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心胸多宽 天地多广

2011-12-13 23:55:02 林明杰

  越来越没兴趣看某些艺术机构主办的艺术大展,因为看来看去都是这几张脸,这几种神情。我曾篡改唐人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来形容这种展览:年年岁岁画相似,岁岁年年人相同。

  展览变得像是几班人马排排坐。基本是四套班子:顾问作品(多由协会退休“长老”组成)、主席团成员作品、常务理事及理事作品、普通会员和外围艺术家入选作品。

  应该说,作为权威的半官方艺术组织,一碗水端平情有可原,上述这样的展览结构也无可厚非。造成“年年岁岁画相似”的主要病根是,每次艺术大展的评委会都是这么些人。长此以往,想不形成小圈子人际关系也难。更重要的是,评委又都是艺术家。要知道,艺术家绝大多数是“偏才”——只偏向自己艺术观点和风格的天才。纵然让梵高来当评委,也难以避免这点。他们自然会选择符合自己审美倾向的作品,而排斥与其艺术理念不符者。另外,艺术家之间有竞争关系,利益关系,如果纯粹由艺术家来做评委,其机制的公正性在逻辑上就有问题。所以西方的艺术组织评委会基本是由艺术史论学者、鉴赏研究者、艺术赞助者等形成。

  或许艺术家会认为上述这些人是外行。但我要说,当年把印象派骂成垃圾的都是“内行”,而首先接受他们的几乎都是“外行”。

  世界上没有绝对公平并且永远正确的评委会。不管什么人组成的评委会都有缺陷。因此形成多元的评选机制要比单一的好。何不形成多套评委班子,让他们之间产生竞争。就像现在我们某些评审机构,建立专家评委库,每次抽取不同人选任职。人们会看到,艺术展览的水准不仅是艺术家决定的,某种角度来说更是评委会决定的。评委会也是要面子的,如果每次展览他们都选些关系户,都没有新气象,都不如别的评委会,他们也会有压力。

  尤为重要的是,具有活力的、开放的、超脱利益关系的评委会,会给艺术界营造更多的机会。这个评委会看不上你,或许那个评委会就青睐你。从操作性角度来说,还真是评委机制的心胸和眼界有多宽,我们的艺术天地就有多广。文艺繁荣,不一定就意味着增加投资,更需要解放思想,完善机制。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谢媛)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