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时代与澄怀

2012-10-24 15:28:58 石朴

  

  当今不少山水画家与古代大画家相比逊色不少,其逊色之处,并非输在技术条件,现代绘画条件不知比古代优越了多少倍;也不是输在见识方面,当今画家目之所见远远超过古代画家。

  按常人的思维,伟大的时代必然造就伟大的艺术家。其实这只是人们一厢情愿的推测,非客观事实,是虚妄,非存在。

  八大山人是公认的了不起的艺术家,可伴随他的却是国破家亡的苦难;清曹雪芹泪写《红楼》;近代黄宾虹大半生都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他们创造的艺术不因他们所处的时代而灰暗,不因他们蒙受的屈辱而低下。相反,他们创造的艺术已经超越了那个时代,就连当代最有成就的艺术家也不敢说已经超越了他们。这些事实值得深思。黄宾虹曾说:艺术有民族性,无时代性,时代不同,人性却是相同的。在宾老离我们远去的半个多世纪后,他的知音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相比,不知多了多少倍。

  现代的画家与评论家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时代气息,而宾老最爱说的恐怕就是内美。内美直指人心,人的内心首先要美,若心里想的全是名和利,全是市场效应,其心不诚,有诈,或者心浮气躁,何来心灵美?心灵不美,则何来作品内美?外美可以装,而内美不可饰。假装的必然是丑的。

  宾老作画不为时代,恰恰是为了在精神上求得寄托,超越了那个时代。他忠实于自己内心的感受,画山水画的文人画家多是经历世事磨难之后,以山水滋养自己内心的创造,在自己创造的世界中,找到一个精神家园。读他的画得到的是一种苦涩之后的超脱!在那荒凉的山脚下,置一茅屋,端坐其中,“吾庐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其中滋味,只有同样经历的人才能体验到。

  山水画家的表现对象是自然山川,并不是社会生活风俗。山川是主体,而建筑则是次要的,画中房屋说明有人居住,且与山川和谐自然,起到烘托意境的作用,又可借人物、道路引人入胜,增强画面的诗意。但文人作画最初都是寄托情志,寻找所谓林泉高致,所以这群人精神很自由。

  石涛认为艺术家对生活不应持“局隘人”那种为“外物”所蒙蔽和役使的态度。他说:“人为物蔽,则与尘交;人为物使,则心受劳。劳心于刻画而自毁,蔽尘于笔墨而自拘,此局隘人也。”

  我们所处的时代与石涛所处的时代确实不同了,但历史却重复着同一现象。

  好的时代可以提供优越的绘画条件,比如当今社会资讯的发达等,但这都是外在条件。作为山水画家,能否得到山川的灵气、神韵,不管是古是今都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首先要能发现山川的内美,要发现内美就要“澄怀观化”,与山川相融,把心交给山川,要远世俗,这是进入山水创作的先决条件。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彭亚琪)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