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出来的艺术:孙略和他的数字静帧图像
2012-07-19 08:45:13 罗书银
艺术家孙略(右)在其个展“停顿的虚像”作品前
相关链接:
或许宗教是修行成就的,但艺术却是玩出来的,做艺术对孙略来说或许就是玩。
要说孙略最终会选择走上搞艺术创作这条道路,其实一点儿也不奇怪。孙略说:“从我记事起伴随我的是两种味道:一个是国画墨的味道,我妈画国画;一个是油画松节油的味道,我哥哥画油画。”小时候孙略成绩比哥哥好,所以哥哥选择了绘画,孙略选择了学习,这一学孙略就考上了清华大学的精密仪器系,搞机械精加工。这条看似完全远离艺术创作的道路却没有阻碍孙略继续去追寻艺术的脚步,清华研究生毕业后偶然间进到北京电影学院做老师,开始教授电影技术;再到偶然间创作出来的静帧图像的作品,这一系列的偶然居然在四年之后促成了孙略7月15日在798艺术区百年印象画廊的“停顿的虚像”影像展。三维技术是要创造一个原本不存在的东西,模拟或者再造现实,但孙略却利用这种数字技术创造了一种静帧图像,拓展了传统摄影的范围。梵高30多岁才开始绘画,对艺术的炽烈的爱,对绘画传统的革命性颠覆成就了后来的他。在摄影的这条道路上,孙略利用自己技术方面的优势,以及自己对创作的这份热爱,让我们有理由期待孙略的未来……
在孙略的首次个展“停顿的虚像”举办之际,孙略与我们聊起了他的数字静帧图像的创作:
从技术到艺术 玩出来的静止图像
雅昌艺术网:在百度百科对您的个人介绍里面,有一个很简单但很牛的简历:清华大学硕士毕业,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博士毕业,从清华的研究生到北京电影学院的博士生,这个转变中有着怎样的故事?
孙略:“从我记事起伴随我的是两种味道:一个是国画墨的味道,我妈画国画;一个是油画松节油的味道,我哥哥画油画。我哥比我大七岁,但后来没考好,就学画去了,我小时候也学过画,但是我考的比他好,所以我后来上了清华。我本科和研究生都在清华上的,当时所在的系叫做“精密仪器系”,是纯工科类的,就是搞机械精加工这一块的。”
“特别有意思的是我研究生期间的导师除了教我们,还在清华同方当了一个副总,同方当时也搞影像。也搞电影后期,当时我们几个学生就跟着老师混,算是进了电影这个行业。03年研究生毕业后,也是偶然的机会,成为了电影学院的数字媒体技术研究所当老师,教电影技术。这个所实际上就是电影学院里边搞技术的人的汇集,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影视技术系,指电影技术方面,原来一直没有本科生,近两年开始招本科生,原来一直培养研究生。”
“实际上是这样,在我们这个研究所之前,北京电影学院多年以来基本上就没有专门培养技术人员的系别或者是专业,从摄影到导演基本上全都是属于创作教学方面的,但从胶片到数字的转化过程当中,慢慢发现不培养搞技术的人才,做电影这条路子就走不通了,现在做电影实际上跟搞IT的距离越来越小了,天天得跟计算机打交道,包括现在的摄影机,也全部都是数字的。所以现在做胶片的公司都纷纷关门了,有一个北京洗印厂做电影的拷贝、洗印,前两天刚倒闭了,包括柯达也倒了。所以新的懂数字技术的人一定要填补上来,但这部分人之前没有培养过,谁都不会,就只能从工科院校来招老师、招学生,但工科院校背景的人又不懂电影,实际上我们所有的同事没有一个是电影学院本科毕业的,顶多是电影学院研究生毕业,大家的身份是老师,其实我们也在学,包括我后来在05年考了电影学院的博士生,因为我觉得我的电影背景跟电影学院本校的人有差距,我读博士的时候听一些本科的课,恶补一些电影的东西。”
孙略数字静帧图像作品
雅昌艺术网:您是从原先做技术后来转到做艺术,到现在您在百年印象画廊做了您的首次个展“停顿的虚像”孙略作品展,当时是怎样开始了您的这个数字静帧图像的艺术创作?
孙略:“会想要做艺术其实多多少少受到了家里的影响,包括主要的一些朋友他们都是美院的,其实也是受他们的影响。我从08年开始探索数字技术进行艺术创作的一种可能性,包括我们所现在做的,其实也都在探索数字技术的一个可能性。”
“实际上我的强项是技术,相信很多人给我的定位都是一个搞技术的人,我主要是在做3D,三维动画技术。三维技术在电影行业的应用一般都是模拟一个现实或者再造一个现实,比如《变形金刚》的特效,场景是创造出来的,而且这个逼真程度一定要让你信服它就是真的。我跟这个技术这么多年也有一定的情感,就开始尝试它的另外一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实验性很强,我希望除了写实以外,发觉它的另一面:写虚的能力或者写意的能力。我最基本的想法是从技术出发,找这种技术本身的写意的能力。在我一点点的深入,包括看一些资料,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一块东西在国内基本上没有人做,在国外实际上有一些人做得比较深入,就是所谓新媒体或者是数字艺术,他们也是发觉技术本身的另外一种可能性,但是像我的这套东西,至少从表面上来看,包括国外一些比较主流的会展和展览还真没有发现。”
此次在百年印象画廊举办的“停顿的虚像”个展是我这套东西第一次拿出来,所以你在网上也找不到。这个也是百年印象这个画廊愿意跟我合作的一个原因,因为甭管你做得好还是不好,至少你目前为止是独一的,这个是最重要的。从摄影的发展来讲也许会有下一步,我的这个技术可能成为它的一个支系。他们这个画廊的老板也是比较开放的,最开始我这套作品拿给他也没有太大的期望,当时就是交流,后来他说你来这儿办个展览,就是这样。他很坦诚的说你不一定真能做到最好,但是目前你是最早的。对我来说现在第一步,自认为走得还比较顺当,因为实际上合作的画廊——百年印象,我认为是中国做的最好的影像画廊,所谓影像就是照片,他今年3月份参加美国的一个Aipad摄影的艺术会展,是中国唯一一家能够进入那个会展的影像方面的画廊。
“现在我的基本情况是本职工作在学校里教书,另外从事一些电影方面的科研项目,展览的这套东西对于我来说我感觉就是一个玩票的,有点儿业余爱好,这些作品就是我的玩意。”
孙略数字静帧图像作品
做技术上个革新者 绘画上的颠覆者
雅昌艺术网:据说您所做的第一件有关数字静帧图像的作品是以您的夫人的图像为素材,用写实的3D技术创作的一幅写意的作品?
孙略:“当初第一张作品还真是用我老婆的头像来做的,我当时就是试着玩儿,因为有时候要试试可能性,做了这么一个实验。具体做法是一个的人的头像,你从图像的角度来解读其实完全是每一个像素的明和暗,有一些像素亮一下,有一些像素暗一些,我把这个图像立体拉高,亮的地方提高一些,根据亮度来,暗的地方提的没有那么高,从侧面看就成了一个虚拟的山水。后来我发现这个东西出来以后,技术上能带来一个特别大的空间,这个东西对于我来说特别重要,后来我所有的东西都是从这个起点来走的,虽然后来我的做法跟这个完全不一样,但它相当于给我打开了一个窗户。”
雅昌艺术网:这样一个偶然的契机让你开始探索用电影的3D技术做艺术创作,除了在技术上进行的这种可能性的探索,这其实也是艺术上新媒体的创作的探索,你为什么想到要利用技术进行的艺术上的探索?
孙略:“我妈妈是画国画的,在中国来看国画已经形成了一个很庞大的体系,但是跟现实的生活已经不是一脉相承的了,现实生活改变太大了,比如现在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国画大师,那批老一辈的国画大师去世后,中国就再没有出什么大师了,为什么?看看咱们现在住的这种鸽子楼,商品房,连地气都不接怎么画国画呢?和古人生活的环境比,这种东西已经很割裂了。”
“我哥哥是画油画的,他是中央美院的老师,他现在生活得很好,因为他的画能卖,但是他自己都觉得油画是吃老本的东西,还是在吃老本,因为已经没有什么新的东西了。中国画油画的人怎么和西方人去比,就像一个老黑让他拉二胡,怎么能拉出那个味道来?”
“我看过陈丹青的一个书上写到他刚到纽约的时候觉得特别迷失,他为什么迷失,因为他画《西藏组画》虽然在国内是成功的,但是他到了国外发现没有几个人画油画,油画在美国已经被当做一个传统被彻底颠覆了。因为那是一个新兴国家,可能从国家政策上,到每一个创作者,包括画廊体系、艺术市场体系,全部都是要在发现新大陆,所以他就把那套传统的东西全部丢掉。”
“我的想法就是能不能做这种创新的尝试,实际上也是东西方的一种结合,这个其实是需要很强、很强的功力,我可能三辈子都达不到,但至少这是一种创新。”
雅昌艺术网:一种技术的出现对绘画的变革也会造成颠覆性的影响,就像摄影对油画的影响一样,从根本上改变了。为什么印象派出现?其实就是相机出现了之后,人们发现原先需要花费几个月、一年时间画的写实的东西用一张照片就拍下来了,而且还更加真实,更加客观,所以艺术就开始往另外一个方向探索了。
孙略:“你说的这一点我特别同意,有一些人不同意这一点,有一些人觉得摄影就是摄影,对油画影响不是很大,但是我的观点是没有摄影的话油画可能还是那样,至少大量的肖像画还是需要的,现在身份证上的东西还得画,原来那么多肖像画家,为什么能谋生?就是因为这些贵族家庭需要这些东西,摄影把这些东西全部打破,而且摄影出来之后把西方艺术从写实推向了写意或者说抽象,没有摄影这么具象的一个手段,它的抽象的东西没有意义,这是我个人的理解,后来抽象的东西,在西方体系里,写实和抽象是对立的或者说是两面的。”
孙略数字静帧图像作品
技术革新 传统摄影技术也到了穷途末路?
雅昌艺术网:就像油画因为摄影技术的出现而产生的变革一样,3D技术和三维技术对传统摄影的影响是否也是很大的?这是否意味着传统摄影也已经成了另一个传统?
孙略:“你说的这个事很有意思,我给你说一个例子,那天朋友带我去一位摄影师的工作室,他原来是一个很有名的纪实的摄影师,拍以色列、巴勒斯坦的。问他最近干什么?他上来一句话说:‘现在已经不拍东西了,摄影这个东西太虚伪了,看到的全是表面的东西。’我突然发现,他现在快五十了,在学做三维的技术,因为他的摄影已经做腻了,对于他来说没有什么可以突破的东西,所以他干脆完全就断掉了,他也在搞一些三维技术的创作,以及用三维技术做的一些抽象的东西。”
“这里边实际上有这么一个问题,也是我做这套东西的一个原因,中国图片摄影从胶片往数字转的时候,大量的人已经开始创新,不再是利用摄影直接拍摄对象。有一个搞摄影叫姚璐做的“垃圾山水”就是一种新的尝试。他把建筑垃圾作为素材进行拍摄,然后把这些素材拼接在一起,看上去像“青绿山水”一样的感觉,他用垃圾材料解读传统中国的山水画。这种拼接或者是叫做图像的蒙太奇的方法是当时许多搞摄影的人在转型的过程尝试的,他把原来的素材打碎以后重新产生新的意义,这是后来许多成功转型的摄影艺术家走的一条路。传统摄影,光影拍得好,瞬间抓得好,这是一种方向;大概是十年前,出现图像的蒙太奇,拼接,这是当时时代技术的局限性,但是这个热度已经过了;今天肯定已经变了,我希望利用技术本身做一些大胆的尝试。”
从师自然到法自然的三维技术创新
雅昌艺术网:在你的作品里面还有一个抽象的概念,用3D的写实技术进行写意的抽象实验,这个抽象的概念是从您夫人那张照片的处理开始成型的吗?
孙略:“那会儿的想法就从技术上看看能不能找到另外一面,因为这个技术是用来写实的,是用来还原现实的,或者说再造一个现实的,能不能找另外一个路子,把它抽象的一面发挥出来,我发觉实际抽象那一面从技术本身来讲是非常便捷的,像那个东西真正的制作过程就几分钟,构思什么的,就像画写意的画一样,真正一落笔,一气呵成很快,因为技术本身是很便捷的。”
雅昌艺术网:利用这种便捷的写实技术创造写意的画面,是不是你在寻找一种和中国的传统的对接,和中国传统写意山水的一个对接?
孙略:“是,最开始想的很简单,就是用这种技术表达山水,慢慢走下来有一些体会,因为与西方写实和写意是分裂开来不同,中国的对写实和写虚的理解是一体的,我现在做的这种写虚的东西和写实的东西是对立的,与中国写实、写虚一体的境界是相悖的。实际上在我的作品里边有一个特别割裂的一件事情,我的作品是一个立体的东西,它的光影以及物质的感觉是符合摄影本身规律的,是一种具体的形态,但它实际上是被创造出来的,又是一种非摄影或者是反摄影的,本身是特别矛盾的。”
雅昌艺术网:等于说呈现出来的是摄影的技术,表现的内容是非摄影的写实的记录表象的这种东西?
孙略:“以前的写实绘画,到传统的摄影技术,从艺术跟自然的关系来讲是去抄袭自然,三维技术本身不是抄袭,是学习,比如光线打到你脸上,有多少反射出来,这个阴影的变化,描金线这个东西怎么出来的,他是在学习这种规律,把它呈现出来,不同的,第一个绘画是直接把你画下来,第二个摄影是抄袭自然,直接给抄下来,第三个到了电脑的阶段,三维的阶段是学习,或者说叫“法自然”,法就是学习,取法于自然,不同的阶段。三维技术可能现在到了法自然的阶段,我这么理解,这个就是所谓写实和写虚的关系。”
孙略数字静帧图像作品
雅昌艺术网:您的这个数字静帧图像具体的创作方法是怎样的呢,一幅作品大概需要花费多长时间?
孙略:“单幅作品来讲制作的时间不是很长,可能几天就能完成,但是整个构思,实际上背后有很多废掉的东西,有的时候很难把握,特别像这种有点儿水墨的感觉,制作过程有点儿像陶器或者是烧陶,有控制不住的时候,所以需要反复尝试,有时还存在意外的情况,你也不知道它出来什么样。当然要有很强的技术设备来支持,像我的整个制作过程,就是和咱们的传统电影的制作过程很像,和电影特效制作过程很像,比如先要在三维软件里建模,再做一些模型上细致的一些加工和调整,然后在渲染的工作站上渲染出来,实际上渲染过程,因为我的影像都非常细,而且做得非常大,是特别占有资源的,所以我一般会找一些大规模的渲染农场来完成,几十台机器一块,这样会比较快一些,如果用单机渲染,有的时候得几个星期,对设备的要求还是比较严的,所以我基本上业余时间都在干这个。”
“从处理上有一些我自己的东西在里边,但是我很难解释,你必须看我怎么做才能明白,实际上你可以理解成就是一张照片,纵向一拉伸就变成这么一个东西,很有意思,这个东西我想强调技术本身也是一种艺术上的语言,我想强调这个东西,哪怕你什么都不做,技术做到某一定的程度本身也是一种艺术,如果你用艺术的眼光去看,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新人启程 画廊指路 百年印象“停顿的虚像”个展
雅昌艺术网:此次在百年影像画廊举办的个展展出的是您08年到现在创作的这批数字写意作品吗?
孙略:对,最早的没有放上,我想画展在视觉上能够统一一些。所以选了整组作品,数量总共不到二十张,而且主要选择了后来比较实验性的东西,事实上我做这套东西之前,08年之前我做一些特别写实的东西。当时我拍过一套古建东西,那是比较写实的,后来才开始了利用三维技术制造虚像的探索。
(责任编辑:罗书银)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