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讲堂】《脚踏无地:变化中的策展》研讨会现场观众和嘉宾问答

2012-08-09 17:46:54 潘慧敏 黄萌

《脚踏无地:变化中的策展》研讨会第二天现场

  导言:2012年7月2日至7月4日广东时代美术馆举办为期三天的国际专题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蔡影茜与卢迎华共通策划,将以策展为核心对展开的各种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众多国内外策展人、艺术家和评论家从各自的专业实践和理论关注点出发,对各种问题发表看法及作出回应。研讨会也特设了听众发问环节,意在提倡一种积极的自学与行动方式,使在场每一位参与的能够实现真正的互动参与。

  在此次为期三天的国际研讨会议中,皆是围绕“脚踏无地:变化中的策展”的核心主题延展讨论,从不同的角度和位置发现不同语境下的策展实践问题。第一天分别邀请了在艺术行业中许多独立的实践者,从他们独立实践的经验和独立实践的认识当中来讨论对策展、机构、艺术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在7月3日,也既是会议的第二天,讨论分主题变为“别样想象: 艺术机构的猜想性构建”从而集中转向了机构内部,艺术系统当中的艺术史研究及艺术机构内部的一些实践者,希望从他们的视角来分析其对策展实践的认识。讨论会形式还是沿袭第一天的模式,上午为嘉宾演讲,下午为圆桌会议讨论。

  (现场精彩提问部分节选)

  王璜生谈央美美术馆的社区建设及培养

  卢迎华:我记得我们曾经在北京有一次交流,你提到了央美美术馆发展的方向,针对它所在的社区,一个社区的培养是非常有这方面的意识的。就这一点您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吗?为什么要打开这个社区的建设?

  王璜生:也是很简单,以前央美美术馆来讲,是一个校园的美术馆,这几年来,我们也在努力,首先使它面对北京的高校,我们跟高校加强了联盟,建立了一些联盟等等。另一个发展也跟社区发生关系,从小的范围内,我们希望让市民能够走进高校里的美术馆。我们也研究了望京社区,而且根据我们美术馆自身比较有点学院风格的美术馆,比较强调一种相对比较靠得近的一点收藏方面的东西,有点学院风格的东西,那么,可能在中产阶级的范畴内,我们能够做些更为密切的工作。其实我觉得一个美术馆,各个美术馆不同,承担着不同的工作重点,中国美术馆参观,你普遍看到的是年龄比较大的观众,那么,在今日美术馆和央美美术馆可能都有侧重的观众。其实在更大的范围,央美美术馆所处的位置,一些艺术家的居住点在一起,我们这几年也在努力工作,将一个学院的美术馆融进这样的艺术区,使得跟观众互动起来。

  Simon Shiekh认为机构设定是处理机构与各种社会关系的前提

  提问:我想问一下问题给Simon Shiekh。因为在时代美术馆给我们提供的小册子里有篇文章,《展览作为媒介》,也是和你提到的问题相关的。你在演讲里提到了新机构可以生产不同的,新的,与我们当下不同的社会关系,尽管新机构主义是短命的,但是你仍然肯定了它的精神诉求。你在论述中提到了很多社会学的,包括文化学的关系,包括机构与公众,比如说国家与机构的关系,产生这个行业的内部,这种新的社会关系产生的可能性在哪里?你对它的未来有什么样的看法?

  Simon Shiekh:这个新机构主义其实有很多失败之处,有很多参与到其中的策展人也都是在重新进行反省,也发现了很多的问题。这个问题我很难简短地回答,因为它是一个哲学问题。在艺术世界内部,每个个体都要跟文化生产发生关系,也会跟艺术的世界发生关系。当然当我们提出所谓艺术界的问题,其实我们给自己设定了一个边界,其实这不是一个静态的问题,而是互相联系的。对我来说,没有所谓非机构的可能性,而是只存在于你如何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一个机构的设定。像在艺术家来说,你应该是选择采取哪种机构设定的方式,包括机构和机构体系的实践者,还有我们的观众加强自己的联系,让更多的人来正视我们。就是说用另一种方式,在这个当代艺术这个领域里进行机构的设定。

  (声明:本文为原创作品,版权归雅昌艺术网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雅昌艺术网”字样,纸媒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责任编辑:黄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