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天寿《垂柳系马图轴》亮相三江春拍
2012-07-02 11:37:25 未知
潘天寿《垂柳系马图轴》
指画自潘天寿始,气象大开。潘氏以前,虽然有高其佩在画坛久负盛名,但指画依旧被视为文人墨戏而已。潘天寿的出现,使指画改变了其难登大雅之堂的局面。无论是从理论的阐述还是到具体的技法实践,潘天寿在指画领域所取得的成就,都是后人难以企及的。
潘天寿少年时就与民间画师研习指画,现在很难看到潘氏最早的指画作品,估计当时的指画更多的是一种民间技艺罢了。从后来潘天寿的巨幅宏构中可以看出,他的指画还是得益于他对传统笔墨的深厚理解。潘天寿的指画突出的是“指含笔意”,在他的指画中很少强调手指的特殊效果,他之所以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墨戏”也在于此。潘天寿的指画,对“笔意”的强调是非常重视的,他追求金石的斑驳之气,同时他也强调指画里面特有的书写性,而这种书写性又是毛笔很难达到的。潘天寿的指画强调骨线的力量,这和他绘画中一直秉承的“强其骨”这一理念密不可分。
在潘天寿众多指画作品中,此件《垂柳系马图轴》最为独特,显然这是潘天寿中期的代表作之一。这幅构图也依旧是传统的,并不像潘天寿后期作品构图中的险绝与状物的雄强。该件作品,比现藏于潘天寿家乡宁海文管会的1924年的指墨设色《垂杨系马图轴》要晚的多。这件作品中依然还保有一丝文人画中淡淡的忧伤,这和他形成自我风格以后的作品,在审美取向上是有明显不同的。就技法而言,此时潘天寿的技法已是非常老练了,但传统文人画中的静雅与率性,还是这一时期作品的主要特征。这张作品要早于潘天寿在1948年所做的《垂柳系马图轴》 ,而1948年的《垂柳系马图轴》,则明显感觉出潘天寿艺术风格上的转变。潘天寿指画的演变,也是历经了不同的阶段,此幅作品弥补了潘氏指画形成自我风格之前的空白他对于学术界梳理潘天寿指画的演变过程,无疑提供了可以参考的依据。
现在已知潘天寿一生只画过三幅《垂柳系马图轴》,1924年那幅藏于潘天寿家乡宁海文管会,是不可能再会流通于市场了。而潘天寿1948年所绘《垂柳系马图轴》,在北京匡时 2010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以9,887.92 万元 成交,这个价位应该偏低了,纵观近代四大家(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他们的精品成交记录,显然买家获得了巨大利益。潘天寿一生作品不是很多,较之其他三位艺术大师而言,潘天寿一生以开拓中国画新境界为己任,他是不同于卖画为生的其他三人的。他的作品在民间极少,这种局面也致使潘天寿的作品在拍卖市场流通较小,而一旦有作品流出,那么这件作品无疑会在今后的拍卖市场一直会受到热捧。
此次三江拍卖呈现出的《垂柳系马图轴》这件作品,对于潘天寿的收藏者而言无疑是一件重要的作品。这种品相的潘天寿真迹是不可多见的,且他所具有的学术价值也是不能小觑的。换而言之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作品,在梳理潘天寿指画艺术的发展过程是极为重要。由于当代名家作品的稀缺,对于市场而言,今后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对潘天寿这种存量不多的大师而言,他的作品在市场上的流通,今后也只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
浙江三江2012年春拍时间表
杭州预展时间:7月7日~7月8日
杭州拍卖时间:7月9日
杭州预展、拍卖地点:杭州黄龙饭店钻石厅
(责任编辑:蔡卓)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