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时共赏】顾景舟制紫砂公道杯

2012-07-31 22:49:22 王歌 田贲平

  
顾景舟制紫砂公道杯

  相关链接:“雅时共赏”——顾景舟四十年代制并刻紫砂公道杯

  “雅时共赏”精品汇暨匡时线上征集季火热进行中

  7月间,雅昌与匡时携手举办一场名为“收藏寻城记”的文化论坛活动。雅昌论坛紧跟步伐在各个版块间开展名为“雅时共赏”精品汇暨匡时线上征集活动。于是,各版块一些精美藏品渐渐浮出水面,尤以紫砂庭园赏石版块中一件款为“顾景舟四十年代制并刻紫砂公道杯”最为受人瞩目。

       从“九龙杯”到“公道杯”

  此件紫砂公道杯为顾景舟四十年代所制,段泥全品,一面有顾老亲自书写并镌刻的款识“茶烟琴韵书声 荆南山樵并刻”,另一面为刻画的一幅全景山水。全器点线面交代清晰,线条生动,极具灵动和美感。公道杯的来历有这样一个传闻:当时浮梁县令为讨好朱元璋,指令“御窑厂”制作一种名为“九龙杯”送至京城。朱元璋得到“九龙杯”后,拿来盛酒宴请群臣。宴会上,朱元璋有意奖赏几位心腹大臣多喝一点,特意将御酒满斟,而对另外几位直言不讳进谏忠言的大臣则将酒筛得浅浅的。结果事与愿违,“九龙杯”满斟者,御酒全从底部漏光,而获得浅杯的大臣则高高兴兴喝了一回皇帝赏赐的御酒。皇帝满腹狐疑,究其原因。方知此杯只能浅斟,不可过满,否则即会溢出。于是,朱元璋将“九龙杯”命名为“公道杯”,寓意人们办事必须讲求公道,为人不可贪得无厌。

  顾景舟为一代紫砂大师,每制一壶都有“壶不惊人死不休”之誉。此件藏品的不俗之处正在于此。壶型的寓意、款识的内容、绘画的题材均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一种文人气度。同时,绘画般的线条风格,遒劲的书法笔意,曲直有度的壶款壶型,创造了形式美和意境美的高度统一。难怪著名画家亚明这样评价顾景舟:“紫砂始于明正德,至今五百年,高手不过十余人。顾兄景舟当为近代大师。顾壶可见华夏之哲学精神、文学气息、绘画神韵。”

 

 

  得“宝”于“民”

  这件“公道杯”为雅昌资深会员甲泥(网名)所藏。当记者问及这件东西的来历时,甲泥笑了,“这是真正的民间淘宝,我玩紫砂已经是小有名气了,所以各路人马,什么铲地皮的、店商、拍卖行经常会找到我。所以我消息比较灵的。一天我就得到这么一个消息,说苏北地区一户人家里有把好壶,当时说的还不是这个公道杯,我去之前也都不知道它的存在,是冲着另一把壶去的。到了那人家里,我问他‘你还有什么?’,他便又拿出了这件器物。我一看,就很喜欢,于是便将两件东西一同买了回去。”甲泥继续补充道:“今天玩紫砂的,很多人都在玩新紫砂。其实从工艺来说,我得承认是新紫砂好,但是我更喜欢老东西。说不清楚的,老物件就是有那么一种气场,老紫砂怎么看怎么润,就那这个公道杯来说,一上手我就再也不想放下了。”记者追问道:“你如何这么肯定这就是顾景舟先生的作品呢?”甲泥说:“凭三点就足以肯定了,一者形制好,二,题款也很好。壶或许容易仿制,但是书法却没那么容易。最后一点,做工到位。这足以让我肯定这是顾景舟的真迹无疑。其实这个‘公道杯’不应该是独立的,本应有一套,有壶、有碟和其它几个杯子,很可惜经过那么多年的流传,不知是分散了还是都已损毁了。所以今天这件‘公道杯’能够到我的手中,也算是我和它之间的一种缘分!”

  甲泥买紫砂主要是为了收藏,而非投资。他告诉记者,自己二十几年前进入收藏圈的时候,也单纯是为了喜好。甲泥本身是个警察,警察的工作很辛苦,起早贪黑,但是艺术品能给他带来一丝“平静”。当被问到当初为何选择紫砂收藏时,甲泥回忆道:“其实当初对紫砂也没有特别的爱好,就是喜欢老东西,但是别的东西,像是瓷器什么的都非常贵,那个时候紫砂还非常便宜,所以便选择紫砂了。当然,到了今天,紫砂的价格早已是翻了好几倍。”面对今年的市场波动,甲泥很是淡然:“收藏,更看重心态。”

  今年,凡是能入围雅昌艺术论坛“雅时共赏”精品的艺术品,可推荐至匡时进行拍卖。甲泥表示,为支持雅昌论坛的活动,也愿意尝试和匡时拍卖的合作。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王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