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明祖陵“惊鸿一现”已成一景

2012-07-02 08:37:07 陶敏

  

  【核心提示】

  最近,江苏盱眙县因遭遇大旱,明祖陵水下皇陵地宫拱门、横梁和甬道顶端露出水面。一些对历史感兴趣的读者看到这则消息后,不禁对这一神秘的陵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明祖陵到底啥样?会不会通过考古发掘揭开它的庐山真面目?为此,记者昨天进行了采访。

  1为何沉入湖底?

  地处丘岗,终被洪水吞没

  记者查阅资料,得知明祖陵位于盱眙县洪泽湖的西岸,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高祖、曾祖、祖父的衣冠冢及其祖父的实际葬地。朱元璋一统天下以后,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在此地建祖陵,追封并重葬其祖父朱初一、曾祖朱四九和高祖朱百六三代帝后,次年在陵前建享殿,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朱棣又建棂星门及围墙。

  据有关史料记载,当年明祖陵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十分壮观。陵墓长方形,南北走向。有皇城两道,外面土城周长3公里;里面砖城周长1.1公里。城门四座各3间,正殿5间,具服殿6间,红门1座,燎炉1座,棂星门1座,神厨3间,东屋3间,西屋3间,直房18间,斋房3间,库房3间,宰牲亭1所,水金桥1座。从陵西门进去,北到积水亭还有石桥3座。后有神厨、宰牲亭、享殿、配殿。明亭神道两旁,从南往北,并行相对排行着麒麟2对,狮子6对,华表2对,马倌2对,拉马侍者1对,马1对,文臣3对,武将2对,太监2对,一共有21对大型石刻。周围植树7万余株。明祖陵建成以后,每年清明时节,朱元璋都要亲自带御林军从南京出发,浩浩荡荡,前往祭祖。

  明祖陵虽崇丽无比,遗憾的是它不处在高山大阜之侧,而是在有“九岗十八洼”之称的丘岗之地。明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刘大夏筑太行堤阻断黄河北支,使南支夺淮入海后,河道开始紊乱,淮河中、下游连年洪水泛滥,祖陵不断遭受水患。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后,在陵东不断增修堤防。到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明祖陵和泗州城终于被滔滔洪水吞没。

  2以前是否现身?

  每年大旱都现身,已成一景

  盱眙县最近因遭遇大旱淹没在水下的明祖陵城墙一角露出水面,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

  南京博物院考古专家表示,每年盱眙遭遇大旱,都会露出明祖陵的一宫或一角,2011年5月19日,盱眙县洪泽湖水位因连续下降,明祖陵地宫甬道和拱门露了出来,呈现在世人面前。据悉,当时可看见地宫甬道和9座大小不一的石拱门及石门前的汉白玉围栏,600年前的朱砂颜色依然可见,透过石拱门地宫内部的石门也清晰可见,石拱门内积水触手可及,同时,被洪泽湖埋没

  的明祖陵外城墙也露出水面,但为了确保地宫内的文物不被氧化风化,明祖陵文物管理处向地宫注水,以保持地宫内外湿度一致,明祖陵地宫惊鸿一现后,重归水下。考古专家表示,“这也成了盱眙每年大旱而形成的一道独特的景观,也正因为它很神秘,留有很多悬念,吊足了人们的胃口,每逢明祖陵惊鸿一现之际,都会有不少游客慕名前来明祖陵景区参观。”

  3会否考古挖掘?

  曾勘探但不挖掘,就地保护

  同样位于盱眙境内大云山上的江都王陵非常宏伟,让人叹为观止。明祖陵惊鸿一现,让人惊喜的同时也感到好奇,为何不趁这一机会使它露出庐山真面目,通过考古发掘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每次重要的考古发掘,都能揭开一些不为人知的历史信息,填补史料空白,那么,明祖陵有没有提上议事日程呢?考古专家透露,明祖陵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的价值与意义可想而知。国家是不主张主动性考古发掘的,但考古人员曾对明祖陵进行过考古勘探,陆陆续续地获悉了一些信息,而且,如今明祖陵景区在对明祖陵的保护、展示中,我们也可以窥一斑以见全豹。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为保护明祖陵,筑堤3000米,把陵墓从湖水中隔出,沉没湖中300余载的文物瑰宝重见天日,成为一处游览胜地。游人一到明祖陵,首先看到的就是21对庞大石刻,雄踞在长长的神道两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从石刻群往北,是棂星门遗址和正殿遗址。正殿遗址处有石础子28个,可以想象正殿的宏大规模。朱元璋高祖、曾祖和祖父的合葬处称玄宫,现在可见有砖砌拱顶建筑物。

  考古专家表示,其实这么多年来,当地政府也曾想过上报国家申请挖掘,但考虑到文物出土后的保护问题,一经开挖,毁去的不仅是附近百姓口中的“祖宗陵脉”,更可能是关于皇陵修建、风水建筑的一段宝贵历史。最终还是决定就地保护,把明祖陵完整地留存。

  【新闻延伸】

  明初三陵

  明孝陵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因皇后谥“孝慈”,故名孝陵。坐落在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是南京最大的帝王陵墓,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至明永乐十一年(1413)建成“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整个孝陵建成,历时30余年。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7届会议决定将其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明皇陵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父母的陵墓,位于安徽凤阳县城西南约7公里处,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安徽省第二条仿古国际旅游线上的重要游览点。初建时占地约2万余亩,于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始建,洪武十二年(公元1369年)竣工。皇陵神道总长257米,石像生32对,数量之多,为历代所有帝王皇陵之冠,其艺术风格绝妙,堪称上承宋元、下启明清的大型石雕艺术精品。

  明祖陵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祖父、曾祖父、高祖父的衣冠冢,也是朱元璋祖父朱初一的实际殁葬地。位于江苏盱眙县境内,淹没在淮河水下达300年之久。1963年旱时露出水面,被江苏省文管会考察古徐国遗址的专家发现,并确认为明祖陵。

(责任编辑:谢媛)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