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中国书画鉴定如何走出困局

2011-08-14 20:29:56 尹毅

  相关链接:中国书画鉴定的现状分析

  如何治理书画赝品泛滥之灾?怎样才能让中国书画鉴定走出困局?是摆在我们面前无法回避的难题。抓住这一难题中的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以更高一筹的战略思考和最佳的解决方案扭转局面,并成功实现中国书画鉴定的历史性转折,这正是当代中国书画鉴定工作者的心愿与追求。中国书画鉴定的发展策略将涉及诸多问题,此文下篇将针对其主要问题从以下五个不同角度进行研究。

用光学显微镜在明场模式下放大500倍,观察宣纸类中国画作品局部微观状态

  一、中国书画鉴定需要 “科技检测识别系统”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当代社会日新月异,并为诸多行业注入了新鲜活力。海外艺术品科技检测成果与成功经验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1965年,慈善家保罗·梅隆(Paul Mellon)把一幅据称是1440年绘制的世界地图(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50多年)捐给了耶鲁大学。这个古代地图事件公布于世后,因其空前精确的地理位置绘制,挑战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说,其真伪立即成为业内人士关注与争论的焦点。后来美国的凯瑟琳·布朗(Katherine Brown)用拉曼光谱仪对地图的物质成分做了检测,在碳黑墨水下发现了锐钛矿物质成分...>>点击查看详情

  二、中国书画管理需要“科学备案认证系统”

  一直令中国书画鉴定工作者感到无奈的是:天天有许多书画原创之作问世,天天又有许多书画仿品、赝品产生,中国书画原创作品与仿品、赝品被交汇合流之久、之广、之多、之杂,且层出不穷,日积月累的识别需求使书画鉴定行业越来越不堪重负。针对此情,需要提醒大家:治理书画赝品泛滥的历史重任,不应仅仅放在鉴定者肩头。就像全民的身体健康问题不应仅由数量有限的医院与医生承担责任,全民要以预防为主,讲卫生,防疫病,强身健体,样样不可少。中国书画赝品泛滥的灾情,不仅凸显出了书画鉴定方面的严重问题,同时也凸显出了书画管理方面的严重问题...>>点击查看详情

  三、要注重数据库建设与信息化服务,构建中国书画鉴定的科研平台

  中国历代画家及作品谱系资料库、中国历代书法家及作品谱系资料库、中国画备案数据库、中国书法备案数据库、中国书画材料数据库;还有针对书画鉴定应及时把握赝品产销实情与动向,既要知真又要识假的工作需求,设立了书画赝品研究资料库。该数据库的建设将面对众多的文化资源与历史遗产,还将不断迎接未来的书画新作及新材质信息与数据,因而需要有长远的工作规划和持久的科研努力。尤其重要的是要探讨各类书画材质的时空坐标,并串连成完整的谱系,以此为依据用于日后比对存疑作品。时空坐标即是判断作品年代的断代点,它不应以朝代为单位设点,也不应以世纪为单位设点,而是要汇集纸、墨、色、印等数条演变脉络,根据它们在不同时空所显现的各种变异特...>>点击查看详情

  四、中国书画鉴定专业研究架构需重组,理论体系与学科建设需完善

  中国书画艺术研究者分析作品的惯性思维,一直决定着他们的观察视线。一条视线注视着书画作品所呈现出的艺术形态,另一条视线注视着书画作品所反映出的意识形态。我认为,中国书画作品的学术研究架构,不应是一分为二的架构,而应是一分为三的架构。特别是在中国画的鉴定研究方面,一分为三的架构尤其必要。因为,任何一件中国画作品都必须有三部分构成,其一是物质形态部分,包括纸(还有帛、绢、布、陶、瓷、壁等)、墨、色、印泥等;其二是艺术形态部分,包括题材内容、图式形象、笔墨色彩、题款印迹、风格特点等;其三是意识形态部分,包括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人生观、道德观、美学观,以及作品所呈现出的意境与格调等。我曾一直建议把中国画作品的研究架构分为以上三部分。在此,我要特别针对书画鉴定专业说一分为三的架构。它不仅为书画鉴定学科建设提出了合理的理论研究框架和新的学术支撑,而且为书画鉴定工作提供了新思路。书画作伪者为了以假乱真,就必须在赝品的物质形态和艺术形态两方面力求与原作最大程度的相似。而书画鉴定者也必然要在书画作品的物质形态和艺术形态两方面寻找疑点,科学取证并论证。由于当代书画高仿技术可以使赝品的艺术形态达到很高的乱真水平,原作与复制品在艺术形态方面的差异,几乎到了被彻底清除的地步。许多赝品从笔墨、印章、落款、材质等方面都很难找到疑点,从个人风格、时代风格以及所呈现的绘画功力等方面比较,也几乎与原作完全相同,甚至作者本人来分辨都会感到困难。所以说,现实不仅挑战了传统鉴定者依据绘画风格、笔墨功力从事鉴定的经验与观念,而且对热衷中国书画鉴定的学科建设者提出了新要求。一定要借助现代科技成果,让中国书画鉴定拥有“第三只眼”,并将视线投向书画作品物质形态的微观世界。目前已经从中找到了书画防伪新方法和书画辨伪的一些依据,破解了识别当代喷墨打印书画复制品的难题,中国书画科学鉴定的成功起步正是在新观念、新理论的指导下迈出的。中国书画鉴定走向科学大道尚需更加成熟的多学科理论、更加完善的书画鉴定学科体系支撑。

  传统的书画鉴定有点像中医看病,望、闻、问、切,凭直觉、靠经验诊断病情,其结果难免出错。传统的书画鉴定注重个人修养与眼光,凭经验判断真伪。而且重判断结论,不在乎论证过程,缺乏学术梳理,一直未能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但是,经验鉴定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厚的知识与经验,这是一笔不可轻视的财富。从作品风格、艺术功力的研究,从格式、题款、印迹、纸绢、笔迹的考证,以及作伪手段与痕迹分析,经验鉴定系统的高手与专家总结形成了中国书画鉴定特有的“眼学”,而且有不少论文与专著。显然,传统的经验鉴定也存有科学成分,而今依然富有生命力与前景。所以不要在传统的经验鉴定系统之外再建一个与其不相干甚至与其相对立的新系统,而是要在充分肯定传统经验鉴定所拥有的生命活力前提下,注入更多的科学观念与科技手段,从书画作品艺术形态与物质形态两方面进行研究,共同构建中国书画科学鉴定的新系统。

  书画鉴定的过程就像司法领域的破案过程一样,要注重证据。取证的成败往往决定了破案或鉴定的成败。传统的书画鉴定在从艺术风格与绘画功力方面进行鉴定分析时,常会因笔墨的偶然性及作者风格、水平的不稳定性而感到困惑,甚至导致失误。书画鉴定的科学取证之“证”,往往来自绘画材料方面的微观物证,而且这种微观物证常常具有无可争议令人信服的特点。所以我们决不可以轻视从书画材质中取证的重要作用,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书画鉴定途径。“科学取证”应是中国书画鉴定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学术理论研究的重要地带。

  五、创立新型文化业态——中国书画检测备案机构

  中国书画鉴定群体的自我更新,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曾有人建议迅速扩充鉴定群体,请专家们多办培训班,尽快传授经验,培养人才。但是这个建议却受到了质疑,且不说专家面对赝品泛滥的大潮有无妙方与良药?他们各自识别赝品的水平与业绩如何?就说书画鉴定家的成长需要熟识大量书画原作这一点,中国书画的古代经典藏品散布在海内外各地博物馆及藏家手里,当代书画家的作品往往也并不都保留在创作者手中。所以不管是古代作品,还是当代作品,有机会能多看到一部分就很不容易,欲看全部毫无可能。辨伪需先识真,识真的程度也在一定层面上决定着辨伪的水平 ...>>点击查看详情

  书画赝品在当代中国泛滥,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不只有国内因素,还有国际因素,情况十分复杂,不仅是中国书画鉴定界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需要各有关部门齐心协力、密切配合、综合治理。我们在与书画赝品做斗争的实践中,必须将其与整个社会的文明建设连接在一起,将其与打击假药、假食品、假名牌货等伪劣商品以及假学历、假学术论文、假唱、假政绩工程等造假行为连接在一起。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击退书画赝品泛滥的大潮。

  中国书画鉴定未来的局面一定会越来越好。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谢易彤)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