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志杰:回家的路经过浦东机场
2012-11-21 09:51:38 未知
浦东机场
2012年10月1日,第九届上海双年展“重新发电”在暂新的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隆重开幕。这个数倍于此前的历届上海双年展的文化事件,以精神能量的再生为核心,再一次鲜明地提出寻求当代艺术对于中国社会现实的建构能力,以及搭建当代艺术与大众之间的桥梁的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
除了主题展自身的扩大和转型,本届上海双年展的更重要的改变是走出传统意义上的美术馆,寻找当代艺术激活都市空间的种种机缘,力求把双年展渗透到上海城市母体之中,用艺术来回馈社会,激发社会空间的巨大能量,其中最显著的两个举措是设置了“城市馆计划”和“中山公园计划”。城市馆计划已经于10月初在南京路外滩等多处城市空间与主题展同期登场。而“中山公园计划”正在各地陆续展开,把本届上双启动的各项议题带向深化,带向美术馆之外的中国社会现实的腹地。
这个计划更集中地讨论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与都市成长问题,思考公共空间的使用方案,思考人群和价值观如何在空间中相遇和重组,并构建成积极的共同体意识。可以说,“中山公园计划”是试图让当代艺术这种国际文化时尚接上中国社会现实的“地气”的一个努力。它将由一系列发生在各类都市空间中的艺术项目构成。如在闽南漳州、厦门、泉州城市群的各个中山公园及在台湾所辖金门、淡水、花莲等处展开的各种展演,也包括在上海各类公共场所展开的计划。其中,设置在浦东国际机场的此次《回家的路》公共艺术展是其重要环节。
浦东机场年均客流量4千万人,加上接送客人群,年均使用者达到8千万人以上。它是国内外旅行者,特别是国际访问者进出上海的主要门户,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共艺术空间之一。令人兴奋的是,浦东国际机场管理团队很早就启动了公共艺术计划。以世博会为契机,浦东机场率先召集艺术家和学者的论证会,率先采用和专业团队合作的策展模式,率先在机场各类公共空间中植入艺术轮展模式,而不仅仅只是公共艺术装饰。这些举动收到国内外专家和机场旅客的高度好评和欢迎,可以说,浦东机场已经成功地把自身打造成有一座“机场美术馆”,这不仅是对机场管理和服务模式的创新,也是对于中国公共艺术概念的巨大创新。
国际机场是连接本土与国际的节点,而这也正是中国艺术一个多世纪以来的重大命题。因此,我们刻意选择了一批具有海外学习背景的艺术家在这里展出。
中国艺术从上个世纪初就与本土、国际命题深深纠缠。二十世纪上半叶,李叔同、林风眠、徐悲鸿、刘海粟等第一代“留洋”的艺术家的归来,与潘天寿、黄宾虹等传统型艺术家形成不同面貌,带来了中国艺术格局的全面改变。改革开放之后,又有一批艺术家出国学习和参与现代艺术,其中一部分长期定居海外,形成了中国艺术的“海外兵团”现象。最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格局的形成,同时也随着中国经济成长,越来越多的家庭有实力满足青年人海外学习的意愿。有相当一大批青年艺术家有着海外学习经验。在伦敦、巴黎、纽约和柏林,到处可以看到海外中国青年艺术家的身影。今天,这批新海归或陆续归国,或设置多个创作基地,开始活跃在艺术界,形成了“海归艺术家”现象。他们将带来一种与中国本土发生的当代艺术相当不同的作品面貌。
这批“海归”艺术家在海外学习期间广泛接触了当代艺术在欧美社会的作用方式,见识过大量的好作品,也在海外艺术学院接受过“正规”的当代艺术训练。他们的视野宽阔,观念开放,运用媒介的手段成熟。但是,旅居海外的创作受到生存压力的影响更大,工作成本更高,一个艺术家开展自己职业生涯的难易程度和国内同行难以比较而各有甘苦。这些海外艺术家不同程度面临着文化身份的问题。在这种身份问题的影响下,在海外创作作为少数族裔如何与主流社会的关注点发生对话,中国元素和中国美学如何运用,中国的社会问题和工作有何关系,都有着与国内艺术家相当不同的处理方式。作为出游者,作为远处的某个现实的曾经的陌生人,他们各有际遇。有的融入当地议题,有的返身咀嚼母语,有的把自身展开为文化对话和冲突的平台,有的则借助环境的变迁来理会个体的牵挂。
而他们回家的路,经过浦东国际机场。这既是一个出发与回归的物理空间,更是精神上不断出发与不断回归的心理空间,在此探讨这些海归艺术家的道路和选择,必将是意味深长的,必将引发所有迎来送往的机场使用者强大的共鸣。
我们的计划汇集数代海归艺术家的优秀作品呈现在浦东机场,每个艺术家的介绍中点出学习和居留背景。让观众在流连接触艺术作品之中,慢慢有所发现,感悟到机场这些作品和机场的文化属性间深刻的关联。
(责任编辑:江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