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中国大规模城市化 我们缺乏文化准备”

2012-10-28 10:42:22 张雨丝

专访第三届中国建筑传媒奖终审评委,中国著名艺术评论家、策展人栗宪庭

  第三届中国建筑传媒奖提名人的提名工作已经结束,自由申报还有3天也将截止。截至目前,两岸12名提名人共提名101个,有效提名95个。自由申报将在10月31日截止,目前申报作品(人)已经有50余个。针对过去两届大奖,第三届中国建筑传媒奖终审评委,中国著名艺术评论家,策展人栗宪庭表示,对于中国当下城市化进程对城市文化脉络的破坏表示痛心,并称急功近利让我们的房地产项目鲜有创造性和特色。

  “中国城市对现代城市文化无认知”

  南都:作为中国建筑传媒奖评委,著名的艺术策展人,能否点评一下过去两届中国建筑传媒奖,让你印象深刻的建筑作品或是建筑师?

  栗宪庭:我对每一件获奖乃至提名作品都印象深刻。我没有研究过具体的城市个案,只能笼统谈一些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普遍问题。我觉得我们的大规模城市化进程开始的时候,没有文化上准备,我们对什么是现代城市文化基本无认知。我们的城市化是在功利主义,甚至是私人利益的基础上开始的。此外,我们的城市规划没有整体性,更没有长远考虑。问题出在不少地方政府只在乎自己的政绩,相关单位也过于注重单位利益,难以做到城市发展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整体性和长远性。

  “旧城改造缺乏对文化的尊重”

  南都:北京和许多城市一样正在经历大规模的旧城改建,拆迁之余也有很多保护的案例出现,你怎么看这些案例?有哪些成功和不足?

  栗宪庭:北京最早的旧城改造项目是琉璃厂,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在《中国美术报》做编辑,约过陈志华先生的稿子,他提出了“假古董”这个说法。我至今觉得这个说法,很准确地反映出许多城市在旧城改造项目上的问题,它反映出的是我们在诸如“宋代一条街”“明代一条街”之类的旧城改造项目上,看重的是商业利益乃至政绩,而不是尊重文化。旧城改造,重点是如何在突出旧城肌理的基础上,同时也能适应今天人的使用功能。

  例如北京平安大道的改造,就是一个值得反省的项目,原来街区外观,是由一个个不同院落所形成的各具特色的大门和外墙景观,由于平安大道扩宽,就把原来临街景观一律切齐,每一个院落临街的大门和外墙,都统一做成几乎一模一样的门楼,就使得这些门楼成为一张与原来院落具体性和独特性无关的表皮,今天的平安大道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类似临时搭建起来的影视街景。

  事实上,今天已经没有什么“旧城改造”。几乎所有的城市,自上世纪50年代至今已慢慢变得面貌全非了。

  “中国的文化产业大多是地产”

  南都:时下不少地方政府热衷于开发艺术创意区项目,你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栗宪庭:这几年我陆续看了几个地方的文化园区的建设,发现这里面的问题有些严重,即它实际成了变相的房地产。

  文化创意产业这个词在中国现在用得很乱,有叫文化创意产业的,有叫文化产业的。我考察中国的“文化产业”,大多数实际上是房地产,都是将文化作为炒作地产的噱头,是广告作用,与真正的文化创意本身或文化产品本身形成产业的经济模式风马牛不相及。只是借用文化作为一个由头去做商业开发。包括近年来美术馆的建设成为热点,实际上也是一种变相的地产。据我了解,中国的美术馆非常多,县以上的城市都有美术馆,但现在所有美术馆的经营都很差,它没有被当作一个真正的非营利和社会艺术教育的机构,而是成为出租场地的营利场地,甚至有美术馆还搞商品展示。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还要建那么多美术馆?所以目的不在美术馆本身,在美术馆作为地产升值的由头。

  “期待小众试验融入城市化进程”

  南都:国内艺术界曾经经历过如“85思潮”等重要时期,你觉得当下的建筑界是否正在经历或即将面临一个转折期?

  栗宪庭:目前在国内实践的建筑师,我比较关注张永和、王澍、刘家琨、柳亦春、彭乐乐等。张永和对不同材料的研究和试验,刘家琨在把握建筑时的当代艺术意识,这些都非常值得注意。但是,他们共同的特点是试图通过当代建筑的语言规则,去转换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材料和建构的因素,以及所做的各种试验。

  如果说建筑将要出现一个转折期的话,那应该是上面说的这些独立的小众的建筑师所做出的各种试验,并且在建筑界产生影响,让这种有创造性的建筑试验,真正融入城市化的进程中,并对建立中国建筑独特的价值体系有所影响。

  寄语大奖

  大奖应不局限于两年一次的评选

  南都:自第一届中国建筑传媒奖至今已有5年,你一直担任大奖的终评评委。几年来你对中国建筑传媒奖主旨“走向公民建筑”的认识有哪些变化?

  栗宪庭:这促使我逐渐去理解和思考“走向公民建筑”的含义和意义。我理解的公民建筑,就是为民意和民需的建筑,是基于今天公民基本功能需求和精神需求这个立场上,而不是为意识形态和商业利益的建筑,公民需求首先是一个多元结构,包括不同地域的自然和地理环境,不同民族、地域的文化习俗,不同地域民居所包含的空间传统等。

  南都:中国建筑传媒奖作为一个大众媒体发起的奖项,对建筑实践和公众参与两方面是否都能带来积极的引导?

  栗宪庭:当然能对公众关注建筑带来积极的影响。我觉得中国建筑传媒奖,不应局限于每两年的评奖活动中,还应该把每次的评奖扩展到平时的活动中,诸如通过展览、讲座、电视专题等形式把这些优秀的建筑介绍给公众,这也是一种建筑的审美教育和文化建设。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潘慧敏)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