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鲁炎:艺术家通常走向反对的反面(二)
2012-08-03 16:14:15 潘慧敏 黄萌
王鲁炎,1956年生于北京。他是中国当代艺术30年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参与者。从1979年至今,王鲁炎参加了“星星画展”、“中国现代艺术展”、“中国前卫艺术家展”、“被锯的锯”个人展、“上海双年展”、“背面”个人展、“非常口现代艺术家展”、“开放的本体”、“整体美术馆个人展”等国内外重要展览,是中国现代艺术进程的重要参与者之一,其艺术观念和表现方法在当代艺术语境中被 始终看作是一种另类。
上世纪70年代投身中国当代艺术实践,是中国现代艺术进程的重要参与者之一。1988年,他与顾德新、陈少平成立“新刻度小组”,通过合作、制定规则、执行规则实现了取消个性的作品观念与作品形态,探讨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观念;而这也成为王鲁炎艺 术观念体系中最显著的特征:以理性代替个性,从日常生活、社会美学、技术标准中延伸出对判断的质疑和困惑的反思。在艺术语言上,他用绘图和设计的方法来消 解绘画性,排斥了叙事性及情感因素的介入,通过严谨而精确的反映再现了社会现实中人们视而不见的识别和分辨经验。第一届艺术与设计大奖赛候选人。
本次讲座王鲁炎是以“刻度化的视觉”作为主体,与观众分享他的一部分创作,对这些作品进行了一些说明,也表达了他对艺术作品的阐释和艺术机制中艺术作品与艺术家、与批评家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思考。
王鲁炎的创作试图将感受到的(不可视的)存在转化成可视的存在。他一直关注于事物之间关系的表达。他的创作是对一种普遍化思维定势的质疑和反思,非常具有哲思性,是一种哲学思考的视觉化表达。王鲁炎还认为在交流中,作品很多时候都是以缺席的方式在场的,艺术品的阐释总是存在的。他强调阐释的重要性,在他看来,好的艺术作品是一种未决状态的假设,这种状态保持作品的开放性;“误读”是合理的存在,我们可以陈述观点,但要对观点负责,要对它进行论证说明。
(声明:本文为原创作品,版权归雅昌艺术网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雅昌艺术网”字样,纸媒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责任编辑:阮少帅)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