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写在第二次“山水”展前

2010-12-08 11:09:18 翁菱

  

展览现场

  去年此时,我和一批志趣相投、专业各异的朋友在一起,共同搭建起了“山水”这个绿色艺术平台。除当代艺术界的老战友外,来自环保界、知识界、政府机构、企业界、非政府组织、建筑设计、表演艺术领域的数十位专家与创作者,都参与了“山水”艺术展、系列论坛和交流活动。这其间的知识分享、思想激荡、行动协作与信仰互证,无疑成就了我从事艺术策划以来的一段“高密度”经历,难忘,并且深深受益。

  刚刚过去的一年,世事依旧纷繁莫测:全球金融危机向深度发展,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行,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大型强子对撞机实验新突破,自然和地质灾害接连发生,不平等与不和谐的社会和环境危机不断……还有,“环保”日益成为“时髦”话题。

  我们不得不遗憾地认识到,“环保”已日益成为政治、经济、科技、生产方式的协作与竞争的一个主题事件,成为意识形态角逐的又一个“场域”。目睹围绕着这个时髦话题展开的权力、话语与利益纷争,我和朋友们不得不在行动时不断地停下脚来,反观自我,主动“归零”。我永远记得,在那个一切开始的“原点”,我和好朋友、环保专家吕植教授以及同事和朋友们一次次真诚而热烈的讨论。我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内心深处对自然山水的依恋,对野生动物的热爱,对周遭环境危机的忧心,以及,与志同道合者在一起的温暖和力量。唯有在这个朴素的、哪怕有点“天真”的原点,我们才能在复杂多变中找到“不变”的东西,在喧嚣与荒凉中积蓄力量和爱,获得充足的行动力。

展览现场

  第二次“山水”展的主题“水”,暗合了这种以不变应多变、由外至内的诉求。相比去年“山水”展所关注的诸多外部主题——物种多样性、世界气候变化、环保政治、绿植产业链等,“水”无疑是一面镜子,照见我们自己。水是人类的母体,也是地球的母体,它在人的内部与外部世界之间,形成了神秘和奥妙的对应关系。正如我喜爱的意大利作家卡尔唯诺所写:“曾经孕育生命的海洋,如今正在这些生命的身体内部。”据说此次展出的一件瑰丽奇幻的作品的灵感正来源于此。几位参展艺术家,包括中国老一辈艺术家王功新、宋冬、美国录像艺术大师比尔·唯奥拉、巴西裔女艺术家贾奈娜•查普的录像装置,以及“山水自然保护中心”选送的中国水源地“草根”作者们的纪录片——角度和手法各不相同,但都通过“水”,落在了“人”本身。

  这一年,人们纷纷在问:这个世界会好么?在眼下这个年代,艺术能做什么?聚集在“山水”平台的人们,有乐观者,也有悲观者,但他们都在严肃而真诚地思考和行动。譬如艺术家宋冬就有一句名言:“不做白不做,做了也白做,白做也得做。”

  身边的很多外国朋友,包括此次特邀的策展人克里斯托弗•菲利普斯先生(纽约国际摄影中心主策展人)和参展的外国艺术家,都已经学会了使用“Shan Shui”这个词——不需再作“landscape”或“mountains and water”的翻译。这是一个好迹象。我和朋友们的心愿,正是希望“山水”成为一个沟通东西方、沟通行业和学科、真正积聚力量、爱心和艺术之美的平台。

(责任编辑:孟玉芳)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