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素描语言的委婉“素歌”

2011-08-30 17:05:03 陈默

  素者,或无色,或单色,或简素雅色;描者,或行云,或流水,或轻描柔写。名词属性之“素”,与动词属性之“描”,构成视觉艺术造型的基础平台,也成为艺术家“功夫”高低的衡量概念。就艺术语言而论,素描之于油画、版画、雕塑、水墨等材料语言,其独立性本应不是问题。但长期以来人们的习惯思维作祟,更由于体制化的“专业”分类,以及其不大符合意识形态“工具”要求的种种“弱点”,它被长期置于边缘化和“次要”地位也就不难理解。所幸的是,时过境迁,时代背景大变,多元化的文化生态,使得不同材料的语言方式,获得了十分广阔的生长空间。如是,我们才有幸看到一些优秀的艺术家的“另一面”——除了他们色彩斑斓的一面,还有平静素雅的一面。之所以有“素歌”,是因为有“素”而雅致滋生,有“素”而情调低微婉转,故生思,生念,生情。遂歌之,悦之,乐之。此为素歌题解之一。

  而“素歌”的另解,是指中世纪罗马天主教会的祈祷歌曲,又称“格列高利圣咏”,因罗马教皇格列高利一世而得名,相传这种歌曲是他所制定的。 素歌的歌词都为散文,大多出自《旧约·诗篇》,曲调用中世纪的 8种教会调式写成。现存的素歌都是单声部自由节奏的曲调,歌词的一个音节有唱一音的,有唱 多音的,也有唱拖腔的。不很懂音律,但从其单声部自由节奏的曲调的表现形式看,到不乏与“素描”之间有一种欲说还休的隐隐呼应?乃至似远尤近的冥冥暗示?它在宗教领域的精神疗伤作用,与素描在视觉精神领域里的情性愉悦,是不是也存在着迷离飘逸的越界粘连?迷恋“素歌”者,是因为它可能使人摆脱烦恼,获得超物质的精神营养。然迷恋“素描”者,何尝不是如此?素色的图像世界,将事物凝练至单纯极限,引发痴迷,带来虚幻,勾人神往。在一种相识不相似的跨文化语境里,用音律谱写的“图”,与用图像塑造的“歌”,彼此惺惺相惜,之间互动交错,如天籁之音,似无形大象,就这么“歌”着,“描”者,素昧平生,宁静致远……

  2008年11月于成都龙王庙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王博彦)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