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同感,同感:青年艺术展

2007-10-30 10:44:38 俞可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达明安•赫斯特为首的一群年轻人“叫喊着”登场,使沉寂多年的英国当代艺术圈一片哗然。尤其是,1995年的泰纳奖(The Turner Prize)颁给赫斯特“母子分离”这件作品之后,引起整个欧洲关于当代艺术“迷失”的思考,泰纳本人地下有知的话,或许都会质疑这个奖项归属的正确与否。  然而,赫斯特却申明“我要将艺术变成每个人都能相信的东西”,他将人们不屑或不能传达的隐私包装上美丽的外延,讽刺性地消解了艺术家自我观念的宣扬,而转为期待观众多重解读的心理,这种反理性、反常规并且揭示社会现实的思路,完全改变了英国70、80年代固守传统又相对沉寂的当代艺术生存状态,死灰复燃地重演了60年代汉密尔顿、霍克利在实验艺术中的先锋角色,特别是面对当时欧洲正流传着“是艺术还是骗术”的讨论时,赫斯特、欧菲利、翠西等人的作品就显得更具有挑战性,如同一剂强行针,不管是这个话题的哪一方,都有理由做出进一步思考以后的判断。由此,这一年轻的团体被称为“YBAs”(Young British Artists),即“英国青年艺术家”,英国艺术中心从格拉斯哥转移到伦敦东区,象征着英国文化形态的新纪元的到来。  YBAs的崭露头角有赖于一位曾在伦敦哥德史密斯学院授课的英国艺术家迈克尔•克雷格•马丁对其的影响,相对宽松、自由和实验性的环境,以及启发式的教授方法,荡涤了体制内固步自封的教育观念,催生了艺术家关于社会现实情境和自我生活状态的理解和反思,流行文化、消费社会、政治变动和经济发展,全面介入当代艺术的生存语境,使得英国文化真正开始摆脱二战以来或是沉重、或者复古的思维逻辑。关于技术的迅速变革而带来的都市文化整体性的日新月异,英国艺术家运用“日常”和“非艺术”改写文化轨迹的可能性的举措,尽管争议从来不可能停止,但是不拘泥于习惯的创作理念,是获得艺术史关注的有效方式。例如赫斯特于1988年在伦敦策划的“冰冻”群展、赫斯特获得泰纳奖,包括泰特美术馆的开放等等,都已经进入了当代艺术史,成为90年代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事件。  无独有偶,同样的文化语境似乎翻版于21世纪初的中国,一批年轻的艺术家开始逐步用年轻、时尚、新奇、实用等观念洗刷着中国长期以来的审美标准和视觉经验。尽管横向比较英国的青年艺术家,在观念和材料上仍有相当的距离,但是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化中消费者的第一代,目前中国年轻一代艺术家与90年代YBAs正感受着同一份文化形态上的经历,大信息量的获取与输出,新技术的复制、连接与更替,图像的转换、拼贴与涂鸦,尤其反对描述宏观题材和政治问题的文化观,都无疑充分地显现了中国当代艺术转型期的过程中,年轻的力量正娴熟地消解着中国艺术原先的身份和言论。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我们看到这些戏称为游戏式的精神价值和生活状态对中国年轻一代艺术家的全面介入,那么相比于YBAs当时社会文化对他们的影响,这种有关“游戏”的表达方式,更容易构筑起全新的世界共识经验,尤其网络游戏的发展,在改变视觉形象的展示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视觉形象的传播方式,极大地增强了不同地域与文化之间的交流速率。在这里,“游戏”成为承载“时尚”、“流行”、“大众”的最有效方式,一方面,它深刻地变革着这个世界本身,为之打上鲜明的时代烙印;另一方面,沟通与交流的便利拉近了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人们的经验距离,也拉近了整个世界与个人之间的距离。人们进一步分享彼此的一切,也进一步关注人类共同的命题——特别是通过网络和新技术的发展,关于人类,关于物质和精神,甚至关于宇宙体系的种种构想,都在游戏式的价值体系中连接起理想与现实。  流行音乐、广告、传媒乃至网络和高科技,从孩提时代就渗透到这代艺术家生活的方方面面,构建起“游戏人生”的艺术现象,它区别于卡通、动漫、新媒体,也不同于简单的虚拟或数字艺术的阐释,而是最新的艺术媒介的交互集合体,又使艺术摆脱了美学和媒介技术本身的局限,成为当下视觉艺术情境中的一种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存方式。  从另一个方面看,中国艺术的历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扣现实的脉搏,并不断地抛出那么多的诱惑或者契机。面对如此不同以往的刷新效应而有些不知所措时,常常会在自己的经验和理想之中寻求某种对接,去主动地适应并融入其中。是什么改变了我们对艺术的态度?这更加引发了我们关于“艺术”本身的追问,而这个追问的落脚点就是最能显现与时代节奏保持“同感”的艺术生态,其中一个关键特征便是这年轻一代的艺术。正因如此,我们才有充分的理由,来一起共同关注这些充满朝气、在艺术创作上不断标新立异的年轻艺术家们,共同探讨和体验他们对于当下文化符号的全新解读。  如今社会现实的语境已经完全融入到全球化的文化情景之中,资讯的快捷使得时尚、流行观念和生活方式也逐步与全球化风向趋于一体,社会的转变也正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态度和观念。面对瞬息万变的文化变迁,使得太多的人措手不及,但是新一代的年轻人却乐在其中,得心应手地演绎着当代现实镜像。在创作过程中虚拟出他们自己认同的文化和生活价值,不拘一格地塑造既丰富又独特的视觉效应,转变着现实隐喻性、装饰性、观念性的艺术功能。从这些现象来看,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代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中更加容易扑捉到社会的敏感细节、更能窥析到现实的未来可能。  面对这样的情境,在99艺术网负责人杨凯先生的支持和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举办了主题为“同感”的展览,正是为强调当代艺术与当下现实的互语关系。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始终同社会现实语境的转型息息相关,当代艺术就如同社会的同频感应器,伴随着每一次社会的变革或是发展,当代艺术也将发生必然的转向。这或多或少地显现出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某种特殊性。它一方面是强调、延续艺术与社会现实的同感关系,另一方面是通过展览呈现出这青年一代的某些共同观念和精神状态,唤起观者对当下现实的若干共同感受和体验,以此来梳理那些蕴藏于艺术表层之下、与时代同步共振,且具有意义的文化契机,探讨出我们关于艺术想象中的某些可能性。  将这种“同感”的共识的视觉经验与当下的生活状态相呼应时,不得不试图借用年轻一代艺术家的视角,他们敏锐的感知和个性化的原则恰恰是构筑新一轮文化命题的起始点。这点在中国西部的青年艺术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他们似乎不注重前辈的文化体验和价值标准,并不依赖于形而上的传统视觉经验,而善于从自身的生活场景中出发,运用日常经验的语言,挖掘架上图式与新媒材样式对接的通路,在兴趣与理想共同作用下寻找艺术与生活之间的有效表达。或许可以这样说,与某些强调意识形态或追求现代主义的都市不同,中国西部正努力实践着当时伦敦郊区的哥德史密斯学院的教育氛围,其集中呈现出的青年艺术现象,是在怀疑与鼓励并进的呼声中凸现年轻人的社会体验、价值判断和艺术追求。  当然,中国西部的艺术教育方式不是范例,更不是唯一,尤其是局限于架上艺术的探索总是很难做出这个新时代艺术的最佳方案。中国仍然处于体制内的教育环境,这将左右艺术家的创造力,也无法从根本上呈现震惊四座或争论四起的共识性创作现象。相较于YBAs这批来自于哥德史密斯学院的艺术精英们,我们只能乐观地做出一个对比,尽管在年龄上有一致性,但是中国这年轻一代艺术家在面对全球一体化的情境中,就显得茫然和无助,甚至在本文化语境的发展中都常常出现失语状态。这样的差距使我们判断当下的中国艺术发展时,似乎更难强有力地对应历史给予我们的机遇。  我们也知道年轻艺术家在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时,欧美中心主义仍然具有前流的作用,为我们介入全球语境竖立着先验性的屏障。这一代青年艺术创作是否能够有意义地进入我们的记忆,不仅仅是要面对被体制化、市场化、浅薄化的危机,而是要思考如何展开东西方艺术平等交流的机会和途径,以及我们面对未来时,中国在自身文化上的可能性。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刘晓琳)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