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卡通一代”之后 ——对年青生活的一种态度与期许

2006-11-15 15:32:53 杨小彦

  辨识历史和对历史事件的命名是分不开的,但由此也带来了一种惯习,那就是追问命名的“正确含义”,回答诸如“是什么”一类的问题,以为不这样就不足以认识历史。而正是这种方式,恰恰容易造成对历史的误解,以为历史的真实和对命名的定义不可分离。  我的看法是,与其追问命名本身,不如寻找造成命名的具体原因、解释方式、发展动力以及可能的结果。这种做法是明智的,因为这样做只能让我们更接近事件,或者让我们更关心事件,而多少抹去因命名所形成的偏执。  但是,我这样说并没有否定命名本身。在我看来,命名仍然是重要的,其重要性在于:命名就是一次事件,一种发展。命名把一种可能原先属于零散的现象集中了起来,从而成为众人关注的对象。从这个角度来看,命名就是历史。  无疑,在一九九六年,广州的几位艺术家,其中以黄一瀚为首,把一种刚刚开始浮现在年青人生活当中的日常现象命名为“中国新人类:卡通一代”时,他们的确是具有某种前瞻性的。他们在从事一种命名工作,这也意味着他们在书写一种从前所没有的或模糊暧昧的历史,一种以后的人们一定会以肯定的或否定的方式来不断介入的历史。明显的事实是,自从那次重要的命名以后,类似现象居然日益广泛起来,以至于近些年来,有更年轻的人们试图以重新命名或重新解释的方式,在推翻黄一瀚们的命名意义的同时,认可了这个命名所指称的艺术现象。  这就是“卡通一代”以及“卡通一代”之后的意义。一方面是保持对“卡通一代”这个命名权的专利,宣称谁、在什么地方、用了什么样的作品来做了这样一种命名,另一方面则通过不断的指责与解释来颠覆原先的命名,从而使命名具有更新颖的内容,以便达到把命名权从黄一潮们的手中抢夺过去的目的。处于具体情境中的人们不免会意气用事,但在我看来,这两种现象都是历史,都具有意义,都同样构成了对一种年青生活的态度和期许。  我承认,我是在“卡通一代”刚刚面世时就尽力为之辩解的少数从事评论工作的人们之一,那时让我对“卡通一代”产生兴趣的原因,在于我看到了这些艺术家的一种重要努力,他们希望尽其所能地拆解横阻在艺术与生活之间的人为栅栏,让生活具有“艺术”的价值,或者让“艺术”转变成为生活本身。所以,虽然“卡通一代”已经存在了十年以上的时间,虽然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其中,虽然有新的批评家们越来越尖锐地批判当初黄一瀚们的努力,但我还是把黄一瀚早期的一件作品《美少女大战机器人》视为这一艺术倾向的重要象征。要知道,正在是黄一瀚的这件作品中,他成功地把三种现实因素,本土因素(中国象棋棋盘)、被看欲望(美少女群像)和机器暴力(机器人玩具)巧妙在嫁接在一起。  机器暴力、被看欲望和本土因素就是这么巧妙地嫁接起来,形成了“卡通一代”之后绝大多数作品的基本内涵,也成为一种年青生活的态度与期许。严格来说,不是艺术本身,更不是“卡通一代”的命名,而是年青的生活方式,有力地推动了这一艺术倾向的发展。  “‘卡通一代’之后”这个展览,正是以更生动和有力的方式,向观众呈现了这一发展。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刘晓琳)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