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廊业突围:“三座大山”或成发展的瓶颈
2012-11-13 08:41:58 吴小雁
日前,在陕西西安召开的“中国画廊业集群新模式探索高峰论坛”上,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西沐公布了一组数据:2011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总成交额3600亿元,其中画廊业(包括网上画廊)市场成交额100亿元左右,占市场总额不足3%。
伴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日渐繁荣,画廊业也得到了不断发展,尤其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大小画廊星罗棋布。太和艺术空间画廊董事长贾廷峰曾感慨地说,画廊是艺术行业中的最弱势群体,国内的拍卖行和画家1年赚1个亿的大有人在,但1年能挣1个亿的画廊却一个都没有,这是不可思议的。一个健康的艺术品市场,应该呈现“正三角”的结构,下层是一级市场,由画廊和一些古玩、艺术品商店组成,而上层是拍卖行,主要负责高档艺术品的销售。一级二级市场应共同发挥作用,互为补充。而目前,国内的艺术品市场呈现一个“倒三角”,拍卖行发展风生水起,热度很高,画廊业经营困难重重,步履维艰。“倒三角”的结构无法稳固,也由此带来了诸多市场问题。
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西沐,日前在谈到画廊业的现状和未来时指出,当今画廊业的发展,面临艺术品市场私下交易、礼品市场份额大、拍卖业过度竞争等“三座大山”。他认为,一是艺术品市场私下交易的广泛存在。据不完全统计,私下交易的成交额大约占到了国内艺术品市场总成交额的60~70%。私下交易的猖獗,不仅对一级市场造成严重冲击,压缩了画廊业发展的空间,更颠覆了市场增长而日益需要的规范性与秩序性。二是礼品市场份额大。据统计,礼品市场占据国内艺术品市场成交额的大半壁江山,直接影响市场价值规律的建立及定价机制的形成。致使定价机制形成“倒逼机制”,就是谁的价格高,谁的市场定位就高,谁的学术定位就高,谁的艺术价值就高。三是国内艺术品市场拍卖业过度竞争。由于拍卖业在国内艺术品市场中的强势地位,在市场交易体系之中可谓一股独大,画廊业的突围可以说是举步维艰。西沐强调,当下画廊业的发展困境到了一个必须要突围的时候了。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不少画廊纷纷将作品备好输送到拍卖会,主要原因就在于税收。易画廊渠道总监蔡汉宏算了一笔账:拍卖会在工商注册的性质为中介,只需交3%的税;画廊在注册时被归属到销售类,需要交17%的增值税,此外,还要按照画廊业绩缴纳相应的税,加起来得交30%左右。
“拍卖如同‘摘桃’,卖的是以前日积月累的桃,但是,桃快卖没了,现在要转向‘种树’。”北京画廊协会秘书长、艺术北京执行总监董梦阳(微博)认为,“画廊正是播种机,是园丁,会培育出新的桃。”
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是下属雅昌集团的独立艺术市场监测及研究机构。我们的分析基于雅昌中国艺术品数据库自1993年至今统计到的500+家中国艺术品拍卖机构的10,000+拍卖专场中近2,500,000件拍品成交及图文信息。在充分尊重和理解艺术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对数据进行严谨的整理和分析,并据此运用统计学和经济学的方法观测艺术市场走势,分析艺术品类以及艺术家的市场行情,提供艺术品估价信息参考,并提供相关讲座和咨询服务。
(责任编辑: 方灿)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