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俸正杰谈艾敬

2012-10-17 10:51:54 未知

  我应该和大多数人一样,知道艾敬的名字是源于她的经典代表作——《我的1997》,那是以一个恋爱中小女生的情怀去面对如此宏大叙事背景的低吟浅唱,用今天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很小清新,很抓人。

  第一次与艾敬见面是在工体北路的阿仙蒂酒吧,艺术圈的人都知道那里。当时,著名艺术家张晓刚老师、音乐人黄燎原、现代舞蹈家金星、摇滚歌手郑钧都经常“出没”于阿仙蒂。艾敬当然也不例外,“漂亮、清新、轻松”,这就是最初她给我留下的印象。

  第一次见艾敬画画是在张晓刚老师的花家地工作室,那次艾敬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当时她在画一幅骷髅的全身像,这类题材对于专业艺术家来讲并不陌生,但是出自一个那么漂亮、年轻、时尚的女孩之手,令我颇为震惊,很自然地就和艾敬多聊了几句。她本就是很有才华、极富创意的音乐人,所以艾敬进入当代艺术的方式也很独特,她是从创作开始直接进入,而不同于一般艺术家,通常要经历多年的基本功训练才会进入创作状态。所以,我认为张老师对艾敬的指导主要是对艺术上的理解和领悟,而并非具体的绘画技法。我也曾经问她为什么要画骷髅,冷冰冰的,没有生命,而艾敬认为这是“爱”,如果心中没有爱,它就是一副骷髅。我想这幅作品已经明显暗示了她在后来的艺术创作中较为关心的层面,比如生命、死亡、爱等宏大主题。

  2010年5月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的“改造历史”的展览上,艾敬又一次挑战了新的艺术语言,用装置的方式表现了荒漠枯木老树昏鸦的景象,材料的选择恰到好处,语言更是简洁明了,又一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让我讶异与感动的是艾敬努力在与观众沟通,她一直站在自己的作品旁边热情、耐心地向观者介绍、与其讨论与交流。这种乐于分享的互动行为,看似有一股“傻劲儿”,却无意间流露出极大的真诚,这在“有意无意故扮清高状”的艺术圈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这正是艾敬对艺术的理解与感悟,艺术不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它应该放下“身段”,与大众“亲密”贴近,她希望自己的艺术能带给大家更多思想上的共鸣与启示。艾敬之所以有这样的独特见地,我认为这和她最初搞音乐创作有某种隐约的关联,比如和观众的互动,艺术和社会的相互承载,这些都是艾敬通过音乐的表现方式而获得的特殊经验,恰恰这是很多当代艺术家们所缺乏的。

  说实话,最初看艾敬画画真觉得她就是玩票而已,但经过多年来的坚持与努力她早已跃身成为独立艺术家,而且语言、观念非常清晰,单纯强烈的视觉语言恰当、充分地表达了她对这个世界的美好愿望与坚定信念。艾敬虽为大明星,应该也是个有故事的人,但其实本人非常容易相处,单纯而随和,见面总是“师哥、师哥”的叫着,很甜,也很自然。我衷心地祝愿艾敬可以一如既往地自由表达她的艺术梦想。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李冰)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