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浙江三江2012秋拍呈现黄宾虹精品山水

2012-12-12 11:37:38 郑楚君


黄宾虹《宋人诗意图》

  图片 款识:近水刺桐知驿客 倚山毛竹即人家 趁墟野妇沽甜酒 候客溪童近辣茶 荔浦道写宋诗为图 宾虹 印鉴:黄宾虹

  谈及近代几位国画大家,“师古人师造化”这六字似乎在任何一位身上都有所体现,各家作品笔墨、图示、意境的独特之处一定程度上便源于对这一语的不同理解。 就黄宾虹而言,这不仅是他对自己艺术道路的总结,也是我们探究其个人特色的方向之一。

  世人常道:“八十以后看宾虹”。此黄宾虹赠于友人的《宋人诗意图》便正是宾翁八十前后所作。

  《宋人诗意图》该可称是黄宾虹的经典作品之一。“山川浑厚”而 “草木华滋”,这是他所求也是所成。初看此作,我便深感其山石的层次丰厚中又富有变化,在层层积染的水墨基础上以石绿点染,使山峦在层叠中增添了一份清逸雅致。目光跟随行人踏着小桥的步伐,又惊喜地发现藏于山势纵横之中台榭驿站,让这叠嶂山石带了些人文气息。宾翁有众多随性之作,取景常很是简洁,相较之下便可发现这幅山水画面构图之饱满,其用心程度由是可见一斑。

  《宋人诗意图》及诸多黄宾虹作品的笔墨之法皆令人大为称道。概括而言,黄氏的用笔自由而蕴含起承转合之度,黑白相生中体现了·“知白守黑”“有虚有实”的画理;一点之中“八面有锋”,“积点成线”里含太极阴阳互托哲学。“五字墨法”与“七字笔法”则又是其对绘画笔墨之法在理论上进一步的总结。

  这幅山水画作体现出的黄宾虹个人面貌已逐渐趋于典型,这无疑与其几十年的探索实践有紧密的联系。

  黄宾虹的“师古人”有选择并广议博考,持之以恒又重其精神。这极大地提高了黄氏对中国传统绘画内在法度的理解层次。观宾翁耄耋之年所作,可分明感觉到其作品与传统绘画的差异性。他曾说“画不师古,未有能成家者”,但仍有一言“作画须入法度之中,纵横恣意,方能脱落时径,洗刷新趣,由旧翻新可证”,这简单两言或许可部分说明黄氏是如何师古人之法而成自家面貌的。当然,这并非说黄氏未“师今人”,其对西画通达而理智的态度及对当世诸多画家的品评是众人尽知的。而“师古人未若师造化”更是黄宾虹一再强调的。其晚年之变就深受游历所见所感的影响,这里所提便是黄氏六十九岁时的巴蜀之游,著名的“雨淋墙头月移壁”也是此中真体悟。

  黄宾虹以自由而有度的笔墨描绘符合礼法的内美,从经验和造化中体会章法之变,师古人师今人师造化皆非固守而是取诸精髓以创作……提及黄宾虹,值得畅谈处甚多,寥寥数语下更另人有欲全而不能,求精而难深的感慨。我既难以详谈便也不再赘述,放观者生路以攀宾翁之险峰罢。

  参考文献: 《成就大师之路——“师古人师造化”与黄宾虹》郎绍君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蔡卓)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