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带你看展览:丽江COART《局气》展

2012-11-21 16:00:26 周永亮

  11月初,COART活动艺术版块与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全面合作,在丽江束河推出大型艺术展览《局气》。此次展览邀请陈彧君+陈彧凡、城乡结合部小组(龚剑+李景湖)、陈杰、GUEST(徐渠、赵要、陆平原)、郭鸿蔚、何岸、李姝睿、刘韡、王迈等十余位具有时代影响力的中国艺术家进行驻地创作,提出使用在地性的概念链接古镇传统文化,并在艺术节期间构建出独特的全新文化景观,探索艺术的实践维度。此次展览是UCCA首次走出北京的展览。

  本期【雅昌带你看展览】当班导览人:尤洋

左边作品

右边作品

  这次展览的主题强调在地性,很多艺术家的创作根据给他选定的位置进行创作,作品要和周围的建筑结构、人文景观形成一个新的视觉系统。李姝睿的作品一方面用了比较代表性的色块,他一直在研究光感艺术,通过不同的色彩系统组合了一个让人觉得晕眩的图案。

  右边比较有特点,当时我们开始想把墙涂了,后来艺术家看了觉得没有必要画那么满,如果满的话跟其他作品没太大区别,艺术家提出一个思路我也特别支持,在保留原有的痕迹的基础上加入新的几何结构,从视觉上来说在往上画,实际上在做减法,因为你的注意力会被新的东西吸引,原有的松树、老鹰以前是主体,现在变成了背景,形成一个悖论的结构。

  北京的艺术家陈杰的作品,这个作品也是大家可能会忽略掉,在这里是墙左右的影壁。影壁是中国庭院式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基本上左右打开是135度角,有几个功能:第一是墙面上绘制或者文本的信息或者图案的信息,有一个装饰的功能;第二点它会让你的门前显得更加敞亮,有一个错觉;第三,在风水学上有敛财和增加福运的概念。

  这次参展很多作品都是用影壁作为一个媒介,因为影壁作为一个系统,本身是一个可以放图像的,同时又和当代纳西有点儿汉化的结构能够特别适合地结合在一起。

  在左右影壁上是艺术家和我一起想出来的文字,右边是“北京至丽江往返机票共计4300元整”,左边是“此作品保留一年”,艺术家真正的创作在墙上只是用了30分钟,但是艺术家提前了三天到,找感觉、选合适的笔,找合适的纸做练习,因为石灰墙上我们没有用传统的墨,而是黑板漆,当时跟这里合作的客栈老板都说好了希望作品能够保留一年,因为束河这个地方本身是以旅游为主,希望作品让更多的受众感受到。

  这个作品从图像上来说很像当地传统的松树、书法,所以很多人都错过了。如果你特别有心找这件作品或者对书法本身有研究能够看懂文本的话,这个作品会和很多观众心里有一个小小的波澜,因为不管你是从北京、上海、杭州、成都来,你会想到来这里花了这些钱买机票,我来这里干什么呢?观众与作品在不经意间有一种遭遇的感觉,引起观众心理上的一点点的波澜。

  吾爱堂客栈在当地的客栈里边比较好玩,它不是用传统的灰墙、砖墙,就是一面粉红色的墙,传递的情绪有点儿小暧昧的,和丽江、束河当地的旅游特色有点儿相像,所以选了一位经常用暧昧表达自己情绪的艺术家,郭鸿蔚,来自北京的艺术家。他的作品也是希望大家错过,作品在墙的右侧,仔细可以看到创作的痕迹。

  当时把这个空间给到这个艺术家,对艺术家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因为他不是常规的在白影壁上画,艺术家提出的方案反过来对我是一个挑战,他要用和这个墙的漆一模一样的颜色写字,在现场是看不出来的。从物理层面确实视觉上看到这个作品,但是从心理和情感层面没有意识到这是作品。

  后来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发现虽然漆是一样的,因为有一个新旧的关系,隐约能够看出这个痕迹,这个艺术家要表达的意思就是在他这四行字的文本已经显示得很清楚了,尤其是最后一句“你的生活可能不需要被艺术打扰”,这是在探讨艺术发展到今天越来越精英化、专业化,作为公众和艺术品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古典艺术基本上还是在一个公众层面的普世审美的结构,但是艺术走到今天到了当代艺术,没有受到专业系统的训练可能会看不懂作品,实际上艺术品日常性的装饰性、功能性已经不是当代艺术最主要去解决的问题,其实艺术家提了一个问号让我们去反思一下。

  现在的地点是四方街,所有纳西族文化系统城镇里都会有一个地方叫四方街,从结构来看就是一个广场,有四条街四个方向,承载功能就是大家聚会、每个月的交易、赶集之类的。我第一次到这里的时候,觉得广场就应该放一个纪念碑,但是放什么样的纪念碑?大家看周围的建筑结构,包括那边有一个特别现代的古香古色的工商银行。这个建筑作品在视觉上一定要和周围的建筑结构形成一个新的视觉系统,但是它又能跳出来,让大家看到它是一个艺术作品。

  刘韡这位艺术家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中坚艺术家之一,他的问题永远是针对系统性的问题进行破坏再去解构并且重组一个系统,就这件作品而言是刘炜收集了很多来自于五、六十年代的老办公家具、门窗,非常带有社会主义建筑家具特色。我是81年的人,小时候家里都用这种东西,其实它代表另外一个系统,当然这种系统随着时代的进展、文化的迁移,它是要被打破并且重组的,艺术家把这些老家具打散重新组建成景观,这些日常的家具重组之后形成一种宏伟的带有一点点悲壮色彩的景观,可能因为这件作品的造型类似哥特式教堂,所以这件作品非常适合束河当地正处在转型期的状态。同时这个作品本身的气场是足够的,所以有很多表演群体天天在这儿围绕着它做演出,整个活动的开幕式也在这里,蓝天白云非常好看。木头是北京运来,在这边组装的。

  现在面前的这片湖泊叫做“飞花触水”,也是束河酒吧文化的核心区域,这片湖为什么叫做飞花触水?因为传说在夜晚经常有如花般的姑娘借酒力飞身越入水中,是一个很浪漫的语境,来自北京的艺术家何岸在此创作了他的作品。何岸的作品是一个霓红灯的灯箱装置,它被安放在河的中央,大家可以看到除了灯箱作品本身,在河中有灯箱的倒影,而且倒影如果有风会随着水面的波动流动起来,因为我们常说“流动的束河”。大家再看后边是一个酒吧的亭子,亭子有一个蓝色的霓红灯,同时也有倒影,再后方的广告牌,还有一些歌手的唱歌,整个会形成一套视觉系统和经验系统。

  我们再去看每个灯箱的内容可以隐隐约约感觉到这是一排中文,但是这句话的文字又不完整,不知道这个文本具体要说什么。在旁边放了一个牌子,就是作品的名字《我讨厌拥有和被拥有》,这句话不是艺术家自己去想出来的。当年有一部非常著名的电影叫做《英国病人》,男主人公在酒吧认识了一个女孩,晚上和这个女孩回家睡了一觉,第二天早晨男主人公要走,女孩说别走留下来陪我,男主人公说了一句“我讨厌拥有和被拥有”,于是走了。其实他是和束河、丽江这样一个浪漫的语境结合在一起,大家在欣赏这件作品的时候会有一个情感上的递进过程,有一个逻辑,当然这是我们设想的一个理想的观众,可以把我设想的一套策略理解完,如果你的知识结构和我不一样会形成一个新的维度解读这个作品,会更好玩。

  这个作品是水池子里的装置作品,来自著名的艺术家王迈,他早年做诗歌、行为非常著名,近年来主要在大型装置艺术上。大家看到上边有几个百叶窗,百叶窗是几十年前在树林里做气象调查用的装置,现在有一些农村地区也依然在用,这个作品叫做《束河气象站》,这个作品是体现风向标观察束河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百叶窗下边的结构有几跟柱子,这些柱子实际上是海底的石油管道。

  王迈这几年一直在研究地缘政治关系,其实他对地缘政治的理解是全世界所有国家的争论、争执、战争都是来自于地缘政治,什么是地缘政治?地缘政治自古就是体现在对能源的争抢。在当下值得争抢的能源是什么呢?大家很容易联想到就是石油资源,于是他用石油管道象征,我给他找了一个水池子扔下去。束河到今天还是属于转型期,外来的文化系统、商业系统、资本系统进入的时候,也是和本地资源、文化形成一个抗生的力量,在某些程度是一个资源的争抢,王迈希望这个作品有一个映射,他要记录这样一个过程的感觉。

  这个作品是木质结构,来自于杭州的艺术家陈彧君、陈彧凡兄弟的作品,他们这几年一直在做《流动的空间》系列作品,在我们认为不会有艺术根基的地方做一个空间体,空间体是观众可以走入的,在里边形成一个欣赏语境。当时我选这个位置,是因为喜欢这条河流的水声,同时周边有树,觉得特别适合怀疑人生。

  这个作品特别适合在黄昏的时候一个人来看,进去之后会发现有一面镜子,需要走上一个小的台阶才可以看到你的全身,同时镜子会反射出背后的树木和河流。

  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建筑体,如果没有周边的环境,可能会认为这是在欧洲,这是一个很典型的西方教堂式的建筑,但是紧挨着隔壁就是纳西特色的危楼,九十年代中期云南经历过一次特别大的地震,很多建筑塌了,没塌的也不敢用了。

  这件作品的作者是Guest小组,Guest就是客人的意思,最早来自于BBS文化,当你想匿名发表意见的时候就不要去注册,你的身份就是Guest。Guest的作品在古镇上6个地方都有,其中3个是视觉作品,3个是听觉作品。

  视觉作品是选取了一些比较大面积的公共空间,在大的影壁上写一些Guest关于艺术的宣言,这是他们关于艺术相关问题的理解,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声音作品一件放到了四方街,一件放到周围森林里,还有一件放到了一个客栈。

  我们请了两个本地人,一个台湾人和一个纳西人,台湾人长期在这边开客栈,把他认为是“本地人”,请他们录制了五十个相关的问题不停反复不厌其烦地播放。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一组墙面,实际上在城里还有三、四处这样的墙面。

  这些问题可以是固定的,但是每个人对回答的理解是不同的,可以有不同的回答。因为文本是特别强暴式地让人接受的方式,所以我们选择相对偏一点的地方,我们也选择一些核心的必经之路,比如你要去那个客栈或者要去四方街,每天固定两个小时会不停地听到这些重复的话语,我希望这些问题在受众群体中产生新的问题。

  有的人认为Guest小组这个作品很东方化,好像在寻根,但Guest认为他们是年轻艺术小组,没有乡愁,因为乡愁是老年艺术家才去干的事情。Guest自己有一个小册子,像黑皮书之类的有150个,是他们对艺术的理解。

(责任编辑:周永亮)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