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的镜象:考察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角度
2007-04-16 09:23:29 邹跃进
中国的当代艺术就像一面破碎的镜子,尽管它还能呈现出形象,但这个形象已不再完整,开始变得飘忽不定。生活在这面镜子周围的艺术家,也慢慢明白,不是镜子的破碎使他们无法从镜中辨别清晰的事物,而是呈现在镜中的世界本身已变得支离破碎。 破碎化自然成为这个时代最鲜明的表征。这首先表现为语言的破碎化,即能指与所指发生断裂,不再互相匹配;它们不是陷入拉康的“能指循环”,就是沉浸在德里达所说的“异延”中,因为能指与所指的关系不再是确定而唯一的。随之而来的就是形象与意义的断裂,它们不再依靠对方而存在,可以自足的表现自己,彼此处于游离的状态。正如在大多数当代艺术家作品中看到的,虽然画面中充满形象,但意义已不再不言自明。 当然,破碎化不仅体现在语言,符号这个基础层面,更渗透于具体的社会文化生活中。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社会的雏形开始显现。城市化、商品化、信息化冲击着艺术家的生存空间。遍布城市间的高速公路和立交桥,拔地而起的高级公寓和写字楼,在明确城市功能区划的同时,也给人们造成了空间上的区隔和沟通障碍。市场经济的引入,使人在劳动过程中发生异化,具有商品属性,被物所统治。财富(金钱)成为衡量人的价值最重要的标准。当代艺术品拍卖完美成就了中国当代艺术的“F4”,人们在惊讶他们作品创造的天价的同时,更是发出了无数的羡慕之声。当我们的大脑被这些片断化的事件和图像包围的时候,才猛然发现文字阅读的时代已经悄然远去,图像杂陈的时代已经到来,生活中充满了既熟悉又陌生的图像碎片和事件的无序发生,总之,我们完全失去了语境,无法辩别它们属于谁,发生在什么年代。 其实,造成当代中国社会这种从语言、符号到社会,再到生活与政治事件的零乱与破碎的原因,就是各种相互冲突的立场和价值标准,都只具有实用主义的价值,或者换句话说,正是我们采用实用主义的方法,才使古今中西的一切东西失去了本源的意义和本体的依据。有用就是硬道理的观念,既使相互敌对的东西能和平共处,也使本为同一立场和路线上的主张能相互敌意。对此,我们可称其为一种当代中国的时代特色。正是在此历史情境中,中国艺术家在辨别是非和进行审美判断的时候,不再能够借助以往的经验,而更多的是凭借自己的经历。当下社会使他们的经验不断丧失,结果便是传统的丢失,个人对社会投入体验的丧失和人类记忆的遗忘。但由于中国社会的集体意识依然潜藏于部分艺术家的潜意识里,从他们的作品中我们不难体会到昔日生活所残存下来的模糊记忆对他们创作的影响。而对于大多数艺术家而言,他们在描绘这个世界的时候,依靠的则是个人的直观感悟和自我体验(我称之为经历)。这里的经历,是指艺术家面对强大冲击时一种瞬间的反应。它带有更多的随意性和自主性,也更具有创造力。因而,他们可以给观者带来一次次的震惊:耸入云天的巨石,遍布展厅的钢管和琉璃瓦,空中飞翔的天使,哈哈大笑的人群。观者在享受一连串的视觉盛宴后,才发现根本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地。现实和仿真哪个更真实成为他们思考的主题。艺术在变成个人玩耍嬉戏的实验场的同时,也就彻底的世俗化了。神圣成为嘲讽的对象,无聊成为最值得颂扬的品质,活着的意义就是活着,艺术从此失去了可依据判断的标准。我们虽然无法对此作出好与坏,是与非的判断,但在我看来,作为破碎的镜象的中国当代艺术,它的活力及其挑战都源于这破碎的现实。 2006/12/15于上海国际饭店
(责任编辑:刘晓琳)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