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填戗金——探秘明代大漆家具的制作工艺
2013-01-04 13:51:40 常晓彤
我国古代的家具漆饰工艺在明代中期以后,同瓷器一样,步入了千文万华的辉煌时代。那么,明代最费工力,也最耐用的家具漆饰工艺是什么,剔红?不是,百宝嵌?也不是;戗金细钩填漆,简称为“雕填(填漆)戗金”,才是明代最费工力,也最耐用的家具漆饰工艺品种。
图1“大明万历癸丑年制”朱地填漆戗金云龙纹方顶箱(图片来自网络)
图2 方顶箱顶部的特写(图片来自网络)
图3.1清前期的黄地彩绘戗金荷花图台几(图片来自网络)
图3.2几面的特写,可见荷叶残存的绿色彩绘以及锦地的红色填漆
(图片来自网络)
填漆戗金属于雕填工艺门类。正宗的填漆戗金家具多出自于明朝的宫廷御用漆作,其彩色花纹是填入漆地的,有一定的厚度,非常平滑耐用。例如,刻“大明万历癸丑年制”款的朱地填漆戗金云龙纹方顶箱(图1),其上顶可见长年使用、拂拭所致的磨损较甚,但龙纹的色彩仍很完整(图2)。这种工艺全称为“戗金细钩填漆”,多以朱漆为地子,精填细磨,成本极高,但表面效果在若干年内与彩绘戗金(工艺全称为“戗金细钩描漆”)工艺的差别并不明显。清代时已经很少使用这种工艺了,一般只是锦地才用色漆填入,主体纹饰则使用彩绘而不填,至今常可见到色彩磨残缺失(图3),若也统归之为填漆戗金,对于前者显然有失公允。
图4 明后期的填漆戗金龙纹柜门残件(图片来自网络)
《自珍集--俪松居长物志》(王世襄著)一书载有填漆戗金龙纹大柜的一对柜门残件,每件高100厘米,宽62厘米,为王世襄先生早年购自于北京德胜门后海河沿。(图4)柜门以方格锦纹作地子,朱漆方格内填黑漆万字纹,龙纹为红身黑鬣,与另一件柜门的龙纹装饰用色相反,相映成趣。龙纹牙爪奋张,具有明代后期龙纹的风格,龙身的周围衬有缠枝牡丹花卉,龙首追赶一火焰珠,上方有徐徐上升之红日,气势极为雄伟。从漆层的断面观察,其所填的色漆厚度随纹饰的大小、主次而有厚薄的区别,凡是龙身、花、叶等大片的花纹,所填的色漆厚度达一至二毫米,而锦地填的色漆则只有一、二张纸的厚度,这是由剔刻的深浅和操作顺序所决定的。填漆戗金工艺的制作前期与剔红略似,都要髹漆多层,使漆地达到一定的厚度以利剔刻。剔红工艺在剔刻漆地之后就基本上完成了,相对简单;而填漆戗金工艺在剔刻漆地之后还需填入色漆多次,并推磨使大面平滑,再戗划锦地,也用色漆填平,最后才戗划纹理,填入金色(不填平刻沟),制作极为繁难。明末鉴赏家文震亨所撰的《长物志》一书,对此类“内府填漆”的家具十分赞赏,称为“奇品”,盖有因也。笔者衷心地希望,填漆戗金这一极具明代宫廷家具特色的漆饰工艺品种能够在今后得以发掘和传承。 近年来,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明代的宫廷漆饰家具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这是好事,但不应忽略明朝末年大顺军曾经焚掠宫殿的史实,对明代宫廷家具的存世数量估计过高。明朝自嘉靖帝起,恢复了在宫廷家具上题款的做法。笔者认为,无款的宫廷家具,如果在造型、纹饰等方面未显示出早于嘉靖年间的风格,则应注意清作的可能性。
填漆戗金家具虽然制作繁难,但工有所值,其耐朽性和耐用性是漆饰家具中最好的。本文提到的大龙柜为何只是留下了一对柜门呢?它们很有朝堂家具的气势,会否是大顺军在纵火前从那些大龙橱上摘下来携出明宫,终又丢弃在京畿一带的皇极殿遗物呢?这些悬念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遐想。
(责任编辑:常晓彤)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