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重组与转译

2012-09-24 10:29:24 刘林

——评徐松新作《幻影的维度》

  在南京三川当代美术馆于9月15日举行的“未知文本”活动中,徐松通过对活动空间中的各种声、色、光、影进行重组与转译,把“未知文本”重塑成了一个全新而整一的空间艺术作品:幻影的维度。

  “未知文本”本身并非一个展览,而“未知文本”与“幻影的维度”之间也并无任何从属关系,但却可以说是互相依存和互相决裂的。世间万物总是在避免走向自身反面的时候又与周遭事物产生不可避免的交融,艺术家渴望融入与渴望摆脱的欲望同样强烈。徐松作品“幻影的维度”的存在,某种程度上是依赖于作为单个的、局部的艺术家作品、身体艺术家的表演、观众的个人行为及萦绕空间的后现代音乐之上的,但正是这种关系,使得徐松的“幻影的维度”必须超越所有这些“现成物”而成为全新事物,并在这种超越中找到价值。

  “未知文本”的核心概念在于“不确定性”,这即是说,一旦作品的意图得以实现,“未知”就将走向“已知”,但这是缺乏可能和必要的。马尔库塞所言“单向度的社会”,将个人的发展局限于单一向度。单向度社会下的艺术必然要有“能指”与“所指”的必然对应,然而正像人们在单向度的人生轨迹中感到虚空一样,艺术也抗拒着自身意义被单一、封闭的危险,所以“文本”永远在做着“未知”的努力,一旦其意义成为公论,便无异于它自身的灭亡。艺术,或者类似艺术的东西,比如爱情,就是因为无法得知最终答案而得以合理的存在。

  所以,“未知文本”的意义最终将走向“幻影”,通过它自身的维度中的释义以及观者各自的体会与附会,展现出各种空间、时间、心理维度。集中到徐松身上,就是将这一切可能性(或者称之为不可能性)尽可能的加以集中表现。捕捉不可能,本来就是个悖论,但这就是生活的缩影,我们往往因为不可能之事而无法自己。“未知”、“幻影”、“空虚”,都是艺术“光晕”中最晦涩而迷人的部分,“幻影的维度”就是企图去窥视这迷人姿色的一隅。

  徐松借由戴着面具的七位身体艺术家在空间中舒展身体乃至心灵,表达一种回归人性原初状态的美好愿景。但随着戴白色面具的观者的不断涌入,身体艺术家们被排挤、驱逐到空间的边缘和角落中去,适才的舒展慢慢的竟成了扭曲与挣扎,在整个展示过程中被由“单向度的人”组成的“单向度的社会”夺走生命舒展的空间。

  伴随着观者的逐渐离去,身体艺术家们终于得以自由的回到空间中心继续展示人类的舒展。佩戴面具的观者,昭示了越来越脸谱化的当代社会的个人属性,个性已经成了社会的死敌,任何闪耀的人性光芒都被社会制造的无形面具遮蔽,这种社会中的人,既在压抑别人,也在被别人压抑,当他们在观照挣扎中的身体艺术家时,无疑看到了自身同样结构的精神镜像。

  徐松通过身体艺术家的生命舒展和缺乏存在感的观者的冷漠,表达了对工业化及物质主义对人性毁灭性破坏的忧虑。他试图通过对机械的冰冷与人类温暖度的展示,昭示这二者的强烈反差。而对于不确定和不可能的探索,让他从“未知文本”中重组与转译出的“幻影的维度”,并让这些概念互相强化和自我独立。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魏芳)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