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全球艺术品市场交易中心东移大中华地区

2012-08-14 11:33:52 李苏桥

  全球艺术品市场今天正在发生又一次从一个西方现象转变成全球化的局面。我们不断地从各种各样纷杂的资讯中得到非常清晰的消息和事实。在上世纪70年代后销声匿迹的东方买家又出现了,而这次出现的东方买家,不再是日本而是在经历着巨大的经济、文化复兴的巨人中国。

  中国这次介入的方式又完全与上世纪70年代初所发生的不同,在那个年代日本人制造了一个接一个的印象主义作品的天价。而此次中国购买力的介入,除了传统的中国古代艺术品天价频现,如黄庭坚《砥柱铭》手卷4.368亿元,王羲之草书《平安帖》手卷3.080亿元,宋徽宗御制、清乾隆御铭“松石间意”古琴1.366亿元之外;除了缔造一件又一件近现代艺术品的令人乍舌的价格以外,如徐悲鸿1938年作《巴人汲水图》立轴1.71亿元,齐白石最大尺幅作品《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4.255亿元,甚至当代艺术品的天价之外,如张晓刚《生生息息之爱》7906万港元。中国购买力似乎还承担着西方现代主义作品和战后及21世纪作品的市场期望。据Artinfo透露,今年苏富比春拍中,毕加索的2130万美元成交的《阅读的妇女》就是被中国买家买走的,但这还不算什么,比这更惊人的消息是,毕加索去年以1.06亿美元天价成交的作品《裸体,绿叶和半身像》也是被一位中国买家买走的。中国购买力疯狂的介入已经造成艺术品交易中心尤其是和中国购买力相关的作品交易中心转移,今天这个中心不再是巴黎、伦敦;而是更集中在北京和香港。

  艺术品的交易一定会主动地向资本靠拢,向钱靠拢,向靠具有购买力的地区或者国家靠拢,向愿意疯狂出价的收藏家和他们所居住的城市靠拢。在这种情形下,传统的艺术品交易中心很有可能在2011年秋季拍卖之后转移,我们可能会听见西方人有一天心酸或调侃地宣告中国追上了美国,成为最大的艺术品交易市场,这个世界又有了两极。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很简单,在今天的中国,没有国家、地方或者机构美术馆的收藏系统,机构对各种门类艺术品的几近疯狂的需求可以看成久病的美术馆体系的一场大病后的恶补,这方面的例子如民生现代美术馆,保利博物馆,江苏四方美术馆和泰康人寿收藏等等。

  个人买家或者是部分机构买家购买艺术品的人,情形稍微复杂,不过大约可以有三类。身份的识别与炫耀,资本投资或投机,文化认同与使命感。

  艺术品本身具有这样的属性,可以提升个人或者机构的品味。靠汽车电子发家的日本人这样做了,靠石油财富的阿克扎比、迪拜的皇亲国戚们这样做了,中国的新富也会这样做;玩味古琴,字画,欣赏当代艺术,游艺古代今天的人总比只挎爱马仕开布加迪的有文化。

  艺术品的确有投资、投机的属性,但客观来讲,艺术品本身不是优质的投资、投机的品种。例如:有专业人士作过西方印象和现代作品的十年统计,年回报率只有11%,甚至是极力唱多艺术市场的梅摩指数,在对1875年-2000年的艺术品市场做了数据分析以后,给出的真实年回报率只有4.9%(低于标准普尔500或道琼斯指数)所以中国的机构也好个人也好,如果仅仅把中国艺术品当做投资投机的标的物,结果不容乐观,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把西方艺术品作为绩优股来投资的话,结果不是不乐观而是相当可悲。

  私人美术馆的兴起其实表达了中国人性格中的民族使命感,如马未都先生的观复博物馆,王嶶女士的红色经典收藏等等。

  总之,全球艺术品市场交易中心的转移的迹象已很明显,我们关心的是这次交易的活跃度是如70年日本的昙花一现,如今的欧美,国家都快破产了,机构个人仍然狂买。

(责任编辑:王博彦)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