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南少数民族绘画创作潜力无限
2012-08-04 08:08:40 浅石
涂超 雪
易嘉勋 高原一家亲
西南少数民族美术是我国民族艺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在高等美术教育中占有一个极其重要的门类领域。西南少数民族美术高等美术教育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少数民族原生态艺术保护等众多领域的建设发展。少数民族题材一直是最为重要的文化构成因素,其教学与科研成果,实践与理论的创作学术性,也是支撑国家整体文化发展战略的一个关键性环节。因而,西南少数民族美术创作更应该注重它的学术性。
2009年9月,以民族美术创作研究所所长易嘉勋教授为课题负责人,组织了以高级职称为主的4位教师邱萍、李绍渊、伏虎、涂超申报了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重大科研项目“西南少数民族绘画创作研究”。历时两年,现创作了一批展现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化及滇、黔、桂风情的系列作品,同时也拓展了对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研究的视野和美术创作学术性的探索。这些教师是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少数民族美术创作的中坚力量,他们长期坚持下农村、走山寨到少数民族地区去调查。多次到云南、贵州、广西等少数民族地区进行采风写生。他们创作了大量的壮族、侗族、苗族、藏族人民劳动生活和生态环境的作品。他们具有挖掘地域文化艺术资源的感悟能力,通过写生、收集资料、创作,深化地方民族民间美术遗产传承与解读,加强发展地域性优秀民族民间美术文化。
从这些创作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少数民族的美术元素本身所具有的原始形式能量,对老师们从视觉到心理的刺激而对创作所引发的联想,以人类学、民族学的视点观察、体验生活,以一个艺术家的人文情怀感悟民风、民情,提升创作境界。运用敏锐的观察力和深沉的语境,再运用现代的艺术观念,才能创作出具有生命力的作品,才能让少数民族题材的美术作品具有时代气息的民族性、地域性、现代性,从而真正把握民族绘画创作的精髓和学术性。在转化成为民族精神的视觉表述时没有丝毫的勉强,而是更加呈现出民族绘画的新的精神魅力。5位美术教师的创作研究作品充分验证了这一论点。
易嘉勋的中国画作品,表现的是云南香格里拉藏族人民的生活,画家渗透着对生活的感受和诚挚的民族情感,透过生活现象挖掘藏族同胞的本质美,在创作中赋予作品新的意蕴。并用饱含激情的笔墨,将劳作的人们辛勤的甘苦表现出来。轻松、飘逸、淡雅的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个人精神气质、审美观念及美学思想等内在特质。悠远深厚的意境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使少数民族主题的艺术内涵有了更加宽广的诠释方式。
邱萍的装饰画作品,题材上寄寓着美好的愿望,按照自己的发现、想象和理解去创作。运用主观色彩,色调层次清晰,绚丽的色彩中洋溢出浓郁乡情。注重描绘西南少数民族女性典雅、质朴、开朗之美,人物形象具有甜美亲和的神态,体现了“一个艺术语言体系的完成,总背倚着一种深厚的人文背景。当一个属于异质文化的绘画语言体系的形成,表现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思想内容、民俗、风土和人物形象,这种绘画语言无疑会经过现代文化审美的整合”这种观念,在现代绘画创作中充满生命活力。
李绍渊的水彩画作品,在表现形式上有他独到之处,用笔轻松、流畅,色彩明丽丰富。他笔下的少数民族人物,阿爸、阿妈、闺女、仔孖,不论是劳作、踏歌、赶圩、休憩等都不是画面上的一种表象,而是人物与人物之间有一种情感,有一种期盼和希望,使画面顿时蕴含着一种意境、一种气氛,同时升华了作品的主题。有强烈的地域文化深刻内涵,以及对少数民族题材的眷恋之情。这些都是画家本人所研究和关注的选题。
伏虎的油画作品,以表现侗族“干栏屋”民居环境及侗族人生态价值观中的木楼世界为主。古旧的山寨和干栏形制的干栏屋、鼓楼、风雨桥、凉亭等是侗族民居环境艺术的精华,也是画家重点描写的对象。西南地域乡土的气息,西南的自然生态和文化氛围,在他的绘画创作中清晰可辨。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自然风貌与自然环境使画面显现出一种自然美。画面色彩厚重,明暗对比强烈,自然而然地渗透和积蓄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底蕴的内涵。
涂超的油画作品,一直以来都是以描绘少数民族题材为主,坚持艺术来源于生活的基本创作真理,认真深入生活,以普通的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为创作内容,用微妙的色彩关系塑造质朴、秀美的人物形象和典型的民族生活场景,以朴素的情感表达出对乡土的热爱。在选择民族题材上也特别明显地突出地域特征,更彰显了少数民族现代生活中的全新精神面貌,再加上那些对已逝文化的追忆与思考以及风情优雅与温婉,使作品保持着浓郁西南少数民族的文化特征。
总之,思想和情感的倾注使他们的作品产生了无限的活力和感染力。具有“意味的形式”在民族民间美术中普遍存在的意义和创作理念,与西方现代艺术流派某些形式的理念形成了呼应。地域文化,民族精神在他们的作品中以现代形式的表现得以张扬,具有时代的现代性和绘画创作的学术性,也预示着西南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的潜力还很大,前景还很广阔。
(责任编辑:王璐)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