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南溟谈上海当代艺术的生态环境
2007-07-09 16:03:39 采访/黄文娟 整理/院爱刚
状态:上海的当代艺术家20年来并没有增加多少
记者:您是上海著名的艺术评论家,而上海又是您的故乡,那么在您看来,上海的当代艺术环境和其他的城市相比有什么不同?
王南溟:上海的当代艺术那个环境也没有人家想象的这么好,人家一提上海,觉得这个地方商业这么繁荣,城市这么开放,很有氛围,当代艺术一定很好。
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
上海艺术家十多年、二十多年来没有增加多少,当代艺术方面艺术家也没增加多少。
反而比前一段时间少了,因为上海是一个很特殊的环境,80年代出来一些艺术家,90年代初出一些艺术家,后面差不多没有从小在上海长大的艺术家,其中一个就是教学的原因。
原因:
上海美院的教学体统没有当代的课程
上海那些美院系统没有培养新生力量的教学能力,然后北京特殊的地方是什么?是全国各地的艺术家都去,不是说生在北京的艺术家多,而是全国各地的艺术家都喜欢在北京,然后北京的艺术家就多了。而能到上海来的人很少。都是工作分配到上海来他才过来,一个自由艺术家的到上海就很难维持下去,所以,到上海来做自由艺术家的可能性不大。
这都是制约了上海的艺术发展的原因。
上海的艺术家人群少,展览相比较北京也少多了。
跟广州的情况差不多,像重庆和成都,还有广州从事当代艺术创作的人数都不比上海少,当然相对于偏远的地区,上海还占了比较多的好处。
上海的评论家队伍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
上海本土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是:评论家队伍一直没有很好的建立起来。
如果在上海开一个学术讨论会,差不多没有多少评论家会参与,经常会出现这样的事情,讨论会开不起来。由于评论没有上去,对艺术的促进就不太大。因为没有评论这一块,艺术的活跃程度也会受到影响。
这是我们上海目前的艺术家和评论家的情况,为什么评论少,也是跟美院教学系统有关,上海的美院系统的教学没有什么当代的课程,如果有偏向于当代的,也没有好的教师,因为当代教学要从新的地方开始的。当代也是要教的,不教就不懂。对上海来说,评论这一块没有,艺术家这一块又少,上海目前感觉就是一直在原地踏步,鲜活的东西就少。
上海的传媒系统管得太死
而且上海的传媒系统不行,它一直没有注重思想性,出版系统也管理得特别严。
我们可以看到其他外省市的出版系统很乱,有好的书出版,但滥的书也不少,他们的状况是,思想的前沿性、开放性还是具备的,这样就有可能把一些好的成果及时反映出来,上海这地方偏向于保守。我们以前上海就讨论过这个问题,为什么上海的出版就这么保守,出版界的一些老编辑说上海原来传媒很发达的,上海有一个特征因为老编辑比较多,不像其他省市出版社都是年轻人。老编辑比较多可能相对于保守,说好听一点就是严谨一点,说不好听的就是保守一点。
这个东西也是蛮奇怪的,上海这个城市按理说原来三、四十年代是冒险家的乐园,现在上海这个地方根本不存在思想冒险家的乐园了。思想上面很难成为一个冒险家的乐园,大家都没有什么超越性的想法。
交流:
中国的前沿性的信息还是北京,而不在上海
记者:但是上海对外的交流不是很多吗?
王南溟:我们算算有多少是当代的呢?没有什么当代的对外交流,我们可以有些展览,但是国外的展览进来先到北京,相对而言外面的展览到中国来还是北京最多。我们喜欢把北京、上海、广州联起来,北京最多,广州相对于社会控制的比较松一点、相对活跃一点,上海的好处是上海本来就是品牌,提到上海,西方人都知道上海,提到广东,西方人知道的就很少了,只能说同样是美术馆,上海美术馆,一提上海两个字就知道。对于广东美术馆给外国人解释要老半天的。
由于上海的牌子带来的好处,所以上海双年展,它成为一个比较好的品牌。
但是虽然现在知名度很高,可从艺术本身来说,中国的前沿性的信息还是北京,而不在上海。
记者:上海相对于北京来说人少了一些?
王南溟:人少多了,不是少一点点。我们以前讨论过北京现象,当然也不是本土的力量,而是因为在北京,老外比较多。大使馆在那边、文化参赞在那边,买作品在那边,上海的老外跟北京的老外也不一样,对文化的热情低于北京的老外,上海的老外感觉都很忙,没有闲人,北京的老外有的是文化人很闲,看看展览,买点作品。这也是非常特殊的感觉,就像上海的酒吧一样,上海的酒吧都感觉到一种不太喧哗,感觉到很优雅。
上海的城市管理比较严格
记者: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特点呢?
王南溟:我觉得是中国城市行政化以后的结果。比如说当初的时候,只有中央电视台是全国可以播放的,所以出名都要上中央电视台,现在有了有线电视稍微好一点。中央电视台一传播全国都知道了,上海的电视台差不多都是本市的,杂志也是,国家级杂志的大多在北京,上海的杂志很多都是地方级的。
(而且)上海城市本身的管理比较严格,人比较守规矩,这样的话,就把最活跃的层面去掉了,没有了。上海其实是消失了一种最动态的领域的东西,就是不太活跃。
文化是冲撞出来的,从世界范围讲是多种族冲突,文化才能活跃,上海城市就是上海本地人的,上海人又不愿意出去,在北京的上海人就很少。
整个文化冲撞不起来,(就)老是一种单调的文化,没冲突也导致了人越来越懒,思维系统越来越惰性,以前传统的思维习惯越来越根深蒂固。
创作:
上海的艺术家团体首先就是近亲繁殖的抽象画团体。
记者:可以举个例子吗?
王南溟:我们举例子,像上海行为艺术不大有,到上海来做可能会被人笑话,,上海画抽象画的比较多。
他们说把上海命名为“抽象之都”,我觉得这种命名都是有问题的。干嘛要做抽象之都,抽象本身也不是一种了不起的样式,把自己命名为抽象之都,等于是贬低自己真正的学术含量。
从当代艺术角度来看,抽象画本身也没什么前沿性,再把上海当成一个抽象之都的话,那更没前沿性。
上海的艺术家团体首先就是近亲繁殖的抽象画团体,差不多的绘画。
主要最根本的原因是,上海要做其他艺术的可能性相对比较小,抽象可能更好地在上海,不前卫、也不保守,中间的中庸的状态对上海人来说比较适合。不温不火。
早年在80年代的抽象画,象李山、余友涵,他们画抽象画的,后来他们画政治波普去了,就像丁乙,画抽象,后来像丁乙这样的画风的人越来越多,然后就要打造成抽象之都这样一种形象。
记者:上海抽象画历史挺早的,当代艺术历史是不是也很早?
王南溟:对形式的探索从上海决澜社开始的,上海的艺术有这样一种线索,就是对语言的探索。但这个线索最多也是现代主义阶段的线索。
在于现代艺术开始的时候,上海是蛮早的,包括油画、电影等等,从种类也是引进了最早的一个地方。
记者:那为什么到现在它变得比较保守,原来很先进,走在前沿的一个城市,现在却变得比较中间了呢?
王南溟:还是因为行政化留下来的结果,它没有像30年代那个时候,全国各地人都可以到上海去。以前的上海也不是上海本地人,都是全国各地人去的,形成了出版业很自由、言论很自由。这种环境是不一样的。
我觉得上海的文化要发展的话,一定要全面开放,一定要打破中国的管理体制。上海管得太死了。
这个城市太冷漠
记者:但是相对于上海来说,北京的行政管理应该会更严格一些吧;为什么反而北京的文化冲撞、这种行为艺术比上海要多呢?
王南溟:北京那个地方主要还是因为流动人多的原因,流动的人一多,这个城市肯定相对有点乱,肯定会有点活力。
记者:但上海的外来人口也比较多…
王南溟:原来外来人口不多,现在都是在公司里面打工的。从事文化的人不多,到上海的人中从事文化的不多,这就是上海一个特点,感觉到那些文化人到上海来,就像一片叶子飘到汪洋大海当中一样,被浪头打到哪里自己都不知道。一般文化人到上海来后多少有点失落感,原来他们在当地的时候,感觉到很多人对他前呼后拥的样子,一到上海就没有了。可能也是上海的这个城市个体性比较强的原因吧。
一般外地人来了以后都受不了,这个城市让人感到寂寞,这个城市一点都不热闹。他们讲到上海人经常不来往的,确实不来往,不是不来往,我们是怕出门,以前我们都很怕出门,出门交通太堵塞了,一般不出门,现在我们慢慢都有这种习惯,打一个电话就算了。
提前约这也是一个特点,提前约才行,一般请人吃饭是大事情,要约的。
记者:上海的艺术家之间交流也很少吗?
王南溟:交流可能有个别的好朋友经常来往,很少有大家聚在一起交流的可能性。他们差不多一般都自己创作。
以前有什么画家村,这跟当代创作都没有什么关系,本来房产不景气,卖不掉,房产商就搞一个画家村,便宜点租给外地来的艺术家。后来房地产卖得好了,房地产老板就不干了,后来搬到朱家角和其它什么地方。不多了,很零散的,也不像当初圆明园闹得很凶,包括后来的宋庄,都是当代艺术里面的人,画家村没有什么冒出来的人,。
生活压力在上海来说要比北京大得多,这个城市消费太高,城市也太冷漠。
上海的艺术家相对来说比较超脱
记者:那么艺术家的作品是不是都会面向市场?
王南溟:上海的画家有一点也不一定完全是这样,相对来说有点超脱,主导上海的画家大多是在大学里面做老师的,不是自由艺术家。自由艺术家不多。
这是一个,另外一个上海本地一般那种上海的那种怎么讲?他可能不会完全(极端),我一定要在市场上怎么样?
上海人的商业头脑其实不是太强的,市民生活的特点是精打细算,没有什么野心。他的环境里从小受到教育(就)是要克制自己,所以上海的行为规范要求人各方面都不过份。
比较克制,而且比较兼顾方方面面。
像北京那只能是靠卖画,拼命想着怎么卖,还是不一样的。
作品中偏向于冷静的东西比较多
记者:上海的艺术家创作的作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王南溟:偏向于比较冷静的东西多一点,只能这样讲,也没什么更准确的词来形容。相对来说比较冷静一点,不太狂热。
比如说我们看不到画面上没有什么狂热的成分,上海狂热的成分不多,比较血腥的作品上海也不多,几乎没有什么血腥的作品。
他们表现的画面形式还比较温和。
一模一样的,你说丁乙也可以,都是不温不火的一个感觉。
你看看差不多那些画抽象的都是这样的,也不是表现性,也不是观念性。到后来可能中间性更多一些。
上海文化人批判性的程度要比外地高
王南溟:上海一般是这样。上海还有这样一个特点,你比如说到上海的时候,上海本地人一般都在批评上海的,其他城市不一样,其他城市都在赞美。这也是上海一个特点,上海文化人批判性的程度可能要比外地要高,这样就导致一下子火不起来的原因吧。像北京这样,大家一起联合起来吹捧一件事、或者一个人的,上海这种可能性几乎就没有。说北京出大腕儿,上海出不了大腕儿。很理性分析这样一件事情,不是说拼命地就去吹捧。相对于在上海来搞批评的,比较锋芒的人占了不少。
上海的评论不发达,但是上海带有批评性的写作的人占的比例比较高,这可能也跟上海城市有关。
我们一直生活在上海,可能我们是从内部来讲上海的,所以问题可能会多一点。因为我们跟外面的人不一样,外面的人不在上海生活,他在想象上海什么样,他跟自身的处境没有关系,远距离看,我们是出生在上海,生活在上海,家庭是上海的,父母是上海的,从小的教育环境是上海的,叫我们来谈上海的话,就一下子有问题了。
其他人跟上海没关系直接的关系,可以想象上海怎么样、怎么样?他们没有一种生活经验,也没面临着上海这个城市所面临的问题。
问题:
艺术是要重新讨论社会问题?
上海艺术家也有从外地来的,我也写过评论的,有一个艺术家叫金峰。在证大美术馆参加了一个展览,他有一个比较有名的作品叫《秦桧夫妇站起来了》。
在一个国际交流展览上,然后金峰作了雕塑,秦桧夫妇是一直跪着的,金锋让他们站起来了,闹了一场轩然大波。这个作品就被强制性的撤走。他是从江苏到上海来的,在证大美术馆工作,现在他也不做了,在上海做自由艺术家。
金峰的作品出来以后,别的艺术家也在思考,这些艺术家主要是做影像、图片和装置的,就是艺术是要重新讨论社会问题。这些艺术家也在思考艺术针对社会问题,像金峰这样艺术家会影响一些人的,我们现在处在艺术转型期,上海可能对艺术的转型会转的比较快。
上海都在讨论,有些艺术家也想这样改,我觉得还是需要时间,现在,证大美术馆想做转型时期的艺术展览,当然我们推动这类艺术家不局限于上海的艺术家,而是全国的。
我们是从全国而言讨论的新的艺术家,我们会考虑到为他们做展览和评论。
首先大家看有这种艺术展现的可能性,但事情做到什么程度,我们都还不知道,我们正在进行尝试。
上海面临最大的问题是艺术家太少
现代艺术在上海起源比较早,我刚才说过了。现在主要是人数少,动态性差,要说展览其实上海也不活跃,上海美术馆就上一个上海双年展,这是一个政府形象,这种形象也越来越娱乐化,思想性越来越差
上海美术馆一年办了不了几次学术性展览,除了上海双年展之外。你去看一下上海展览的节目单。上海的画廊也没有北京多,艺术活动场所也没北京多。
对我们来说不满意的,就是说像上海这种城市,不一定说高楼建得有多高,上海这么大的城市,至少有几百个,或者几千个艺术家,艺术空间至少有二十几个、画廊有一两百个、当代美术馆有四五个,这样才行,这和上海这个城市是配套的。
现在面临最大的问题机构多了以后找不到艺术家。艺术家相对来说太少,选择的艺术家范畴越来越小。
记者:您是上海著名的艺术评论家,而上海又是您的故乡,那么在您看来,上海的当代艺术环境和其他的城市相比有什么不同?
王南溟:上海的当代艺术那个环境也没有人家想象的这么好,人家一提上海,觉得这个地方商业这么繁荣,城市这么开放,很有氛围,当代艺术一定很好。
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
上海艺术家十多年、二十多年来没有增加多少,当代艺术方面艺术家也没增加多少。
反而比前一段时间少了,因为上海是一个很特殊的环境,80年代出来一些艺术家,90年代初出一些艺术家,后面差不多没有从小在上海长大的艺术家,其中一个就是教学的原因。
原因:
上海美院的教学体统没有当代的课程
上海那些美院系统没有培养新生力量的教学能力,然后北京特殊的地方是什么?是全国各地的艺术家都去,不是说生在北京的艺术家多,而是全国各地的艺术家都喜欢在北京,然后北京的艺术家就多了。而能到上海来的人很少。都是工作分配到上海来他才过来,一个自由艺术家的到上海就很难维持下去,所以,到上海来做自由艺术家的可能性不大。
这都是制约了上海的艺术发展的原因。
上海的艺术家人群少,展览相比较北京也少多了。
跟广州的情况差不多,像重庆和成都,还有广州从事当代艺术创作的人数都不比上海少,当然相对于偏远的地区,上海还占了比较多的好处。
上海的评论家队伍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
上海本土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是:评论家队伍一直没有很好的建立起来。
如果在上海开一个学术讨论会,差不多没有多少评论家会参与,经常会出现这样的事情,讨论会开不起来。由于评论没有上去,对艺术的促进就不太大。因为没有评论这一块,艺术的活跃程度也会受到影响。
这是我们上海目前的艺术家和评论家的情况,为什么评论少,也是跟美院教学系统有关,上海的美院系统的教学没有什么当代的课程,如果有偏向于当代的,也没有好的教师,因为当代教学要从新的地方开始的。当代也是要教的,不教就不懂。对上海来说,评论这一块没有,艺术家这一块又少,上海目前感觉就是一直在原地踏步,鲜活的东西就少。
上海的传媒系统管得太死
而且上海的传媒系统不行,它一直没有注重思想性,出版系统也管理得特别严。
我们可以看到其他外省市的出版系统很乱,有好的书出版,但滥的书也不少,他们的状况是,思想的前沿性、开放性还是具备的,这样就有可能把一些好的成果及时反映出来,上海这地方偏向于保守。我们以前上海就讨论过这个问题,为什么上海的出版就这么保守,出版界的一些老编辑说上海原来传媒很发达的,上海有一个特征因为老编辑比较多,不像其他省市出版社都是年轻人。老编辑比较多可能相对于保守,说好听一点就是严谨一点,说不好听的就是保守一点。
这个东西也是蛮奇怪的,上海这个城市按理说原来三、四十年代是冒险家的乐园,现在上海这个地方根本不存在思想冒险家的乐园了。思想上面很难成为一个冒险家的乐园,大家都没有什么超越性的想法。
交流:
中国的前沿性的信息还是北京,而不在上海
记者:但是上海对外的交流不是很多吗?
王南溟:我们算算有多少是当代的呢?没有什么当代的对外交流,我们可以有些展览,但是国外的展览进来先到北京,相对而言外面的展览到中国来还是北京最多。我们喜欢把北京、上海、广州联起来,北京最多,广州相对于社会控制的比较松一点、相对活跃一点,上海的好处是上海本来就是品牌,提到上海,西方人都知道上海,提到广东,西方人知道的就很少了,只能说同样是美术馆,上海美术馆,一提上海两个字就知道。对于广东美术馆给外国人解释要老半天的。
由于上海的牌子带来的好处,所以上海双年展,它成为一个比较好的品牌。
但是虽然现在知名度很高,可从艺术本身来说,中国的前沿性的信息还是北京,而不在上海。
记者:上海相对于北京来说人少了一些?
王南溟:人少多了,不是少一点点。我们以前讨论过北京现象,当然也不是本土的力量,而是因为在北京,老外比较多。大使馆在那边、文化参赞在那边,买作品在那边,上海的老外跟北京的老外也不一样,对文化的热情低于北京的老外,上海的老外感觉都很忙,没有闲人,北京的老外有的是文化人很闲,看看展览,买点作品。这也是非常特殊的感觉,就像上海的酒吧一样,上海的酒吧都感觉到一种不太喧哗,感觉到很优雅。
上海的城市管理比较严格
记者: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特点呢?
王南溟:我觉得是中国城市行政化以后的结果。比如说当初的时候,只有中央电视台是全国可以播放的,所以出名都要上中央电视台,现在有了有线电视稍微好一点。中央电视台一传播全国都知道了,上海的电视台差不多都是本市的,杂志也是,国家级杂志的大多在北京,上海的杂志很多都是地方级的。
(而且)上海城市本身的管理比较严格,人比较守规矩,这样的话,就把最活跃的层面去掉了,没有了。上海其实是消失了一种最动态的领域的东西,就是不太活跃。
文化是冲撞出来的,从世界范围讲是多种族冲突,文化才能活跃,上海城市就是上海本地人的,上海人又不愿意出去,在北京的上海人就很少。
整个文化冲撞不起来,(就)老是一种单调的文化,没冲突也导致了人越来越懒,思维系统越来越惰性,以前传统的思维习惯越来越根深蒂固。
创作:
上海的艺术家团体首先就是近亲繁殖的抽象画团体。
记者:可以举个例子吗?
王南溟:我们举例子,像上海行为艺术不大有,到上海来做可能会被人笑话,,上海画抽象画的比较多。
他们说把上海命名为“抽象之都”,我觉得这种命名都是有问题的。干嘛要做抽象之都,抽象本身也不是一种了不起的样式,把自己命名为抽象之都,等于是贬低自己真正的学术含量。
从当代艺术角度来看,抽象画本身也没什么前沿性,再把上海当成一个抽象之都的话,那更没前沿性。
上海的艺术家团体首先就是近亲繁殖的抽象画团体,差不多的绘画。
主要最根本的原因是,上海要做其他艺术的可能性相对比较小,抽象可能更好地在上海,不前卫、也不保守,中间的中庸的状态对上海人来说比较适合。不温不火。
早年在80年代的抽象画,象李山、余友涵,他们画抽象画的,后来他们画政治波普去了,就像丁乙,画抽象,后来像丁乙这样的画风的人越来越多,然后就要打造成抽象之都这样一种形象。
记者:上海抽象画历史挺早的,当代艺术历史是不是也很早?
王南溟:对形式的探索从上海决澜社开始的,上海的艺术有这样一种线索,就是对语言的探索。但这个线索最多也是现代主义阶段的线索。
在于现代艺术开始的时候,上海是蛮早的,包括油画、电影等等,从种类也是引进了最早的一个地方。
记者:那为什么到现在它变得比较保守,原来很先进,走在前沿的一个城市,现在却变得比较中间了呢?
王南溟:还是因为行政化留下来的结果,它没有像30年代那个时候,全国各地人都可以到上海去。以前的上海也不是上海本地人,都是全国各地人去的,形成了出版业很自由、言论很自由。这种环境是不一样的。
我觉得上海的文化要发展的话,一定要全面开放,一定要打破中国的管理体制。上海管得太死了。
这个城市太冷漠
记者:但是相对于上海来说,北京的行政管理应该会更严格一些吧;为什么反而北京的文化冲撞、这种行为艺术比上海要多呢?
王南溟:北京那个地方主要还是因为流动人多的原因,流动的人一多,这个城市肯定相对有点乱,肯定会有点活力。
记者:但上海的外来人口也比较多…
王南溟:原来外来人口不多,现在都是在公司里面打工的。从事文化的人不多,到上海的人中从事文化的不多,这就是上海一个特点,感觉到那些文化人到上海来,就像一片叶子飘到汪洋大海当中一样,被浪头打到哪里自己都不知道。一般文化人到上海来后多少有点失落感,原来他们在当地的时候,感觉到很多人对他前呼后拥的样子,一到上海就没有了。可能也是上海的这个城市个体性比较强的原因吧。
一般外地人来了以后都受不了,这个城市让人感到寂寞,这个城市一点都不热闹。他们讲到上海人经常不来往的,确实不来往,不是不来往,我们是怕出门,以前我们都很怕出门,出门交通太堵塞了,一般不出门,现在我们慢慢都有这种习惯,打一个电话就算了。
提前约这也是一个特点,提前约才行,一般请人吃饭是大事情,要约的。
记者:上海的艺术家之间交流也很少吗?
王南溟:交流可能有个别的好朋友经常来往,很少有大家聚在一起交流的可能性。他们差不多一般都自己创作。
以前有什么画家村,这跟当代创作都没有什么关系,本来房产不景气,卖不掉,房产商就搞一个画家村,便宜点租给外地来的艺术家。后来房地产卖得好了,房地产老板就不干了,后来搬到朱家角和其它什么地方。不多了,很零散的,也不像当初圆明园闹得很凶,包括后来的宋庄,都是当代艺术里面的人,画家村没有什么冒出来的人,。
生活压力在上海来说要比北京大得多,这个城市消费太高,城市也太冷漠。
上海的艺术家相对来说比较超脱
记者:那么艺术家的作品是不是都会面向市场?
王南溟:上海的画家有一点也不一定完全是这样,相对来说有点超脱,主导上海的画家大多是在大学里面做老师的,不是自由艺术家。自由艺术家不多。
这是一个,另外一个上海本地一般那种上海的那种怎么讲?他可能不会完全(极端),我一定要在市场上怎么样?
上海人的商业头脑其实不是太强的,市民生活的特点是精打细算,没有什么野心。他的环境里从小受到教育(就)是要克制自己,所以上海的行为规范要求人各方面都不过份。
比较克制,而且比较兼顾方方面面。
像北京那只能是靠卖画,拼命想着怎么卖,还是不一样的。
作品中偏向于冷静的东西比较多
记者:上海的艺术家创作的作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王南溟:偏向于比较冷静的东西多一点,只能这样讲,也没什么更准确的词来形容。相对来说比较冷静一点,不太狂热。
比如说我们看不到画面上没有什么狂热的成分,上海狂热的成分不多,比较血腥的作品上海也不多,几乎没有什么血腥的作品。
他们表现的画面形式还比较温和。
一模一样的,你说丁乙也可以,都是不温不火的一个感觉。
你看看差不多那些画抽象的都是这样的,也不是表现性,也不是观念性。到后来可能中间性更多一些。
上海文化人批判性的程度要比外地高
王南溟:上海一般是这样。上海还有这样一个特点,你比如说到上海的时候,上海本地人一般都在批评上海的,其他城市不一样,其他城市都在赞美。这也是上海一个特点,上海文化人批判性的程度可能要比外地要高,这样就导致一下子火不起来的原因吧。像北京这样,大家一起联合起来吹捧一件事、或者一个人的,上海这种可能性几乎就没有。说北京出大腕儿,上海出不了大腕儿。很理性分析这样一件事情,不是说拼命地就去吹捧。相对于在上海来搞批评的,比较锋芒的人占了不少。
上海的评论不发达,但是上海带有批评性的写作的人占的比例比较高,这可能也跟上海城市有关。
我们一直生活在上海,可能我们是从内部来讲上海的,所以问题可能会多一点。因为我们跟外面的人不一样,外面的人不在上海生活,他在想象上海什么样,他跟自身的处境没有关系,远距离看,我们是出生在上海,生活在上海,家庭是上海的,父母是上海的,从小的教育环境是上海的,叫我们来谈上海的话,就一下子有问题了。
其他人跟上海没关系直接的关系,可以想象上海怎么样、怎么样?他们没有一种生活经验,也没面临着上海这个城市所面临的问题。
问题:
艺术是要重新讨论社会问题?
上海艺术家也有从外地来的,我也写过评论的,有一个艺术家叫金峰。在证大美术馆参加了一个展览,他有一个比较有名的作品叫《秦桧夫妇站起来了》。
在一个国际交流展览上,然后金峰作了雕塑,秦桧夫妇是一直跪着的,金锋让他们站起来了,闹了一场轩然大波。这个作品就被强制性的撤走。他是从江苏到上海来的,在证大美术馆工作,现在他也不做了,在上海做自由艺术家。
金峰的作品出来以后,别的艺术家也在思考,这些艺术家主要是做影像、图片和装置的,就是艺术是要重新讨论社会问题。这些艺术家也在思考艺术针对社会问题,像金峰这样艺术家会影响一些人的,我们现在处在艺术转型期,上海可能对艺术的转型会转的比较快。
上海都在讨论,有些艺术家也想这样改,我觉得还是需要时间,现在,证大美术馆想做转型时期的艺术展览,当然我们推动这类艺术家不局限于上海的艺术家,而是全国的。
我们是从全国而言讨论的新的艺术家,我们会考虑到为他们做展览和评论。
首先大家看有这种艺术展现的可能性,但事情做到什么程度,我们都还不知道,我们正在进行尝试。
上海面临最大的问题是艺术家太少
现代艺术在上海起源比较早,我刚才说过了。现在主要是人数少,动态性差,要说展览其实上海也不活跃,上海美术馆就上一个上海双年展,这是一个政府形象,这种形象也越来越娱乐化,思想性越来越差
上海美术馆一年办了不了几次学术性展览,除了上海双年展之外。你去看一下上海展览的节目单。上海的画廊也没有北京多,艺术活动场所也没北京多。
对我们来说不满意的,就是说像上海这种城市,不一定说高楼建得有多高,上海这么大的城市,至少有几百个,或者几千个艺术家,艺术空间至少有二十几个、画廊有一两百个、当代美术馆有四五个,这样才行,这和上海这个城市是配套的。
现在面临最大的问题机构多了以后找不到艺术家。艺术家相对来说太少,选择的艺术家范畴越来越小。
(责任编辑:黄文娟)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