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窦文涛:“目无的”达芬奇 比米开朗基罗还牛
2012-08-22 16:34:50 未知
窦文涛参观英国女王私人画廊
核心提示:窦文涛参观了白金汉宫旁女王的私人画廊,感叹达芬奇比米开朗基罗还要牛。达芬奇作为文艺复兴人,爱好非常广泛,为了研究人体精通解剖,最后达到研究人的生理机制的程度,此外他还设计了直升机和降落伞,只是当时并不为人所知、对后人的发明和研究也没有任何启发和影响,所以窦文涛又说达芬奇是一个“一事无成”的人,他干了一辈子没有意义的事,而正因为他的“无目的”成就了这样一个完人。
我们还在英国,颇有乐不思蜀,不想回去之势。如果你到了一个地方,你发现了一堆人家的不好回来,我认为你没有什么出息,你像我这样,我到一个地方,我有所得,我注意到的是好的东西,比如说这次来,我就意识到奥运不算什么,英国我这次来,还有一个很主要的任务,这个任务就是我要去Queen's Gallery,白金汉宫旁边女王画廊,我去看我偶像。
每次我说到偶像的时候,现在都加一个注解,我的偶像,没有活人,我的偶像都是死人。我的偶像是达芬奇,文艺复兴的三杰,我甚至以为达芬奇比米开朗基罗还牛,当然个人了。但我喜欢达芬奇,因为首先他长的,这个人就像是完人,就像是个完人,长的又很帅,还是同性恋是吧,而且力大,说能扳弯铁条这样的一个人.当然艺术家不用说了,蒙娜丽莎,对吧?可是你知道吗?他还是个伟大的科学家。我们都知道达芬奇解剖,在当时那个年代,他解剖人的尸体,你想那个味儿,没有冷库什么的,他自己一夜、一夜的,就在停尸房里,他解剖过胎儿,解剖过流产的妇女,那个味道你就受不了,他说艺术家,文艺复兴的艺术家都研究人体,可是他显然超过了艺术家的兴趣,因为他最后发展到研究人的生理机制,各个方面的生理机制,他达到这种程度了。
图片来自新华网。意大利佛罗伦萨科学博物馆馆长保罗·伽鲁兹在讲解达·芬奇对头颅的解剖研究。
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看到的这个展,达芬奇的这个人体解剖,你看这是他的朋友画的,达芬奇的画像,长的年轻到老都帅,再看下边,你看这就是17世纪才装订成册的,这是女王的皇家收藏了,这个装帧,实际里面的画现在被抽出来了,好像有150页之多。你再看下边,你看达芬奇的研究,其实你可以看出,他这个素描的功力,你看这个光影的变化,这个真是超一流的,你再看他研究,你再看他最早期,他没有那多的人体标本,他研究的是头骨,但是头骨他还想研究人类的情绪,人类的智能是跟大脑怎么产生作用,但那个时候他缺头,他只有骨头,到后来他成名了,就有更多的尸体供他解剖,供他研究。再看下边,这反映达芬奇的研究,他也受当时传统观念的影响,他认为人的大脑里是有三个球,三个腔体,三个空腔,实际上他解剖,打开之后,他发现不是这样,于是他就做实验,把这个蜡灌到人的脑壳里去,你再看,咱们达芬奇的,这是什么呢?他当时把马,马的腿,你看一节、一节的测量,分成多少等份,因为他又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观念那个时候,认为人体,你再看下边,这是他创作的一幅作品的时候,为了这个研究马,所以你看刚才看到的马,你看这个马画的多好,但是听说这个壁被涂抹,被覆盖,人们是通过复制才知道它这个画的神采。你再看下边,你看,他当时迷信人体是完美的,甚至完美到可以分成多少等分,甚至于达芬奇在实际解剖当中,发现不是这么回事,但是他也强要符合这个观念,他说那就是12等分,或者17等分,或者19等分,等等。
但是达芬奇表现出矛盾,因为他又在实际解剖当中发现,不是人们相信的样子。他有的时候就强要把这个归到他的观念,但也有的时候,他引而不发,他写这个笔记,你刚才看到密密麻麻的小字,这就是达芬奇著名的,我说仅就一件事说明这个人不是一般人,为什么?他是左手倒着写,你待会看他这个字母,全是倒着写的,倒着写就是你要照镜子,你才能看见是正的,他像写密码一样,怕人看见。
我给大家分享,因为你们没来伦敦,你们看不着,女王也就这时候才拿出来,不是一直都有的,女王平常都塞床铺底下。你看达芬奇画的人体肌肉,他是指做解剖的时候自己牵动,他要搞清楚每条肌肉是怎么牵动的,这玩意。来看下边,你看他画的,多少条肌肉,他全弄清楚了。再看下边,这个复杂的机械原理,他告诉你哪个骨头牵着哪个骨头走。你再看下边,你看,这是后来他得到了一个百岁人瑞,这人活了100岁才死,他在他身上解剖痛快了。
最早,他以为婴儿就像植物的种子包在一个壳里,有一个硬的外壳,这是他开始的想象,后来你看,他解剖真的的时候,他就知道,原来人类胎儿是这个样子的,甚至他有一个子宫里画好几个胎盘,这是因为他解剖了牛的子宫。你再看下边,你看这是心脏,他发现了心脏瓣膜的开合,都画出来。你再看下边,这最有意思的,你看左心室、右心室,我跟你们讲,他是怎么回事呢,他明明在解剖中发现了,人的心脏右边是从静脉里抽取血液,人的心脏左边是迸出去,迸到动脉里,可是那个时候没有血液循环的观念,所以他又不肯相信,于是你看他最后一张画的是什么,他觉得心脏,那个时候人们相信心脏是热力的来源,那个时候人们相信是一块迸出去的,就两个心室都往外迸血,所以他就画了两个心脏都是实心的,他明明观察到,实际是一个抽,一个迸,但是他不相信,他还设计成他觉得是两个一块往外进。
不过我觉得达芬奇最有趣,因为我很多年前就买了这个笔记本的复制品,因为我觉得他好玩的地方是哪,那个年代除了达芬奇之外,其实很多欧洲人都干这种事,只是达芬奇做的特别到家,他们画画对他们来讲,做这种笔记式的绘画,他并不是像我们今天以为的是一个大艺术家为了绘画做准备,不是,那个时候这种绘图本身就是一种科学发展的工具,就跟科学家做实验,就跟你写论文一样,那是当时的人,是把绘画当成所有学者都要学的东西,那是一种通向真理的工具。
他这个让我觉得最感叹的是什么,达芬奇这个人,我又要说他是个“一事无成”的人,这么大成就的人,实际上你要知道他一辈子干了些什么,大部分都没有用处,为什么?因为他的兴趣无比广阔,什么工作,他有多少个名作就没画完,放在那里,就像他这个解体解剖研究,曾经中断了20年,20年之后,又捡起来,就在即将完成的时候,他的解剖已经接近现代解剖学的水平,可是最后成就不是他的,因为1543年除了一本人体解剖学的书,那个人完成了,但是达芬奇很接近,可是他却把这个手稿放在他的弟子或者学生家里,就放没有了。你知道甚至他对现代解剖学有没有启发,毫无启发,因为女王收藏以后,一直到1900年才公开出版,你知道达芬奇设计了直升飞机,达芬奇设计了降落伞,对我们真正的直升飞机和降落伞有没有作用?没有作用。
只是在400年之后,几百年之后,人们发现了之后才发现,原来他早就发现了这个原理,可我们却不是根据他的发现,因为他的手稿或者藏在谁的家里,一直没有被发现,所以我就说达芬奇他所有这辈子干的事,呈现人类的杰出,人类的智能,你说真的没有用?一点没有用。没派上用场。
所以我这集的话题就叫达芬奇与无用的好奇心,我就直指中国教育,扼杀了孩子们最天真的,今天有什么用,学这个有什么用,达芬奇干了一辈子没有用的事情。甚至我说,他研究都没有派上用场,可是你说没用吗?
(许子东:所以我们现在人类尊崇他是艺术家,19世纪我们形成了一个共识,把艺术跟科学分开了,为什么分开?科学是有目的的,有功利的,有好处的,他是不断更新的,艺术就是要排斥功利,没有目的才叫艺术。)
窦文涛:许老师,容我跟你打个岔,我也觉得你这个说法也有问题,为什么?即便是科学,也可以是没有目的的,就是好奇。
(责任编辑:江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