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视觉社交化崛起

2013-01-08 13:55:31 何龙盛 He Longsheng

  8月份,尼康公司发布了紧凑型数码相机COOLPIX S800C, 这款相机最受瞩目的卖点是内置功能齐全的Android系统,可通过Wi-Fi连接互联网,将拍摄的照片上传到网站。这听起来是在看齐智能手机。

  而风靡一时的苹果智能手机,在这个秋天不觉间推进到了第五代,虽然Iphone5没什么新意可言,也谈不上多少性能上的优化,无非是屏幕稍大了些,拍照的功能更先进了些,然而这一切并不妨碍其一如既往地被市场热捧。对于希望率先拥有这手机的人来说,或许其性能并不是重点,大概真正重要的,是走在潮流前面的感觉。

  潮流是什么?对于手机来说,打电话只是传统功能,现在甚至可以说是次要的,智能手机有很多功能,从通讯到日程,从导航到娱乐,但如今人们真正关心的功能,突然之间变成了高质量的拍照、互联网连接以及即时社交网络。

  犹如数字化生存概念在20世纪末的横空出世,视觉社交化是眼下的热词。所谓视觉社交化,说的是伴随着公众空前高涨的社交热情,不受地域和语言限制的图片逐渐取代了繁琐的文字,成为传情达意的主要媒介。无论在哪个社交网站上,最引人关注的内容一定都有配图。

  视觉社交化的兴起,微妙地改变着人们的渴望和行为,让你热衷于通过手里的尼康COOLPIX S800C相机或Iphone,显摆你在太平洋上看到的落日,或今晚晚餐所吃的第一道菜。

  美国IT评论家麦克·艾尔甘分析,视觉社交的崛起可以解释当下硅谷的很多古怪现象。例如,Pinterest(美国的一家图片分享网站)为何超越雅虎,成为了网上的第四大流量推动力?Facebook为何愿意斥巨资收购移动图片分享服务商Instagram?Facebook为什么单独针对图片开发了一款移动应用?谷歌为何在Google+中整合了图片编辑工具?除非认识到社交网络的成功完全取决于图片沟通,否则便无法理解这些事情,社交媒体中的流行语言不再是文字,而是图片。

  视觉社交化的崛起,是社会发展规律和图片技术合力推动的结果。其逻辑如下:

  对原始人来说,显然最关注力量与速度,因为这意味着有更多的概率捕获到猎物,然而随着社会分工与社会组织的发展,对现代人来说,自身的价值则越来越取决于其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在现代社会,社交是第一生产力。更多的社交通常意味着更高的个人价值。更多的社交能带给人们事业发展的感觉,更多的社交亦增加人们心理上的安全感,全民社交意识的高涨,是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越来越大,无处不在的陌生人越来越多,也意味着递进的安全感的需要,和越来越多的无处不在的陌生机会),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

  图片则降低了社交的障碍。在以语言和文字为交流媒介的年代,不同语言与文字间的交流障碍是显而易见的,图片则没有这个问题,在Pinterest和Facebook上,你完全可以和全世界的朋友分享你的太平洋落日或今晚的晚餐。去看看Google+上的“What’s Hot”列表,那上面确实就有大量的日落照片,大量的这种在全球各种文化中都能引发共鸣的照片。

  更重要的是,图片大大降低了社交行为付诸行动的成本。作为一种非线性的传播方式,图片以其具像瞬间传播的优势,轻松解决了社交网络中受注意力资源制约的问题,所谓的注意力资源问题,是网络上无限的信息量与人们有限的关注能力之间的严重不对称。想想看,在博客时代,你能关注多少人?又能阅读多少文章?然而在微博上这一切就轻松多了,因为所有的信息都更精简了,且很多是图片,一切都便于游览了。那么在视觉社交网络上,你可以更进一步了,因为你所需要做的只是看,你有精力去进行更多的互动,且更轻松。

  这听起来很简单,而事实可能也就是这么简单。

  Pin(图钉)+Interest(兴趣),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用图钉钉在钉板上分享,Pinterest在创立后的去年半年里,取得了40倍的用户增长,访问量达到了1100万,该模式所取得的不可思议的成功,已经成为被热门讨论的一种现象。美国顶级投资机构Andreessen Horowitz声称,从互联网整个历史来看,除了Facebook早期的表现,他们再也没有见过像Pinterest这样迅猛而强劲的增长速度。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彭亚琪)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