅迷上了这些线条微妙的艺术品,对余宏达更是充满敬意。姚师傅甚至专门跑去书店买来余宏达的书临摹人物,能购买一幅偶像的作品一直是他的梦想。快意空间的这次互动活动,是姚师傅第一次近距离跟余宏达学画,不过因为来的市民多,他还是把体验机会让了出来,自己在一边主动递画纸、发画册,充当起了助手的角色。活动结束前,余宏达专门为他画了一张栩栩如生的童子图,姚师傅感动不已。

  祁斌的书法“锦囊”:一慢二狠

  下午进行的是一场由书法家祁斌担任主角的评字活动,活动同样吸引了不少市民。书法作品仿佛无声的诗,平仄韵味都要靠细细推敲。不少书法爱好者带着自己临的帖以及收藏的字画来找祁斌,希望能得到专业的点拨。认真地逐字分析之后,祁斌给了书法爱好者一个“锦囊”——一慢二狠,练书法不靠快,方法是关键,每一笔的波折顿挫都很重要,体现空间的奥妙,就需要落笔前慢慢来,细细想。再之后,线条的组合怎样才能在纸上呈现立体感、饱满度,就得靠心里的一股狠劲,想到了就去做。

  像这样与艺术大师们亲密接触的机会,在展览期间还将不定期开展,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前去位于小河路334号的快意空间凑个热闹,把艺术带回家。

  本次展览将持续到7月9日。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王璐)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