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楚玉赏析之一(图)
2012-12-31 08:35:23 古方
前言:荆州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土地宽广,河湖纵横,气候温暖,物产丰富,是人类生存与繁衍的理想场所。荆州又是长江中游的交通枢纽和南北交汇的中心,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因此,荆州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绵长的地区。楚族源于帝颛顼高阳,为“祝融八姓”之一,西周时期,周成王封熊绎为“楚子”,标志着楚国的正式建立。西周晚期,楚国国势逐渐强大起来,楚子熊渠封长子熊康为句亶王,其封地就在荆州境内的江陵。春秋时期,楚国异军突起,楚庄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战国时期,经过吴起变法,楚威王南灭越,北败齐,其势力遍及南部大半个中国,成为“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的“战国七雄”之一。特色鲜明、辉煌灿烂的楚文化在荆州留下了丰富的文物资源。
荆州是楚国强盛时期的都城所在地, 以面积达16平方公里的楚故都纪南城遗址为中心,分布着4000余处古文化遗址和古墓群,绝大部分为楚文化遗存。荆州出土玉器楚墓的年代,主要集中在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早中期,这与荆州作为楚文化中心地位的背景是一致的。自2006年以来,荆州熊家冢楚王陵考古发掘工作取得重大成果,殉葬墓中出土了近2000件玉器,这为认识战国时期楚国玉器的面貌提供了宝贵资料。荆州楚墓出土的玉器,按用途主要分为为礼玉、佩玉和葬玉三大类。礼玉主要用于各种礼仪场合,如祭祀、朝聘、宴飨、婚丧等。佩玉是墓主人生前佩带的玉器,数量和品种都很多,也是荆州大中型楚墓中最为常见的,有佩、璧、环、璜、珩、坠、冲牙、扁管、珠、带钩、剑饰等。葬玉是专为下葬时保护与装敛尸体制作的,如玉覆面等等。我从2009年起,与荆州博物馆馆长王明钦合作,调集考古工作者、库房和陈列管理人员以及摄影专家组成联合研究组,对该馆所藏出土的楚国玉器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研究,形成《荆州楚玉》一书,即将由文物出版社出版。这里先将部分玉器发表,与读者共享。
玉璧类
1、谷纹玉璧
战国早期礼仪用玉
湖北省荆州市熊家冢墓地出土。
直径21.3、孔径9.6、厚0.9厘米。
玉质青绿色,微透明,夹点状黑色斑,边缘有少量黄褐色沁。扁平体,正圆形,内外缘有阴刻的轮廓线,两面碾琢谷纹。中间有几处断裂痕。
《赏析》:玉璧是春秋战国至汉代最常见的礼仪用器,代表墓主生前的等级和地位。谷纹是玉璧上最常见的纹饰,因其像春天谷粒发芽的形状而名,但其意义究竟是出于整齐美观,还是有某种宗教意义已不得而知。谷纹因雕琢技法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方式,这件玉璧上的谷纹采取浮雕方式,即将剔除底子,凸出半球状谷粒状纹饰,显得整齐饱满。
(正面)
(背面)
2、谷纹玉璧
战国早期礼仪用玉
湖北省荆州市熊家冢墓地出土。
直径5.4、孔径2.4、厚0.6厘米。
玉质黄褐色,微透明,受沁变红,表面有灰色及黑色沁。扁平体,正圆形,内外缘阴刻由细密的斜线纹组成的轮廓线,两面碾琢勾连谷纹、卷云纹和谷纹。有一道断裂痕。
《赏析》:这件玉璧上形状如云头一般的谷纹,称为勾连谷纹,实际上是两个谷粒状纹饰尾部相连而形成的。这种样式的谷纹一般流行于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到战国晚期时,谷粒之间的尾部完全断开,形成一个个独立的谷粒状纹饰了。
(正面)
(背面)
3、谷纹玉璧
战国晚期礼仪用玉
湖北省荆州市高台墓地出土。
直径14、孔径3.8、厚0.5厘米。
玉质青绿色,微透明,夹黑色絮状斑,表面有灰黄色及黑色沁。扁平体,正圆形,内外缘阴刻轮廓线,两面阴刻谷纹。
《赏析》:这件玉璧上的谷纹是以阴刻线的技法制作,形似漩涡,故又称“涡纹”。阴线刻的谷纹常见于玉色较暗的玉璧上,精致及美观程度上不及浮雕的谷纹,大概与这类玉璧多为丧葬用玉有关。
(正面)
(背面)
4、谷纹玉璧
战国早期礼仪用玉
湖北省荆州市熊家冢墓地出土。
直径8.4、孔径4、厚0.6厘米。
玉质青绿色,半透明,有灰色、黑色及褐色沁。内外缘有阴刻的轮廓线,正面浅浮雕谷纹、卷云纹、蝌蚪纹。背面一半和正面的纹饰相同,另外一半光素无纹,有阴刻的打稿线和切割痕,为半成品。璧面有裂痕。
《赏析》:这件玉璧上留下的加工痕迹,是研究玉璧纹饰制作过程的珍贵资料。从痕迹来判断,工匠在雕琢谷纹时,先将璧面四等分,然后逐一加工纹饰。这样制作的优点在于谷纹整齐对称,琢刻便捷。因此,我们可以照此原理将所有谷纹玉璧的纹饰加工过程复原。
(正面)
(背面)
5、谷纹玉璧
战国早期礼仪用玉
湖北省荆州市熊家冢墓地出土。
直径8.9、孔径3.2、厚0.7厘米。
玉质黄褐色,不透明,有灰色、黑色和黄褐色沁。扁平体,圆形,内外缘有凸起轮廓线,中间浅浮雕谷纹。
《赏析》:这件玉璧上浮雕的谷纹与其他玉璧略有不同,谷粒非半球状或弧形,而似塔尖状,如同螺尾一样,触之有扎手感。这种技法雕琢的谷纹玉璧甚为少见,为古玉收藏界视为珍稀之物。
(正面)
(背面)
6、勾连云纹玉璧
战国早期礼仪用玉
湖北省荆州市熊家冢墓地出土。
直径9.9、孔径4.4、厚0.7厘米。
玉质青绿色,不透明,有黑色条状及点状斑,表面有灰白色沁。扁平体,正圆形,内外缘有阴刻的轮廓线,两面阴刻勾连云纹。
《赏析》:勾连云纹是由阴刻的谷纹相互勾连盘绕而成,看上去如同绵延细密的卷云。如果以浮雕方式雕刻谷纹,而以阴刻线将谷粒相连,则称之为勾连谷纹。这种样式是战国流行的纹饰,到汉代逐渐消失。
7、龙纹玉璧
战国晚期礼仪用玉
湖北省荆州市高台墓地出土。
直径16.1、孔径4.9、厚0.6厘米。
玉质青色,微透明,已受沁变成灰黄色。扁平体,正圆形,内外缘阴刻轮廓线,中间有一圈綯索纹将纹饰分为两区,外区有三组纹饰,各组之间由两条阴刻线的条状带分隔。每组阴刻一首双身的龙纹。龙头左右各有一个长角伸出。梭形眼,卷鼻,躯身,卷尾。内区阴刻谷纹。两面纹饰相同。
《赏析》:这种有双周纹饰带的玉璧,一般玉料为青绿色,雕工较粗率,多做丧葬用玉,民间收藏界称之为“祭坑玉”。战国晚期至汉代,等级较高的墓葬中往往成组放置在墓主的前胸和后背上,应该是丧葬等级观念的反映。
(正面)
(背面)
8、透雕双龙纹玉璧
战国早期礼仪用玉
湖北省荆州市熊家冢墓地出土。
通长9.4、璧径5.6、孔径2.4、厚0.5厘米。
玉质黄白色,半透明,有红褐色及灰色沁。璧扁平体,正圆形,内外缘阴刻轮廓线,中间浅浮雕勾连云纹及蝌蚪纹,两面纹饰相同。两侧透雕背向而立的龙,与璧外缘相连。龙圆眼,回首、躯身,卷尾,一足前伸。龙身浅浮雕谷纹,龙足阴刻斜线纹。
《赏析》:所谓“蝌蚪纹”,是指璧面纹饰外侧边缘有四个对称分布的单体谷纹。这种谷纹拖着长直且宽大的尾,形同蝌蚪一般。蝌蚪纹亦称“卧蚕纹”,也像一条伏卧的蚕一样。它是战国早期流行的谷纹样式。
(正面)
(背面)
9、蟠虺纹玉璧
战国早期礼仪用玉
湖北省荆州市熊家冢墓地出土。
直径15.3、孔径6.3、厚0.8厘米。
玉质青绿色,微透明,表面布满了灰黄色及黑色夹杂的沁斑。扁平体,正圆形,内外缘阴刻轮廓线。两面纹饰分三区,内外两区都阴刻由连续三角纹、卷云纹、网格纹组成的纹饰,中间阴刻四组蟠虺纹,都是由阴刻的S纹、卷云纹、圆圈纹及网格纹组成。璧中间有一道明显的切割痕迹。
《赏析》:蟠虺纹是春秋时期的代表性纹饰,战国早期仍在流行。蟠虺是指盘绕的小龙,蟠虺纹是由若干侧面龙首组成的细密丰满的纹饰。S纹和卷云纹是构成蟠虺纹的主要纹饰,它们都可以被视作谷纹的变形组合体。它们的阴刻线条较宽,颇有西周“斜刀工”的韵味。值得注意的是,S纹的纹道中有一条斜向的分割线,而卷云纹却没有,这说明S纹是由两个谷纹从反方向错尾雕成的。
(正面)
(背面)
10、透雕蟠螭纹玉璧
战国早期礼仪用玉
湖北省荆州市熊家冢墓地出土。
直径10.5、孔径4、厚0.4厘米。
玉质青白色,半透明,有灰褐、黑、灰白色沁。造型由内外两环和环间的透雕蟠螭纹组成。外环阴刻两道轮廓线,其间刻云纹。内环阴刻两道轮廓线,其间刻谷纹、勾连纹。两环之间透雕蟠螭8条,分为四组,两两相缠,曲身卷尾,腹部有一足,螭首刻双目、双角、身躯刻斜线纹。局部残断。
《赏析》:像这样透雕精美的玉器,一直是古玉收藏界收藏的重点。透雕工艺发展到战国和汉代时期达到了顶峰,构图严谨对称,具有剪纸一般的效果,纹饰精美,线条流畅,这与制玉工具的进步有直接的关系。战国时期,铁制工具代替了青铜工具,铁制工具具有硬度高不易磨损,可锻打出细薄锐利的砣子,原料易得且成本低等特点,因此从战国时期直到近代制玉工具都是铁制的。
(正面)
(背面)
11、圆涡纹石璧
战国时期礼仪用玉
湖北省荆州市鸡公山墓地出土。
直径12.2、孔径5、厚0.6厘米。
滑石质,青灰色,不透明。扁平体,正圆形,璧厚薄不均,两面浅浮雕圆涡纹。
《赏析》:这种滑石璧主要流行于湖北、湖南等楚国疆域内,应该是具有楚国玉器特点的器物,西汉早期的墓里仍有出土。它的式样很显然是仿谷纹玉璧,是一种玉器替代品,是专为随葬所制作的。
(责任编辑:王博彦)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