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周昌新作品
2009-02-19 14:34:26 水天中
一枝独秀(重彩油画) 周昌新
在当前新环境中保持创造乐趣,而且视绘画为生命理想的人却在减少。周昌新恰属于对绘画一往情深的画家,他的艺术经历和近年来的艺术状态,使许多关注当代艺术生态的专家感到欣慰。周昌新不是专职画家,也不是专业美术教师,但他在绘画领域付出的辛劳和取得的成果,与那些以绘画为职业的人相比毫不逊色,而沉酣于绘画的程度,甚或过之。
周昌新早期曾研习壁画,在对丰富的古代壁画遗存欣赏研究过程中,产生汲取前人创造经验发展新壁画艺术的信念。后来在清华美院杜大恺的指导下,将传统重彩画与现代油画结合起来,一鼓作气,画出多幅表现边疆文化的作品。炽热的创作情绪,真挚的人文理解,使那些作品显得明朗自由。而构图的装饰性、色彩的浓艳和笔法的直截了当,更成为他那一阶段的创作特征。在这批作品创作过程中,周昌新深切感受到传统壁画沉着庄严的纪念性与现代油画自由生动的表现性二者结合的必要与可能。他循着这一思路扩展创作题材,以奔放无羁的手法描绘高山大川,将鲜明浓烈的色彩和个性化的表现笔法运用于纪念性的宏大构图。《中华魂》等巨作的问世,为我们展开他绘画创作的另一天地,看到这些画的人,为画家对恢弘的感情境界的探求给予充分赞誉。
《中华魂》的创作,标志着周昌新艺术视野的扩展。在眷顾民风民俗的同时,他对不同地域的自然形貌和气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他不是描绘地域名胜,而是满怀兴味地品鉴不同的自然性格,特别是在揣摩不同自然现象中包含的生命节律。他是自然的赞颂者,由于他在大自然面前始终保持着敬畏与挚爱,即使陶醉于“解衣磅礴”的创造豪情,依然“心与物化”。2007年的台湾写生可以作为这种心态的例证,初次踏上宝岛,那里的山岳、海洋、林木、花卉……使他画兴如潮。他不畏海风烈日,将画架支在浪涛澎湃的海岸,杂花生树的林中,尽情抒发自然激发的心灵颤动,将来自不同方面的各种规范、程式置诸脑后。正因为有这样的创作心境,在他完成的数十幅作品里,我们仿佛可以感受到烈日烤晒下的岩石、浪花和野草的气息。
几年来,周昌新从高寒雪原到亚热带雨林,大漠阳光,海洋风云,各以不同的性情、姿态和表情呈现在画家眼前,诚如前贤所咏:“万物静观皆自得。”他将自己的心灵向自然敞开,便感知自然的脉搏跳动,寒来暑往,花开叶落,它们依循各自的生命韵律和生命节奏而畅然自得。周昌新怀着发现的惊喜,将他在大自然中的感受汇集于笔端,于是我们得以欣赏那些自由无羁的笔致,它们仿佛与所表现的草木云霞血脉相通。对自然的尊崇远超对习规法度的尊崇,表现生命韵律的激动远超对观念、样式的激动;这里面也许包含着生涩或草率,但绝少无病呻吟的尴尬。这就是周昌新的艺术特色。
周昌新将他自己多年创作的感悟,归结出“重彩油画”之说,并采取实际行动,力图推而广之。有人认为“重彩油画”所指欠明确,实际上“重彩油画”的提出,不是做严格的学科定义,而是一种艺术理想,一种文化态度。这种理想的基础是对中国文化生命活力的信心,是对中西艺术融会贯通的理想。其实践方式是中国传统重彩画与西方现代油画的融合与对接,即他所说“国画为根,西画为枝叶的东方油画之树”的栽培。他的理想境界不是取代现有的重彩画和油画,而是在重彩画和油画基础上择取它们可以融汇的素质,开拓新的艺术土壤。
(责任编辑:苏涛)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