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宏伟三地个展“退潮”北京站空白空间开幕
2012-11-18 15:25:52 未知
导语:11 月17 日下午4点,由著名青年策展人刘礼宾担任总策划的杨宏伟三地个展“退潮”最后一站在北京草场地空白空间拉开帷幕。此次艺术家杨宏伟自己担当了很多现场布展的工作,相比于此前广州站,为了控制观者的节奏和产生特殊的观看氛围,在作品前防止了大量的石头;以及成都站,为了在作品意境上产生一个投射关系而配合的诗歌朗诵会;此次北京站的布置,更是针对空白空间场面较大而高挑的空间,在整个场馆里边用塑料把地面包起来,放进十七吨水,水中设墨,墨香萦绕,一道栈桥,直达作品,又不能完全达到作品近前......“退”与“进”,“潮”与“水”的概念似乎在此刻显得格外意味浓厚!
图为展览现场
关于“退潮”的概念,杨宏伟在接受雅昌艺术网记者专访时表示:“退潮”,当潮水退去,主要是“退”字,“潮“给我们感觉是来的,但是退潮就是失去,没有了,最后留下来的是什么,我们需要这么一个反思,让人们思考我们当下喧闹、膨胀的东西退去以后,到底留下了什么?
杨宏伟自1994年始尝试木口木刻的版画创作。较之常见的木面木刻,木口木刻则是刻刀在更为坚硬的木材的横截面上刻绘, 要求实践者拥有娴熟、丰富的刀法,也要具备出众的耐力与控制力,才能将复杂的木截面的自然纹理与刀迹的人工美感相统一。
历经十数年的木口木刻实践,杨宏伟通过如《天一生水》等大型作品,超越了版画尺幅的极限,借此破除既往版画实践中对于“印制”概念的依赖,将木刻定义为一种唤醒“木性”的行动。展览“退潮”不仅是对杨宏伟木口木刻的最新实践的呈现,也是对潜藏在手工意识中主体性的反观。
杨宏伟1968年生于天津,2011年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徐冰导师博士在读。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工作生活于北京。
图为展览现场
相关文章:
(责任编辑:张凡)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