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南京发现保存最完好古民居群 300年老宅仅剩一户

2013-01-09 09:19:56 未知

  南京江宁区东山街道有一个神秘的佘村,那有一处距今300多年的徽派建筑风格古民居,这也是南京地区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完好的江南文化优秀古建筑群。日前,《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佘村保护规划》向社会公示,佘村的潘家住宅、潘氏宗祠、古井、古塘等有望得到规划保护,并向游客开放。

  徽派古民居300岁了

  北面是青龙山、南面是大连山,村头有面积很大的水库,佘村由于道路的不方便而独立田园间,十分幽静。

  据资料记载,江宁佘村古民居及祠堂是明末清初当地一位潘姓富商修建的,占地5000平方米,整个建筑群分3个宅院,每宅均为三进穿堂式高墙深院。各宅院建筑格局完整,大厅、客厅、住房、书房、厨房、杂屋、厕所、下水道、古井等建筑以及室内外装饰均保持了原样。

  去佘村就是要看潘氏宗祠和潘氏住宅,尤其是潘氏住宅,为南京市级文保单位。南京民间收藏爱好者高松说,“潘氏住宅,像徽式建筑,但又具有南京地域特色风格,青砖黑瓦,不像徽式粉白的墙壁。大院分三个宅院,每宅三进,共计60余间,均为三进穿堂式高墙深院,造型美观,布局巧妙;也有说法,大院应是七进。”

  另外,在穿越村庄的上佘路上,也有一小片保留完整的明清风格民居,马头墙,黑瓦白墙,非常原始、漂亮。

  村里“九龙埂”的传说

  除了建筑本身,每一个古村落总是伴随着很多美丽的传说。

  在村子的东北侧有一口古井,村民们传说这井唐代就有了,而记载显示,村子产生于元末明初,这样看,这口古井则是村子里最年老的物件。古井现在仍然有水,但是不能喝了,村民们的生活污水已经渗漏到井里,井水的化学物质已明显超标。

  村子里还有一汪水塘,名字很有意思,“生铁塘”,原来在大炼钢铁的时代,水塘里被扔进去很多生铁,“很多很多”,到现在据说塘底下都是呢。

  “九龙埂”也值得一看,现在虽然是一片菜地,但是这里却是大有来头。相传,佘村以前叫龙村,是专门出天子的地方。后来当朝天子听说了这个典故,大怒,准备来灭村。这时一位法师站了出来,在村埂上据说是龙脊梁的地方插了一根竹子,断了龙脉,也就不用再灭村了。插了竹子的地方,也就演化成“九龙埂”了。

  大宅只剩一户人家

  佘村历史悠久,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然而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不成体系,政策资金难以落实到位,民众的保护意识也有待加强。高松的调查显示,古村周边生态环境已经遭到破坏,许多文物古迹已经逐渐消亡。“300多年的潘氏住宅里,就剩一户人在家,其他的院落被锁了起来,有的当仓库,有的养鸡养鸭,还有很多墙壁都倒了!”

  为了做规划,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熊一羲多次去村里走访,“潘氏宗祠现在是村委会所在地,保护得比较好。而最有价值的大院,少说有2/5已经被破坏。”并且大院有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面孔,它有六七扇门,但都锁着,无法走到里面看看内部环境。

  规划两条旅游线路

  佘村现有文保单位两处,其中南京市级文保单位1处,江宁区级文保单位1处,历史建筑1处。对于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将保持原样,修旧如旧,“整个潘家大院要整体修缮并腾空,以后作为专门的建筑艺术博物馆。”并展示民国建筑文化、砖雕文化和木雕文化,展示佘村的历史传说、民俗风情、名人轶事、宗祠文化、传统地名等。组织民间艺人、民间艺术表演队伍,开展乡村婚宴酒席等特色活动。

  规划中有两条旅游线路。一条为外部游线,由上坊东吴墓——佘村水库——佘村;一条为内部游线,从生铁塘——九龙埂——明清建筑群。同时规划1处综合游客服务中心。潘氏祠堂也将回归,在东侧改建成村委会,恢复祠堂功能及文化活动中心。     刘海琴

(责任编辑:万舒)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