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孔国桥解读《“在场”的印刷》
2012-10-15 20:07:38 未知
雅昌艺术网讯(蔡卓)人可艺术中心总经理何勇苗先生在2009年的某一天无意地撞见了孔国桥的作品,被其中的哲思深深打动,之后便一直敦促他举办个展。2012年9月20日,人可艺术中心终于迎来了中国美院版画系主任孔国桥艺术生涯首次个展《“在场”的印刷》。
“在场”是存在主义的关键词,“印刷”为版画的本源,“在场的印刷”是孔国桥博士论文的题目,展览再次以这五个字命名,实则是艺术家多年以来的态度和主张,通过《兰亭序》、《向海德格尔致敬》、《口述历史》等作品,艺术家发出一声声叩问:经典是亘古不变的吗?我们一定要遵从所谓标准吗?历史的真相是什么?独立的思维,自由的意志,批判的精神,这是孔国桥展览给观者的印象,也是真正优秀的当代艺术的精神所在。
《兰亭序》,艺术家取神龙本《兰亭序》——据说是最接近王羲之原作的版本——字帖若干打成纸浆,以此纸浆制作素纸一张;将《兰亭序》的白话释文以最枯燥最没有表情的宋体字打印于金属板,腐蚀后以凹版无色压印于先前所制素纸上。“我们现在喜欢讲传统,比如传统高不可攀,不能去触碰的,但是我们往往容易把传统符号化,把它当作一种样式束之高阁,这种做法表面上是把传统捧得很高,但其实是把传统和我们的生活割裂开。当传统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没有关系的时候,这个传统就是死的传统,是没有意义的。我试图通过作品来提示,传统不是死的东西,真正的传统是活在我们现实生活里。”孔国桥说。
作品《向海德格尔致敬》,以海德格尔1967年4月4日在雅典科学和艺术学院所做的报告——《艺术的起源与思想的规定》中有关艺术的一段话语为对象,用雕版方式制成活字印刷,然后邀请十位美术学院的青年艺术家,以他们对这段文字的各自理解为基础,按其以为的更为贴切的表述予以重新编排并施印(文字以已有活字为基本范畴,可删减。缺字以“□”替代)。最后,将印刷所得与中文原文、德文原文以及活字原版并置展示。
《口述历史》一共十幅,像艺术家的一篇篇笔记,时间跨度从2004至2007年。“我们往往拿一个概念或者一个标准在说事情,但是往往这个标准是不清楚的。比如,什么是‘美’,每个人心里的答案一定不一样。我用这些具体的图像和事情提示,我们以为理所当然的或者完全不用去质疑的事情或者词汇,它是需要我们去发问的。比如‘多重时间’那幅,纪元的方法有西元、佛历、农历等,不同的纪元混杂在在当代的中国和曾经的中国,那么我们中国的真正的传统是什么呢?”
孔国桥的艺术语言深沉隽永,他以“在场”的身份重返历史、考古、经典,并向传统和标准发起重重质疑和追问。他坦言,自己是个业余的画家,版画系教授才是他的正业,他创作不为任何人,只是自己平日所思所想的表达。“业余”的身份让作品摆脱各种程式化的束缚,进入自由自在的境界,而“为自己而作”的出发点让他的作品更加纯粹。
改革开放之初,浙江美院曾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发源地之一,九十年代之后,当代艺术的火种在这座城里渐渐熄灭,孔国桥的展览让我们看到,在这个传统书画引领艺术市场的城市,独立思考者依然大有人在,只是他们不屑嘶声呐喊。期待人可艺术为我们带来更多精彩的当代艺术展览。
孔国桥展览《“在场”的印刷》将持续至10月22日。
(责任编辑:王璐)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