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过云楼”到“广韵楼” 古籍善本的逆袭
2012-12-04 16:39:33 张桂森
今年春拍,“过云楼”藏书火到不行,古籍善本身价大增。北京保利2012秋拍“趁热打铁”,推出估价1.98亿、近万册的“广韵楼”藏书,其中重头戏是博物馆级别的宋版书——《钜宋广韵》。《钜宋广韵》五卷曾在2009年的日本拍场拍出近两千万。“广韵楼”藏书本身的珍惜性,加上海外回流门槛的抬高,《广韵》在国内拍场的“上架”势必又是一番逆市提价。
图片资料
估价1.98亿,823部、近万册的“广韵楼”藏古籍善本在北京保利拍卖亮相,“广韵楼” 藏古籍善本涵盖明代及以前时期文物300余件、清代善本430余件、民国年精刻本数十件。其中,经《中国古籍善本总目》明确著录有国家馆藏的清乾隆年以前善本近300余部,这当中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有53件,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作品61件。另有数十件如唐永徽三年(652年)唐人写经、盛唐敦煌写经、北宋大观初年刻板大藏经、明代内府泥金写臧文经八千颂、清代名家递藏经抄本《钜鹿东观集》等手写孤本,均为世间少有之物,未有国家公藏记录。
当然,历代收藏大家皆重宋元之本,此次“广韵楼”所藏善本之中,宋元版多有十余部。其中南宋麻沙镇南刘仕隆宅刻本《钜宋广韵》五卷为专场焦点。此书为绝世孤本,未见各家著录,原藏于海外,曾于日本拍卖市场上出现,当时的成交价折合人民币不到2000万元人民币。匡时老总董国强曾开玩笑说,看一眼《锦绣万花谷》这样的宋版书死也值得。此番北京保利秋拍继“过云楼”之后又跟进推出“广韵楼”的宋本《钜宋广韵》五卷,有网友开玩笑说:我们不少人今年已经死两回了。
今年6月,匡时春拍推出的“过云楼”最终由凤凰集团与南图成功竞得而告终。从数据上看,“过云楼藏书”从2005年的2310万飙升至2.16亿元,不得不说是古籍善本对2012拍卖市场的上演的一次成功的逆袭。但同时,“嫁入”公立机构的“过云楼藏书”也宣告了关于“过云楼”的拍卖,这辈子也就这一次了。
而此次出手“广韵楼”的主人胡关妙曾表示,此次将宝藏了多年的古籍珍品公之于众,得到了业界公藏单位的专家学者的认可,希望今后与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为古籍保护和学术研究尽绵薄之力。来自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人民大学图书馆、故宫博物院图书馆等专家学者撰写了研究论文多篇,也算是实现了广韵楼主人的夙愿。相信“广韵楼”的主人也更愿意看到这批藏书最终能“嫁”个好主,所以北京保利拍卖早早就宣布“广韵楼”藏书先整体拍卖,如未成交,隔后几天再分开拍卖。
北京保利古籍善本部的负责人孟楠告诉记者:“我们当然跟卖家一样希望能对‘广韵楼’藏书进行整体拍卖,不希望‘广韵楼’藏书流散开来。对于我们拍卖公司来讲省事,整体拍卖出去,无论从管理、交接、转移、结账,都会更有效率。从委托方来讲也好,整体都拍出去才能更有效的把款项收回来。买家也是,可以把卖家几十年甚至更久的收藏收入囊中。这样最好,三方得利。但是这样做需要很强的市场信心和雄厚的实力来做支撑,目前我们还没接触到有这样意向的客户。”孟楠认为,公立机构对古籍善本的参与度目前来讲还是相对较少的,公立收藏机构有比较强的原则性,相同的古籍善本如果已经藏有了第一部版本,基本不会再藏第二部。对于版本一样的不会重复收藏。另外,公立机构在进行收藏时,向国家申请款项的审批时间长,这也是公立机构对二级市场收藏参与度低的一个因素。
在问到像“广韵楼”这样的“硬货”专场今后是否会有延续,孟楠的表示不太乐观:“广韵楼”卖掉之后,5年、甚至10年内可能不会再有类似的专场了,有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出现了。
(责任编辑:董倩倩)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